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12篇
林业   3篇
农学   81篇
基础科学   6篇
  63篇
综合类   127篇
农作物   410篇
畜牧兽医   2篇
植物保护   3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1987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21.
为了解近年我国水稻主产区水稻干尖线虫Aphelenchoides besseyi种群的生物学特性,并为寻找新的水稻干尖线虫病害防控方法,通过在胡萝卜愈伤组织、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和水稻中培养水稻干尖线虫的方法对其生殖方式、生活史和温度对其存活能力的影响及其在水稻中的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供试的12个水稻干尖线虫种群中,只有G8-315种群可孤雌生殖;在25℃下,水稻干尖线虫在胡萝卜愈伤组织和灰葡萄孢菌上生活史均约为12 d,在水稻苗上生活史约为11 d;-20℃以下低温或42℃以上高温处理12 h,在清水、胡萝卜愈伤组织和灰葡萄孢菌中水稻干尖线虫存活率均显著下降,处理72 h水稻干尖线虫存活率均为0;带虫干燥谷粒在-80、-20和4℃低温保存6个月后,谷粒内水稻干尖线虫存活率均显著低于25℃(对照),其中-80℃保存的谷粒内水稻干尖线虫存活率为0;56、70和80℃高温处理12 h后,2个水稻品种谷粒内水稻干尖线虫存活率均显著下降,80℃处理16 h后2个水稻品种谷粒内水稻干尖线虫存活率均为0;水稻幼苗各部位均可检测出水稻干尖线虫,其中假茎部位水稻干尖线虫数量...  相似文献   
722.
【目的】阐明钙离子与硫化氢相互作用缓解水稻铝毒害的分子和生理机制。【方法】以Kasalath为试验材料,选取0μmol/L和30μmol/L AlCl3,0.1 mmol/L和0.5 mmol/L CaCl2,0.2μmol/L NaHS和100μmol/L硫化氢清除剂亚牛磺酸(HP)作为处理浓度,将种子置于30℃培养箱中黑暗培养24 h后取水稻根系,通过测定水稻根系伸长量、总铝含量、细胞汁液中铝含量、质外体中铝含量、细胞壁中铝含量、果胶含量、果胶甲酯酶活性以及OsSTAR2、Os NRAT1和Os FRDL4相对表达量,探究钙离子与硫化氢互作缓解铝对水稻根系伸长抑制作用的机制。【结果】铝胁迫下,相较于0.1 mmol/L CaCl2处理,0.5 mmol/L CaCl2处理显著提高了水稻根系伸长量、硫化氢含量、总钙含量和细胞质中钙含量,显著降低了水稻根系的总铝含量,细胞液、质外体和细胞壁中的铝含量。铝胁迫下,硫氢化钠预处理后,水稻根系的伸长量在两种钙浓度下均显著增加,水稻的根尖铝含量、根系总铝含量、细胞液中铝含量、质外...  相似文献   
723.
在“双改单”趋势不可避免、农村劳动力越来越紧缺的情况下,选育弱感光型单季稻品种,可缓解单季稻播种期及移栽期劳动力紧缺的问题,有助于稳定并提升单季稻种植面积,从而提高耕地利用率。本研究应用具有hd1Ghd7同质背景的籼稻恢复系D71和中恢161配组衍生的重组自交系,开展分期播种试验,分析DTH8和Hd2各基因型组合的抽穗期变化,筛选弱感光型基因组合。结果显示,在hd1Ghd7背景下的DTH8和Hd2各基因型组合中,dth8hd2和dth8Hd2组合无论播种早晚均表现较短的抽穗期。而DTH8Hd2和DTH8hd2呈现出弱感光性:早播时抽穗期长,保证光温资源的充分利用;迟播时抽穗期缩短,避免秋冬季低温对灌浆结实的影响。尤其是DTH8Hd2组合,早播时其抽穗期较DTH8hd2更长,对光温资源利用更加充分。研究结果为弱感光型单季稻品种培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