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25篇
基础科学   2篇
  6篇
综合类   66篇
农作物   89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43篇
植物保护   2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15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7 毫秒
81.
甘蔗花叶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综述了甘蔗花叶病的症状与危害、致病病毒、发病规律、病毒检测及防治措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和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82.
在室内15~20℃下模拟大突肩瓢虫Synonycha grandis的野外越冬环境,研究4种不同补充饲料对越冬期成虫的保种效果。结果表明:用蔗糖水+冷冻甘蔗粉角蚜饲喂,能显著提高瓢虫的越冬存活率,210d后存活率达67.5%,保种效果最好。且存活的成虫重新取食新鲜甘蔗粉角蚜后能快速恢复繁殖能力。5-6月在蔗田粉角蚜点状发生时,将室内保种存活大突肩瓢虫成虫按100头/667m^2释放,30d后有蚜株率和有蚜叶片率分别由释放前的50.3%和45.0%降为0,与对照相比控蚜效果达100%。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索赤霉素(GA_3)对甘蔗实生苗产量性状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GA_3处理8个甘蔗实生苗组合,观察并测定处理后甘蔗丛有效茎数、株高、茎径、锤度等指标。[结果]对甘蔗实生苗叶片喷施不同浓度GA_3后,丛有效茎数、株高和茎径差异显著,锤度没有明显变化。GA_3处理能显著提高甘蔗实生苗产量,但对提高糖分无显著作用。[结论]该研究可为甘蔗育种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4.
甘蔗杂交品种初级核心种质取样策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国家甘蔗种质资源圃中1 202份甘蔗杂交品种为材料,根据23个数量和质量性状,从分组原则、组内取样比例、组内取样方法3个层次探讨构建甘蔗杂交品种初级核心种质的最佳取样策略,共形成26种取样策略;同时设10个总体取样量梯度,确定最佳的总体取样量。分组原则以原产地、种植区域、总体聚类进行分组及不分组的大随机;组内取样比例按组内个体数量的简单比例(P)、平方根比例(S)、对数比例(L)和多样性比例(G)确定;组内取样方法采用聚类(C)和随机(R) 2种方法;10个总体取样量梯度为5%、10%、15%、20%、25%、30%、35%、40%、45%和50%。应用变异系数、遗传多样性指数、表型保留比例、表型频率方差、表型方差等5个参数来检验各取样策略的优劣。结果表明,聚类取样优于随机取样;总体聚类分组优于其他分组;在聚类取样中,平方根比例最好,在随机取样中,多样性比例最好;根据取样策略及总体取样量的分析结果最终确认按10%总体取样量,以总体聚类分组、按对数比例在组内聚类取样为构建甘蔗杂交品种初级核心种质的最佳策略组合,其遗传多样性明显高于总资源库。在此初级核心种质的基础上,加入极值材料和取样极易丢失表型性状的材料共计136份组成最终初级核心种质,占总资源的11.31%。  相似文献   
85.
对云南蔗区10个主栽品种喷施不同浓度的莠灭净、二甲四氯和敌草隆3种蔗田常用除草剂,基于叶绿素SPAD值变化特征和叶片表型,探讨不同甘蔗品种对除草剂的反应差异。结果表明,云蔗05-51、柳城03-1137和粤糖93-159对莠灭净和敌草隆反应敏感,喷施前后叶绿素SPAD值差异极显著,但2种除草剂浓度对云蔗05-51叶绿素SPAD值影响不显著,而柳城03-1137和粤糖93-159叶绿素SPAD值则随着莠灭净喷施浓度的增加而显著下降。云蔗05-51、柳城03-1137和粤糖93-159对二甲四氯反应不敏感。新台糖22号、桂糖29号、柳城05-136、德蔗09-78、云蔗01-1413、福农41号、粤糖60号叶绿素SPAD值在喷施3种除草剂前后差异均不显著,且不随除草剂浓度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86.
为有效降低蔗汁在常规清净过程中,因加热造成颜色加深、可溶性非糖杂质增加等给后续加工带来的不良影响,以壳聚糖、活性炭为材料,对蔗汁进行室温下的脱色研究。结果显示,壳聚糖的添加量仅为0.05%(g/m L)时,蔗汁中即可发生瞬间絮凝,且吸附絮凝作用有59.4%的脱色率,当协同1 g活性炭,对5000 IU~17000 IU的甘蔗蔗汁进行脱色,总脱色率平均达到96.7%,加入活性炭后总脱色率平均提高了37.3%,清汁重力纯度平均提高了3.41%,由此可证明仅室温下,壳聚糖-活性炭协同对甘蔗蔗汁具有很好的清净、脱色能力。  相似文献   
87.
甘蔗梢腐病暴发流行原因及产量糖分损失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近年甘蔗梢腐病暴发成灾的原因及其为害造成的损失,调查田间自然条件下主栽甘蔗品种受害区和未受害区的病株率,甘蔗收砍期产量及糖分等品质损失;并分析病害流行原因。结果表明:感病品种的大面积种植、高温多湿气候、病原菌积累和栽培管理不当是导致近年该病暴发流行的主因,梢腐病为害的病株率为63.3%~95.0%,平均81.1%;甘蔗实测产量损失率为30.2%~48.5%,平均38.42%;蔗糖分减少2.63%~5.21%,平均3.61%;蔗汁锤度减少2.40~4.69°Bx,平均3.61°Bx;蔗汁重力纯度减少1.99%~8.14%,平均4.83%;蔗汁还原糖分提高0.05%~0.60%,平均0.16%。可见,目前甘蔗梢腐病发生为害严重,造成的甘蔗产量及糖分损失巨大,严重影响甘蔗的增产增收。因此,制定科学有效的甘蔗梢腐病防控对策对中国甘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8.
不同割手密杂交后的父性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主要选用云割82-114、云南1号、云割83-184、云割82-25、云割82-160、瑞割3号等优良甘蔗细茎野生种作为父本,利用百眉蔗、粤糖93-159等作为母本,通过有性杂交,并利用SSR鉴定杂交后代的遗传关系,从140个后代材料中鉴定出109个真实杂种,27个是假阳性材料,4个自交材料。并对12个组合真实性达到6个以上的子代进行了父性遗传的评估,结果父本共检测出24个位点,各子代群体的平均父性多态性比率在33.33 %-86.67%之间,平均基因杂合度较低,而父性遗传率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89.
云南省第十套甘蔗区试开远点DTOPSIS法综合评价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采用DTOPSIS 法对云南省第十套甘蔗区试开远试点品种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综合性状最优的是云蔗03-258、德蔗03-83、云蔗03-103、德蔗03-68、赣蔗95-108和云蔗02-2332,可以考虑给予进一步繁殖、示范、推广.云瑞03-902综合性状较差,不宜在开远蔗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0.
对21个斑茅无性系的开花特性和花粉萌芽率最高的1个无性系的花粉贮藏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无性系斑茅的抽穗期与原生地海拔呈显著正相关(r=0.7047);开花类型大致可分为6类;云南境内5个斑茅花粉量与花粉萌发率之间存在显著相关,花粉量越多,花粉萌发效果也较好.硅胶干燥好于自然干燥和抽湿干燥,花粉含水量控制在10%以内、温度2℃的务件下贮藏10d时仍有较高的萌发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