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农学   1篇
  2篇
综合类   7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NCAR/NCEP在分析资料和宁夏中北部沙尘暴观测资料以及中国气象局下发的月平均极涡指数,采用求相关系数和比较分析方法探讨北半球极涡和高空急流与宁夏中北部沙尘暴天气发生频次的关系,研究宁夏沙尘暴天气多年、少年高空急流和极涡的形态及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春季4月份宁夏中北部沙尘暴天气发生频次与高空200hPa副热带急流强度成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与中纬度高空200hPa西风急流强度无明显相关;比较多发年和少发年高空急流的配置,总体上,多发年和少发年高空西风急流位置有明显的差异,多发年高空西风急流中心位置偏南,少发年偏北;4月份宁夏中北部沙尘暴天气发生频数与同期亚洲区极涡面积指数、北半球极涡面积指数、北半球极涡强度指数、北半球极涡中心强度均为弱的正相关关系。比较多发年和少发年4月极涡特征,多发年总体极涡偏强,中心位置偏亚洲区;少发年极涡偏弱,极涡收缩。值得一提的是,4月极涡极强时,宁夏中北部沙尘暴反而偏少。  相似文献   
2.
一次寒潮大风沙尘天气预报得失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技术角度较全面分析了2010年3月19~20日出现在宁夏固原市一次无降水寒潮大风沙尘天气过程的预报得失情况。结果表明,该寒潮大风沙尘天气是北方小冷槽高速东移南压发展、地面冷锋和冷高压高速移动过境所致,数值预报对500 hPa槽线和地面强气压梯度锋区预报准确,对降温幅度预报基本准确;WRF地面大风区预报较准确。但各类数值预报在温度、湿度、风等要素预报上的误差影响预报判断。特殊的地形温度差异、潮前高温以及锋后干照天气对精确预报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宁夏自然灾害综合分区及多尺度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宁夏1978~2007年自然灾害(包括旱灾、洪涝灾害、风雹灾、霜冻灾害、病虫灾害及其他灾害)受灾面积(成灾面积)、受灾人口(死伤人口)、牲畜伤亡、倒塌房屋(损坏房屋)、粮食减产、经济损失(直接损失、间接损失)及同期物价指数资料,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建立定量化模型,在灾害等级划分的基础上,以县为单位将宁夏自然灾害分...  相似文献   
4.
为了服务地方经济、普及气象科普知识、提高公众应用气象知识的能力,介绍了在通用万年历的基础上,经系统设计,引入气象科普信息,包括增加关系民生的重大天气气候概率、灾害性天气防范技术、农林牧生产关键期气象信息、二十四节气、气象谚语适用性、气象业务工作和气象产品应用价值点评等,并结合VB语言,制作出普及气象、与公众沟通的气象日历。  相似文献   
5.
宁夏南部山区近10年气候变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宁夏南部山区地面观测数据,经统计对比分析,发现近10年来,宁夏南部山区平均年气温和四季气温均在上升,其中春季上升幅度最大,其次为夏季,秋季升温最小。平均年降水量减少,春、夏季降水减少,春季减少比例最大;秋、冬季降水增加,冬季增幅比例最大。干旱和大雨以上降水等极端天气频率增加。  相似文献   
6.
张成军  穆建华  范小明  杨文海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8):10962-10963,11034
为深入了解2008年1月发生在宁夏南部山区3次低温连阴雪天气的异同点,采用诊断分析方法,从连阴雪天气形势、地面系统降雪部位、水汽分布特点等方面对3次降雪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3次降雪发生时,天气系统均深厚,北方冷空气和高原南支槽前湿空气有效配合,比湿中心呈3种分布型,1g/kg等比湿线基本以40。N为界,北干南湿,降雪区处于比湿l~3g/k的高梯度区内,且有5种地面降雪位置,即冷锋前倒槽东侧偏南气流降雪、冷锋锋区降雪、锋后降雪、回流降雪和远离冷锋的高压内降雪.  相似文献   
7.
宁夏引黄灌区双免耕对麦稻二熟制作物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揭示双免耕对麦稻二熟制作物光合生理的影响规律,本项研究采用CIRAS-I 型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分别对连续4 年进行麦稻水旱轮作双免耕和传统耕作处于抽穗期、灌浆期、乳熟期的冬小麦、水稻旗叶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免耕的冬小麦品种‘宁冬11 号’、水稻品种‘沙沙尼’的叶片光合生理正常,气孔调节功能较强,表现出水分利用效率高、CO2同化率高等特点。免耕的‘宁冬11 号’、‘沙沙尼’的叶片净光合速率与传统耕作没有显著差异。麦稻水旱轮作双免耕的冬小麦、水稻之所以光合生理正常,而且气孔调节功能好、水分利用效率高,其主要原因是,连续4 年冬小麦-水稻双免耕的0~40 cm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全氮量、全磷量、速效氮、速效磷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8.
宁夏硒砂瓜产量动态预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产量与各生育阶段气象要素的相关分析,研究宁夏中卫环香山地区气候条件对硒砂瓜产量的影响,建立产量动态预报模式。结果表明:降水是影响宁夏硒砂瓜生长的主要因素,播种前及全生育期降水量对产量的增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各气象因子对硒砂瓜的影响主要集中在苗期和伸蔓膨瓜期,其中降水、平均相对湿度、平均风速的影响较显著。一定范围内,降水越多产量越高,平均最高气温越高、空气湿度越小、风速越大,硒砂瓜产量越低。  相似文献   
9.
川东北季节性干旱区玉米的气候优势分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川东北地区玉米气候资源、季节性干旱特征、气候生产潜力的基础上,选择伏旱频率、3—8月日照时数、平均温度、温度日较差、光温生产潜力、气候生产潜力等因素作为指标因子,通过统计分析,建立各指标因子的空间分布模型;采用GIS分析技术,利用集优法将川东北季节性干旱区划分为5类玉米气候优势区。结果表明,川东北地区玉米气候综合优势的区域分布具有明显的带状特征,最优区在达州市、巴中市北部海拔较高的区域,相对较差的区域在广安、南充的南部地区。玉米气候优势分区结果可为川东北地区玉米生产布局调整和部分稻田水改旱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宁夏山区小麦产量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宁夏山区各气象站1957~2002年的气候资料及同期小麦产量资料,分析了宁夏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小麦产量和气候要素的周期性变化特征以及小麦产量与气候要素的关系.采用常用的墨西哥帽小波(Mexican Hat)函数,分别对宁夏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小麦单产气候产量和气候要素时间序列进行了小波分析,分高、提取了小麦单产气象产量和气候要素时间序列的波动周期,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954~2002年,宁夏中部干旱带小麦单产在波动中增长.气候产量与5月份降水量有明显的正相关.中部干旱带小麦气候产量具有4年左右、8年左右和16年左右的周期振荡,且以8年左右的周期最为显著.5月份降水量有4年左右、8年左右、16年左右和32年左右4个时间尺度的振荡周期,以8年左右、16年左右和32年左右的周期性振荡最强.气候产量和5月份降水量在4年和8年的振荡周期上有同位相,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宁夏南部山区小麦单产在波动中稳步增长.气候产量与5月份降水量有明显的正相关,与5月份平均气温有明显的反相关.宁夏南部山区小麦气候产量有4年左右和8年左右的周期振荡,以4年左右的周期性振荡最强.5月份降水量有4年左右、8年左右、16年左右和32年左右4个时间尺度的振荡周期,以8年左右、16年左右和32年左右的周期性振荡最强;5月份平均气温存在着8年左右和16年左右2个时间尺度的振荡周期,以16年左右的周期性振荡最强.气候产量与5月份降水量4年和8年的振荡周期上具有明显的同位相,与5月份平均气温8年的振荡周期有明显反位相.气候变化对宁夏南部山区及宁夏中部干旱带小麦产量具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