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21篇
  免费   479篇
  国内免费   611篇
林业   101篇
农学   99篇
基础科学   257篇
  3241篇
综合类   639篇
农作物   25篇
畜牧兽医   230篇
园艺   64篇
植物保护   355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13篇
  2022年   117篇
  2021年   115篇
  2020年   84篇
  2019年   127篇
  2018年   146篇
  2017年   142篇
  2016年   155篇
  2015年   133篇
  2014年   118篇
  2013年   191篇
  2012年   274篇
  2011年   258篇
  2010年   279篇
  2009年   280篇
  2008年   289篇
  2007年   255篇
  2006年   172篇
  2005年   260篇
  2004年   192篇
  2003年   197篇
  2002年   132篇
  2001年   122篇
  2000年   176篇
  1999年   121篇
  1998年   68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74篇
  1993年   76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1蔬菜富集硝酸盐的原因 氮肥是蔬菜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养分,对蔬菜生长发育、产量形成与品质优劣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蔬菜是一种容易富集硝酸盐的作物,不合理地施用化学肥料,会加重蔬菜中硝酸盐的富集程度。研究表明,人体摄入硝酸盐的81.2%来自蔬菜。蔬菜富集硝酸盐是一种自然现象,虽无害于植物本身,却能危害人体健康。  相似文献   
42.
在遮雨棚控水条件下,采用盆栽的方式研究了不同秸秆覆盖量对玉米根、冠生长的影响.试验按对照(CK)和秸秆覆盖量0.3 kg/m2(SM0.3)、0.6 kg/m2(SM0.6)、0.9 kg/m2(SM0.9)、1.2 kg/m2.(SM1.2)共设5个处理,水分按高水(占田间持水量的90%)和低水(占田间持水量的60%)设两个水平.分别测定了玉米根、茎、叶、穗干重,根系垂直空间分布及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秸秆覆盖明显改变了玉米根系和地上部分的生长;高水条件下SM0.6处理玉米根系、茎秆、叶和穗干重均高于其它处理;低水条件下,地上部分干重SM1.2最大,SM0.6次之;根系的垂直空间分布与水分和覆盖条件都有密切的关系,覆盖措施主要影响下层根系的生长和发育.  相似文献   
43.
以两个抗旱性不同的小麦品种西农1043、陕253为材料,采用盆栽与水培试验相结合的方式,研究水分亏缺对小麦不同生育期叶片光合及根呼吸速率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水分处理下,抗旱品种西农1043与水分敏感品种陕253相比,具有较高的光合和根呼吸速率、以及相对较高的保护酶活性;水分胁迫下,两个小麦品种叶片光合和根呼吸速率及苗期叶保护酶活性均降低;两种水分处理下抗旱性强的西农1043根呼吸所占光合的比例相对高于陕253。  相似文献   
44.
根据陕西省佛坪县自然概况 ,对水土流失情况及成因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水土保持的根本措施是进行长防林建设 ,并对此做了规划。  相似文献   
45.
为提高潜水蒸发计算精度,利用潜水蒸发强度、埋深为零时的土面蒸发强度和水面蒸发强度的实测资料对阿维里扬诺夫公式、叶水庭公式和雷志栋公式中E0值的选取进行了探讨,同时对比分析了E0分别为水面蒸发强度和埋深为零时土面蒸发强度两种情况下的潜水蒸发强度。结果表明,针对新疆地区粘壤土类型,对于上述三种公式,若用埋深为零的土面蒸发强度代替水面蒸发强度,计算结果会产生误差,精度偏低,应选用E0为水面蒸发强度进行计算,获得了η与地下水埋深的指数函数关系。该研究为潜水蒸发经验模型中E0值的选取提供参考,同时为求解雷志栋公式中参数η提供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46.
国外沙棘良种引种之管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过对从国外引进的沙棘优良品种的生长、结实和病虫害等的调查,为从总体上准确把握我国沙棘的引种和推广,建议做好以下工作,(1)要做好引进沙棘品种的区域试验,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宜品种;(2)培育适于我国自然特点的沙棘良种;(3)开展集约经营,提高经济效益,加强对引种沙棘病虫害防治的研究;(4)进行引种沙棘的生态适宜性分区,绘制我国沙棘引种的生态区图。  相似文献   
47.
环境激素是继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之后,又一大世界环境问题。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对生态环境影响是渐进型,对人类社会影响尚有时空上的距离,也给人类社会留有解决问题的时间。随着严格控制破坏程度,可望缓解或维持一定现状。环境激素一经产生,就直接危害野生动物和人类社会,环境激素已发展到威胁人类生存的境地。一、环境激素的由来环境激素是指影响和搅乱生物内分泌系统的有害化学物质的总称。环境激素对生殖系统的影响,最早出现于医学界。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杀虫剂、合成洗涤剂等化工产品和发泡塑料产品及其分解物,部分石油制…  相似文献   
48.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土壤水分下限对番茄苗期、初花期和结果期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及果实品质、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土壤水分下限控制在苗期45%、初花期55%、结果期75%田间持水量范围内,可以提高果实品质,获得较高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49.
传统的以郁闭度大于0.3作为森林面积的标准,跨度较大,结果造成林分质量参差不齐,人们对森林作用认识不统一,这严重地制约了林业的发展。作者认为林种不同,经营目的不同,客观上要求不同的林分标准与之相适应。由于不同林种之间存在“功能换算系数”即相同面积的一林种在功能上相当于另一林种的程度。使得一林种与另一林种在面积合并时,不能简单地相加。作者呼吁加大林业基础研究投入,确定不同林种的营林标准及其配套的验收方法,以真正实现森林面积的提高与森林质量的提高同步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实现所培育的森林资源真正满足人们对森林的总体和结构需求,社会经济发展对林业的需要  相似文献   
50.
滴灌马铃薯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不同灌水量及不同灌水间隔时间的马铃薯生长状况进行大田滴灌试验,研究马铃薯适宜的灌水定额及灌水周期,以求达到节水、增产的目的。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滴灌时,灌水量越大,灌水周期越短,株高越高;茎粗开始衰减的时间比株高要早十几天,且衰减幅度比株高要大。灌水周期最短的处理茎粗却并不是最大,在180 m3/hm2的灌水定额下,灌水周期为5天的处理茎粗值最大。在相同的灌水量下,灌水间隔时间越短的处理马铃薯淀粉含量越高。灌水定额越小,灌水周期对产量的影响就越大;而当灌水定额一定时,灌水周期越短,产量越高;灌水定额为90 m3/hm2,灌水周期为3天的处理产量最高,为28 260 kg/hm2,比7天1灌的处理每公顷产量高出达10 350 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