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57篇
  免费   300篇
  国内免费   333篇
林业   1319篇
农学   856篇
基础科学   544篇
  788篇
综合类   3513篇
农作物   388篇
水产渔业   49篇
畜牧兽医   6063篇
园艺   319篇
植物保护   551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70篇
  2022年   426篇
  2021年   521篇
  2020年   459篇
  2019年   416篇
  2018年   253篇
  2017年   368篇
  2016年   531篇
  2015年   403篇
  2014年   614篇
  2013年   696篇
  2012年   1017篇
  2011年   911篇
  2010年   954篇
  2009年   984篇
  2008年   1030篇
  2007年   826篇
  2006年   613篇
  2005年   652篇
  2004年   670篇
  2003年   524篇
  2002年   442篇
  2001年   309篇
  2000年   240篇
  1999年   123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我国新麦草属牧草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就近10年来国内牧草工作者针对新麦草属牧草所展开的研究及取得的科研成果进行了描述及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问题及建议。  相似文献   
92.
农牧交错区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定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农牧交错区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原则对初级指标群进行评分,用AHP法建立比较判断矩阵,通过数学运算计算出各层指标与目标层指标相对优劣的排序权值,运用模糊数学的隶属度函数,计算出最终评定结果,以此对农牧交错地区不同地域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进行综合评判,同时评价农牧交错区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在多大程度上反映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相似文献   
93.
呼伦贝尔草地风蚀沙化地土壤种子库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采用野外定点取样与室内培养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呼伦贝尔4种退化沙地土壤种子库密度多样性。结果表明:土壤种子库密度随草地沙化程度的加重而下降,且不同沙化阶段其下降率各异,从固定沙地到半固定、半流动、流动沙地,土壤种子库密度分别下降75.7%、83.4%和84.2%。种子库物种数的变异从固定沙地到半流动沙地变化较小,而到流动沙地变化较大,主要为一二年生植物(50%),多年生草本和灌木比例相对较少。土壤种子库物种多样性指数变化与密度变化不一致,其中半固定沙地最大,流动沙地最小。种子库群落相似性指数变化幅度在0.6087~0.9355之间,说明其空间异质性较小。  相似文献   
94.
内农1号苏丹草新品种的栽培及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农1号苏丹草是用苏丹草与高粱杂交,经10年选育而成。该草对土壤要求不严,具有高产、优质和适应广泛等特点。植株高度350cm,生育期120d,生长季内可多次刈割利用,鲜草产量达12万kg/hm^2。可青饲或加工制成草捆和青贮后利用,是农区及完全禁牧区进行规模化舍饲家畜的优良草种。  相似文献   
95.
荒漠草原不同放牧制度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短花针茅荒漠草原对比研究了划区轮牧和自由放牧两种放牧制度对草地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划区轮牧与自由放牧相比,表层土壤容重下降、孔隙度增加、土壤机械组成优化;划区轮牧表层土壤质地有所改善;土壤中全氮、碱解氮、全磷、速效磷、速效钾以及有机质含量均较自由放牧区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96.
苜蓿育种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对主要苜蓿遗传资源与遗传特性进行陈述的同时, 重点对苜蓿遗传特性与育种进程的关系、目前常见的育种方法以及苜蓿育种的发展现状进行了阐述,并就近年来我国在苜蓿育种领域内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旨在为今后的苜蓿育种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7.
野生冰草种质资源同工酶遗传多样性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分布在内蒙古地区的16份野生冰草种质资源酯酶和过氧化物酶的基因位点,结果表明:2种酶共检测到4个等位基因位点,21条酶带,均为多态位点,两种等位酶4个基因位点平均杂合度为77.22%,显示了较高的多态性;依据同工酶谱带信息,把供试种群聚类并划分成3个类群,类群之间存在明显的遗传差异,但是基于同工酶分析进行的分类来确定材料的地理区域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98.
我国草地生物量研究概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刘艾  刘德福 《内蒙古草业》2005,17(1):7-11,52
通过对我国草地生物量研究文献的综述,基本全面系统地反映了我国草地生物量研究的历史进程,以及在各种天然及人工草地群落生物量研究中所取得的成果,并对研究方法的合理适宜性作了评述,讨论了不同草地类型、不同优势种组分、不同利用方式、不同栽培管理模式及各种环境条件对生物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
以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灌丛草地类型区作为草地实施放牧和全年禁牧管理后的观测区。以2003年的观察数据为基础,通过不同月份梯度实施禁牧与全年放牧状态下,草地植被的高度、盖度、多度和重量的变化对比,辅以气象、土壤因子进行分析,意在找出草地合理的放牧强度,草地适宜的休养生息时间,使草原畜牧业的发展更加科学化。结果表明,灌丛草地在实施禁牧措施后草地植被状况有好转。草地初级生产力平均提高104g/m^2。灌木初级生产力平均提高115.8kg/hm^2。植被盖度平均提高20%,植被高度平均提高17cm,植被的群落演替过程也有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0.
锡林郭勒盟正镶白旗生态环境现状及治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镶白旗地处浑善达克沙地南部,近年来由于受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影响(如牲畜的超载过牧、滥垦乱挖、建设投入不足、气候干旱、鼠虫危害)导致全旗草场植被稀疏,退化十分严重,草地生产力下降,生态环境的恶化严重制约畜牧业的稳定发展。作者通过对当地实际的深入分析,提出了增加投入、加快建设、实行以草定畜、强化鼠虫防治、加强保护等项措施。进行标本兼治综合治理,以实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草地的永续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