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4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367篇
林业   16篇
农学   456篇
基础科学   25篇
  215篇
综合类   746篇
农作物   248篇
畜牧兽医   66篇
园艺   52篇
植物保护   37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107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129篇
  2009年   122篇
  2008年   139篇
  2007年   137篇
  2006年   101篇
  2005年   144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1.
以小麦6044×01-35杂交后获得的重组自交系群体为试材,对其产量性状与粒重性状予以遗传分析。结果表明,重组自交系群体产量性状均呈正态分布,有不同程度的变异;单穗粒重与穗长和千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单株穗数、行总粒重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株高呈显著负相关;广义遗传力较高的为株高、穗下节间长、穗长、单株粒重和单穗粒重;由主成分分析可知,对穗粒重贡献最大的是单株粒重、穗下节间长、穗长、单株穗数;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单株粒重对单穗粒重有促进作用,直接通径系数最大,单株穗数对单穗粒重的负效应最高。  相似文献   
112.
通过对山东省农业资源和社会资源的特点分析,阐述了山东省农作制资源发展潜力的途径及方法,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作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3.
小麦晚套露地花生间作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小麦晚套露地花生间作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模式结构特点和关键技术,并从地上高秆作物边行优势和光合荧光特点及地下根系空间分布特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等方面阐述了其高产高效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4.
不同类型玉米品种分蘖发生过程中内源激素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玉米品种分蘖发生与衰亡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变化,探讨内源激素对玉米分蘖的调控作用。【方法】选用不同分蘖能力的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在调查研究分蘖发生规律的基础上,于分蘖高发期与消亡期测定基部茎节和功能叶中内源激素的含量。【结果】不同类型玉米品种的分蘖能力受基部茎节中激素含量及其之间比值的控制,分蘖高发阶段,基部茎节和功能叶中玉米素核苷(ZR)值较高或呈升高趋势,生长素(IAA)、脱落酸(ABA)、赤霉素(GA)值较低或呈降低趋势;激素之间平衡状态对分蘖的影响表现为,在分蘖高发阶段,IAA/ZR、ABA/ZR值较低,分蘖停止发生时其值较高。不同玉米类型之间,分蘖高发阶段,分蘖能力最强的墨西哥玉米(MXG)的ZR值较高,IAA、ABA、GA值较低,IAA/ZR、ABA/ZR较低。【结论】ZR促进分蘖发生,IAA、ABA和GA抑制分蘖发生,促进分蘖衰亡。分蘖的发生,还由激素间的平衡状态决定,更重要的是以互作的方式影响分蘖发生,即低IAA/ZR、ABA/ZR值促进分蘖发生;高IAA/ZR、高ABA/ZR值则抑制分蘖的发生,促进分蘖的衰亡。  相似文献   
115.
山东沂源某养殖户所饲养的雏鸭,于2004年10月底发生以雏鸭经阳光照射后身体无毛部位的上喙、鸭蹼出现水泡为特征的疾病,根据流行特点、症状、剖检变化及实验室检查,诊断为雏鸭光过敏症。现将诊疗结果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山东沂源某养殖户于2004年10月初从某种鸭场购进1日龄的雏  相似文献   
116.
多重PCR技术在植物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多重PCR是近几年兴起的一项新技术,它高效快捷、高度特异敏感、能够降低实验成本很适宜于大样本的植物生物学研究。本文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多重PCR的概念、原理及其在国内外植物种质纯度鉴定、病虫害检测和植物分子育种中的应用现状,并对其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7.
  【目的】   通过逐年精准缩小施氮量梯度,研究减量施氮对强筋小麦产量及籽粒品质的影响,探明实现产量品质协同稳定的适宜施氮量。   【方法】   于2016—2019连续3年以强筋小麦藁优2018、师栾02-1、石优20为试验材料,在0~480 kg/hm2范围内,分年度设计逐年递减的施氮梯度,分别为120、60和30 kg/hm2,研究强筋小麦产量和籽粒品质对减量施氮的响应及最适施氮量。   【结果】   在施氮0~240 kg/hm2范围内,增施氮肥可显著提高强筋小麦产量;施氮240~360 kg/hm2范围内,各氮肥处理间小麦产量无显著差异;施氮360~480 kg/hm2范围内小麦产量显著降低。3个年度各施氮处理下均以石优20产量最高。施氮肥0~360 kg/hm2有利于单位面积穗数和穗粒数的提高,不利于千粒重提高,施氮240 kg/hm2可实现产量三因素协调平衡,且氮肥农学效率最高。除容重、硬度外,不同年度间,其他品质指标均随着施氮量增加而提高,其中沉淀值、湿面筋含量和面团稳定时间受氮肥影响较大,对氮肥更为敏感。品种间结果比较表明,师栾02-1的品质总体上较好,其籽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面团稳定时间和面包体积显著高于藁优2018和石优20;此外,氮肥对3个强筋品种主要品质指标的调控效应相近。   【结论】   在河北省种植藁优2018施氮270 kg/hm2、师栾02-1和石优20施氮210~240 kg/hm2,即能够满足该品种产量和品质协同改善的需求,保证强筋小麦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8.
为深入认识植物激素在小麦抗氧化和调控衰老中的作用机制,以持绿品种汶农6号和非持绿品种济麦20为材料,在盛花期后喷施脱落酸(ABA)和6-苄基腺嘌呤(6-BA),考察外源激素对旗叶衰老过程中生理生化指标动态变化以及籽粒产量的影响,并探讨了激素与衰老的关系。结果表明,汶农6号旗叶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叶绿素含量及籽粒千粒重和产量均大于济麦20,且丙二醛(MDA)含量低于济麦20,表明持绿型品种抗氧化能力强,衰老进程较慢,进而获得较高产量。外源ABA和6-BA处理显著提高花后7~28 d旗叶叶绿素含量,提高花后21~35 d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降低花后28~35 d旗叶MDA含量。外源ABA降低两品种旗叶玉米素(ZR)含量,但提高生长素(IAA)和赤霉素(GA)含量,降低了其在花后28~35 d的ABA含量。6-BA处理提高旗叶ZR含量及花后7~14 d IAA含量,降低济麦20花后21~35 d旗叶ABA含量。外源ABA显著提高汶农6号花后7~21 d旗叶SOD活性,喷施ABA对汶农6号旗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影响没有显著性影响,但显著提高了济麦20花后7~28 d POD活性,喷施6-BA提高了两品种7~28 d SOD、POD和CAT活性。总之,ABA和6-BA处理改变了旗叶内源激素水平,提高抗氧化酶活性,降低MDA含量,延缓旗叶衰老,从而提高了籽粒产量。  相似文献   
119.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硒处理对泰山四叶参矿质元素及氨基酸含量的影响,以期提高泰山四叶参营养品质。结果表明,硒处理降低泰山四叶参根干物质积累,硒处理浓度越高,干物质积累量越低。不同施硒处理后,泰山四叶参Mg含量明显提高,降低Ca、Fe、Mn含量,Zn、Se含量随施硒浓度的增大呈降一升一降的变化趋势且均于1.0mg/kg+t处理时达到最大值。硒处理改善泰山四叶参所含人体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丙氨酸、异亮氨酸明显增加,以1.0mg/kg+处理含量最高。1.0mg/kg十±处理有利于提高泰山四叶参保健价值。  相似文献   
120.
以防风茎段为外植体,建立了组织培养再生体系,对防风试管苗玻璃化现象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正常苗相比,玻璃化苗形态异常,组织含水量升高,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酸性过氧化物同工酶活性减弱。6-BA浓度超过2.0mg/L、光照低于2000lx、培养瓶内湿度大都极易导致防风试管苗的玻璃化,减少愈伤继代次数,增加培养基内琼脂和蔗糖浓度,可以降低玻璃化率。轻中度的玻璃化苗通过改变培养环境可以恢复正常。优化的防风再生体系为:以嫩茎段为外植体,继代3次左右的愈伤组织诱导出芽,芽继代增殖时,6-BA浓度采用1.0mg/L和0.5mg/L交替使用,培养光照3000~4000lx。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