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3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61篇
林业   11篇
农学   77篇
基础科学   42篇
  45篇
综合类   233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173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141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112篇
  2011年   111篇
  2010年   115篇
  2009年   133篇
  2008年   117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21.
主体与客体、政府与市场、赔偿与补贴、补偿标准、补偿途径和产业结构是生态补偿机制的主要范畴.一方面,生态补偿的作用和目的需要通过这些范畴得以展开和实践;另一方面,对这些范畴的探讨和理论研究反过来能够指导生态补偿实践活动.生态补偿的主要范畴不仅是生态补偿理论研讨中的重点和热点问题,更是生态补偿实践中决定政策措施顺利、有效实施的关键环节;针对生态补偿核心范畴的深入探讨,对于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理论体系、有效指导生态补偿的政策与实践、最终有效缓解和解决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22.
青海玉树不同海拔高度草毡土微生物数量及影响因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稀释平板法探讨了不同海拔高度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与生境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海拔样地真菌数量差异显著;AM-2样地细菌、真菌数量最大;AM-3的放线菌数量最大;而AM-4的细菌数量、真菌数量、放线菌数量均为最小值;相关性分析表明,细菌、真菌、放线菌与海拔、地下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土壤含水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这表明,土壤微生物受到地下生物量及土壤含水量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23.
采用室内生物测定方法研究了狼毒根粉碎物在土壤里腐解过程中对扁穗冰草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扁穗冰草幼苗的株高、干重、叶绿素相对含量、叶面积及细胞膜透性在狼毒各用量处理下均表现出一定的促进作用(个别处理表现为不明显的抑制作用),狼毒根用量在3射盆时,对扁穗冰草的株高、干重促进作用效果最大,狼毒根用量在2克/盆时对扁穗冰草叶绿素含量和叶面积的促进作用效果最大,且与对照相比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由此说明,扁穗冰草时狼毒的生化他感作用具有很强的耐抗性,对狼毒侵占的草地进行植被恢复,可将其作为选择草种.  相似文献   
124.
不同的球孢白僵菌对草地螟的毒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16个分离自内蒙古地区的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菌株对草地螟(Loxostege sticticalis L.)幼虫的致病力作了室内测定.结果表明,16个菌株对草地螟幼虫均表现出一定的致病率,但毒力强弱有所不同.通过对16个菌株进行毒力测定,筛选出1个毒力相对较强,有效死亡率(僵虫率)仍较高的菌株S3.同一个菌株处理下,草地螟幼虫的累积死亡率随孢子浓度增加而上升,接种后的幼虫死亡数逐日减少.说明累积死亡率是随着处理后时间的延长而递升;菌株的半死亡时间(LT50)随浓度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125.
2000-2012年鄂尔多斯禁牧区植被覆盖度变化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鄂尔多斯实施禁牧、休牧政策以来获得的成效。[方法]以MODIS长时间序列的植被指数产品为数据源,利用像元二分模型研究了2000—2012年植被生长期5—9月份鄂尔多斯禁牧区的植被覆盖度及其时空变化特征。并采用转移矩阵的方法,分析了年度间植被覆盖度高低变化的方向。[结果]研究区植被覆盖度自东向西逐渐减小,东部高于西部,北部高于南部;2000—2012年研究区植被覆盖度总体呈上升趋势,均有低等级植被覆盖度向高等级植被覆盖度转化的趋势;2008—2012年植被恢复状况比2000—2004年和2004—2008年这两个阶段更优。[结论]禁牧政策使研究区植被长势逐年改善,禁牧、休牧政策对草原生态恢复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6.
首次对锡林浩特市30年来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情况进行系统研究,为锡林郭勒大区域内提供时间长跨度、空间小尺度的案例研究。采用定量分析与数学统计模型相结合的方法,采用土地利用数量变化模型、程度变化模型和结构的空间变化模型对分类系统中的Ⅰ级土地利用类型进行分析研究。1)锡林浩特市土地利用变化明显;2)测算得到各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幅度、单一动态度、综合动态度、土地开发度、土地耗减度等指标显示,锡林浩特市2000—2010年是土地利用变化较大的时期;3)影响锡林浩特市土地利用变化的主导因素是国家政策的调整。锡林浩特市30年来土地利用程度呈现逐年提高趋势,土地利用程度变化量指标和土地利用程度变化率指标均大于0,表明锡林浩特市土地利用正处于迅速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127.
苜蓿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与温度和水分的关系(译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苜蓿(Medicago L.)是最古老的栽培植物之一,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就已被中亚地区引入栽培。目前在世界各国广泛栽培,种植面积日益扩大,为最重要的豆科饲用作物。苜蓿耐寒,十分抗旱,其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除与耕作技术措施有关之外,主要受农业气象条件,特别是温度和水分条件的影响。现根据苏联有关资料,对苜蓿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与温度和水分条件的关系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128.
在内蒙古达茂旗希日穆仁苏木珠依克嘎查草库伦内进行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适于该地区干旱条件下的8个供试材料组合,在灌溉条件下产量以燕麦+苏联36号苜蓿,燕麦+吉林老芒麦,蒙克尔大麦+苏联36号苜蓿和蒙克尔大麦+吉林老芒麦混播的效果最好,其干草产量,籽实产量均高于对照,总产量分别为每亩382.35公斤,333.02公斤,305.02公斤和272.68公斤,最适组合是苏联36号苜蓿+燕麦(或蒙克尔大麦)。该结果与自然干旱条件下的筛选结果基本一致。适于在同类地区建立人工草地的生产实践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9.
药用植物黄芪施用螯合态复合微肥的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结果证明:在黄芪育苗田施用螫合态复合微肥。对培育壮苗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移栽田使用对黄芪根快速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效果为:使生长2年的黄芪成品根直径增加24.5%;根长度增加39.80%;根鲜重增加40.23%。显著地提高了栽培2年的黄芪成品等级。  相似文献   
130.
采用全自动人工瘤胃模拟装置,研究了蛋白质来源不同的4种日粮(豆粕,豆粕 棉粕 菜粕,鱼粉 棉粕 菜粕,膨化大豆)对泌乳奶牛瘤胃微生物发酵及微生物蛋白质合成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不同蛋白质来源的日粮对泌乳奶牛瘤胃液氨氮浓度、挥发性脂肪酸及总挥发性脂肪酸的浓度有显著影响(P<0.05),而对瘤胃液pH值及微生物蛋白质合成量没有显著的影响(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