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科学   38篇
  19篇
综合类   14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41.
为探究不同灌水量对黄花菜的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以宁夏中部干旱带黄花菜为研究对象,设置5个灌水量梯度,研究黄花菜土壤含水量、生长指标、产量特征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全生育期灌水量为1 800~2 700 m3/hm2时,不同处理下黄花菜株高差异不显著。当灌水量为2 475 m3/hm2时,株高表现最好;黄花菜花薹粗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增长,灌水量2 700 m3/hm2处理黄花菜花薹粗表现最优;黄花菜花期耗水量在各生育阶段内最大,超过了全生育期耗水总量的40%。综合各项监测指标可知,处理T4表现较优,推荐宁夏中部干旱带黄花菜滴灌灌溉定额为2 475 m3/hm2,全生育期灌水10次。  相似文献   
42.
为了解宁夏清水河流域水库的拦沙作用,研究根据泥沙淤积总量来计算逐年拦沙量的方法。根据实测资料统计分析了清水河流域水库的基本情况,估算了水库的总拦沙量,并引入水库控制面积、土壤侵蚀强度、拦沙率3个因素建立了水库逐年拦沙量的分配计算模型。结果表明,至2012年,清水河流域共有具拦沙功能的水库100座,控制面积9 184.70 km~2,总库容12.23亿m~3,可淤积库容6.86亿m~3,拦沙总量5.71亿m~3,为同期泉眼山输沙量的78.25%。对模型计算结果的验证表明,在当水库数量比较多、分布比较均匀的条件下模型计算结果精度较好。根据计算结果,1979年以前时段水库拦沙量比较大,1980年以后由于水库建设速度减慢,水库的拦沙能力逐渐变小。自1960年以后水库的剩余可淤积库容一直处于下降的状态,2000年以后水库的淤积比处于83.00%左右,水库的拦沙能力已经十分有限。  相似文献   
43.
针对宁夏黄土高原区青贮玉米灌溉土地生产效率低、灌溉方式粗放、对产量影响不明确等技术问题,通过田间试验,分析不同土壤水分下限对滴灌青贮玉米株高、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水分生产效率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青贮玉米株高增加量,处理F7最大,F8次之,F4最低;2日平均净光合速率,处理F7最高,为20.08μmol/(m~2·s),处理F1最低,为8.01μmol/(m~2·s);日平均蒸腾速率,处理F8最高,为3.57 mmol/(m\+2·s),处理F1最小,为1.71 mmol/(m~2·s);3处理F7产量最高,为89 724 kg/hm~2,处理F1最低,为57 136.5 kg/hm~2,同时,处理F7水分生产效率也达到最大值,为20.67 kg/m3;综合考虑作物产量和水分生产效率,滴灌青贮玉米土壤水分下限以处理F7为宜。  相似文献   
44.
针对宁夏小型水利工程目前存在的"建、管、用"严重脱节问题,综合考虑农业节水灌溉推进对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新要求,将水权管理与农田水利工程产权管理相结合,并引入基于ET的水资源管理先进理念,设计了基于ET的小型灌溉工程产权制度模式,并在宁夏引黄灌区选择引黄灌溉渠系、提水灌溉泵站、灌溉机井等典型工程进行试点应用研究。经过对典型工程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效果评价,各典型工程均表现出了良好的经济、节水、社会和生态效益,为深化宁夏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起到了示范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45.
通过建立以MATLAB计算软件为平台的涵盖多污染物指标因子的水量水质数学模型,以不增加艾依河补水总量为约束条件,以艾依河主要污染物指标均控制在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Ⅳ类标准以内为总体目标,通过大系统演算,得出适宜艾依河生态环境健康发展的科学合理的补水机制。  相似文献   
46.
库坝池窖联合高效利用水资源技术的主要原理是通过对库、坝、池、窖等水资源的联合调度,实现"秋水春用、低水高用",并通过节水灌溉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解决当地农作物春季干旱缺水的问题。2012年,库坝池窖联合高效利用水资源技术被列入水利部科技推广项目进行推广。2013年,宁夏水利科学研究院结合彭阳县南山流域水资源调蓄工程进行技术推广,效益非常显著。该技术的推广前景在宁南山区乃至整个黄土高原地区都非常广阔。  相似文献   
47.
在对宁夏节水灌溉技术应用现状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灌区水资源及作物种植条件,结合各种节水灌溉技术实际应用情况,以工程技术、农艺技术和管理技术为要点,分析总结出设施农业等9种节水灌溉技术应用模式.这些技术模式在生产中已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并将在实践中进一步提高和完善,对发展应用节水灌溉技术有着重要的技术指导作用和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8.
宁夏是第一个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省份,通过几年的试点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和宝贵的经验,为解决我国西北地区工业化发展和农业现代化面临的水资源刚性约束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借鉴。通过调研,对宁夏节水型社会试点建设的目标实现情况进行评估,分析未实现目标的原因,并对进一步促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对策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9.
为了提高宁夏扬黄灌区玉米灌溉技术,针对宁夏扬黄灌区激光平地条件下玉米大田灌溉缺乏相关灌溉、施肥制度的问题,采用大田小区对比试验方法,开展了激光平地、玉米畦灌水肥耦合制度试验研究。在综合分析玉米生育期土壤含水率变化、耗水量、作物产量、水分生产效率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了玉米全生育期畦灌灌水定额1 350~1 500 m3/hm~2,灌溉定额5 400~5 550 m3/hm~2,纯N、P2O5、K2O施肥量608~675 kg/hm~2(其中N含量占55.5%、P2O5占26.7%、K2O占17.8%),分4次在灌水前施肥的灌溉、施肥制度。玉米大田畦灌产量达到15 000 kg/hm~2以上,水分生产效率达到2.0 kg/m3以上。  相似文献   
50.
宁南山区坡改梯作物产量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宁夏项目区6个重点小流域实施坡改梯工程后不同年限的作物产量进行了为期4年的跟踪监测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年限梯田小麦产量、玉米产量和马铃薯产量均以5年以上梯田最高,其次为3~5年梯田,与坡耕地相比,水平梯田修建3年后能够达到增产效果,5年以上的梯田增产效果更为明显;梯田修建初期,种植小麦和玉米均会出现减产现象,但种植马铃薯不会减产,在配套相应的培肥措施的条件下,修建当年种植马铃薯就能达到增产效果,因此马铃薯可作为宁南山区水平梯田修建初期种植的先锋作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