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80篇
  免费   159篇
  国内免费   194篇
林业   97篇
农学   149篇
基础科学   56篇
  283篇
综合类   1792篇
农作物   52篇
水产渔业   15篇
畜牧兽医   1126篇
园艺   404篇
植物保护   159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245篇
  2022年   242篇
  2021年   282篇
  2020年   228篇
  2019年   273篇
  2018年   183篇
  2017年   120篇
  2016年   178篇
  2015年   161篇
  2014年   174篇
  2013年   162篇
  2012年   169篇
  2011年   179篇
  2010年   185篇
  2009年   217篇
  2008年   188篇
  2007年   184篇
  2006年   180篇
  2005年   164篇
  2004年   141篇
  2003年   143篇
  2002年   9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41.
从宁夏地区部分奶牛场采集164份患有乳腺炎奶牛的乳样,进行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共分离鉴定出放射根瘤菌13株。15种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少动鞘氨醇杆菌对阿莫西林、链霉素、磺胺甲基异噁唑、林可霉素、先锋霉素Ⅴ、先锋霉素Ⅵ已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性,而其他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头孢类中的9种药物则表现出较好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42.
《畜牧与兽医》2017,(11):75-81
为了研究牛支原体P48抗原蛋白的免疫学功能及相应卵黄抗体的生物学特性,探究其抗体效价随免疫时间的变化规律,试验采用牛支原体P48蛋白疫苗免疫健康产蛋母鸡,定时采血并收集鸡蛋,用水稀释法结合硫酸铵盐析法制备特异性卵黄抗体,利用间接ELISA法检测血清抗体(IgG)和卵黄抗体(IgY)效价。结果表明,低、中、高剂量组均能诱导蛋鸡产生有效免疫应答,血清抗体效价与卵黄抗体效价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卵黄抗体的产生滞后于血清抗体,在首次免疫后8~10周Ig Y效价达到峰值,其中中剂量组的免疫效价最高,最高效价为1:212。经SDS-PAGE检测,制备所得的纯度达86%以上,得率在8.6 mg/m L以上。说明采用牛支原体P48蛋白免疫蛋鸡可制备高效价、高纯度的抗牛支原体P48蛋白卵黄抗体,从而为卵黄抗体在牛支原体的检测与防控方面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3.
银川地区某奶牛场牛支原体病的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诊银川市某奶牛场成年奶牛病因,本研究对两头表现明显临床症状的犊牛进行解剖,无菌采集肺脏、肺积液、关节液及患临床型乳房炎的奶牛乳样1份进行病原分离,分离到2株巴士杆菌、2株链球菌、1株大肠杆菌和3株支原体,通过革兰氏染色、菌落形态观察、特异性PCR鉴定和16S r RNA序列比对,结果显示引起此次流行的主要病原为牛支原体。采用比利时进口牛支原体ELISA诊断试剂盒对银川地区12个规模化奶牛场的230份奶牛血清进行牛支原体血清学调查,结果显示牛群平均阳性率26.52%,牛场阳性率高达100%,表明牛支原体病在银川地区呈高感染率。  相似文献   
44.
45.
针对连年旋耕而引起犁底层上移、耕层变浅、土壤质量退化导致作物产量低下等问题,研究粉垄耕作技术对土壤性状的改良效应。本试验设置粉垄耕作(F30:耕作深度0~30 cm)、粉垄耕作(F45:耕作深度0~45 cm),以传统旋耕(C15:耕作深度0~15 cm)为对照,探究粉垄耕作对马铃薯产量、土壤物理性质及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15处理相比,粉垄耕作后可有效降低土壤容重,增大土壤孔隙度,提高土壤含水量,协调土壤三相比,有助于增加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及微生物数量;F30、F45处理马铃薯产量分别较对照增产6.48%、10.19%,商品薯率分别提高4.46%、6.83%。此外,经过主成分分析综合评分后,以0~45 cm耕作深度进行粉垄耕作对土壤的综合改良效果最佳。可见,粉垄耕作技术可为雨养农业区提供一种有效的新型耕作措施。  相似文献   
46.
文章旨在研究复合酶对犊牛免疫和生长性能营养调控的影响。选择胎次为二胎、体重110 kg左右、出生日龄70 d左右、健康状况良好的断奶西门塔尔公犊牛30头。采用随机单位组设计方法分为3组,每组10头。对照组饲喂犊牛料710+益康XP,试验Ⅰ组饲喂犊牛料710+反刍动物复合酶150 g/t,试验Ⅱ组饲喂犊牛料710+反刍动物复合酶200 g/t,试验期60 d。结果表明: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的IgG、A/G、白介素-4、白介素-2、BUN、GLU、CHO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同时试验Ⅱ组的日增重高于试验Ⅰ组及对照组,且经济效益高于试验Ⅰ组及对照组。综合考虑,建议复合酶的添加量为200 g/t。  相似文献   
47.
奶牛流产是降低牧场生产效益的主要疾病,有效防控奶牛流产是整个行业关注的重点之一。对于规模化牧场而言,传染病导致的流产造成的损失最为严重。本文对规模化牧场奶牛流产的疾病原因进行分析,为规模化牧场防治流产性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8.
针对宁南山区春季降雨少、低温不利于马铃薯出苗,而作物生育中后期高温胁迫限制马铃薯块茎形成导致减产等问题,于2016年设置垄覆地膜沟内覆盖塑料地膜(DM)、玉米秸秆(JG)、生物降解膜(SM)、麻纤维地膜(MM)、液态地膜(YM)及沟不覆盖(BM),以传统平作为对照(CK),研究沟垄覆盖模式对土壤温度、土壤水分、旱作马铃薯生长及块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DM,SM,MM和YM马铃薯生育期耕层土壤温度表现出增温效应,而处理JG和BM表现为降温效应,其中处理DM增温效果和处理JG降温效果最佳.处理YM,JG对马铃薯生长前期保水效果较好,分别较CK显著提高13.3%,27.0%,而处理JG,DM对生育中后期的保墒效果较佳,分别较CK显著提高22.4%,13.2%.处理JG可显著促进马铃薯生长,其增产效果最为显著,DM次之,分别较CK增产47.8%,44.8%,其他处理较CK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可见,在宁南山区实施垄覆地膜沟覆秸秆模式可调控土壤水热环境,对旱作马铃薯生长及增产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9.
针对宁夏设施土壤连作障碍引起的作物根结线虫问题,以番茄品种"赛琳娜"为对照,引进"9029"、"福莱德"、"TY-2"、"TY-3"、"的奥特"、"NUN3734"、"大红7845"、"SV3660TH"、"SV7845TH"、"卓雅309"等10个抗线番茄品种,系统研究了不同品种植株长势、果实品质、始花结位和根系病级、土壤根结线虫数量的变化,以期筛选出丰产质优的抗线番茄红果品种。结果表明:10个引进品种的田间抗病性均较好;"9029"和"NUN3734"始花节位较低,分别为24.0cm和29.5cm,植株长势较好,土壤线虫数较低,分别为87条/100g干土和74条/100g干土,抗病性强、丰产性强,因此,"9029"和"NUN3734"果实中等匀实,抗根结线虫强,植株长势好,可作为高产优质抗线番茄粉果品种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50.
《畜牧与兽医》2015,(12):163-164
<正>2014年6月宁夏某奶牛场犊牛出现大量死亡现象,发病牛年龄均为10日龄以内,尤其以4日龄左右犊牛为主。临床表现为躺卧姿势不正常,头部抵于栅栏呆立不动,呼吸频率增加但呼吸浅表,腹式呼吸明显,表现虚弱,继而急速死亡。笔者从送检的1头病死犊牛体内分离到1株具有毒力的肺炎克雷伯菌,本研究对该病原体进行了细菌形态学观察、细菌鉴定、药敏分析和人工感染等试验,现将试验方法和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