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4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52篇
林业   16篇
农学   99篇
基础科学   9篇
  90篇
综合类   208篇
农作物   24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38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食葵不育系17-A26为母本、恢复系17-C19为父本,构建P1、P2、F1、F2、B1和B2 6个世代群体,研究了产量相关性状盘径、单株总粒数、结实率、百粒重、粒长和粒宽的后代变异及遗传率。结果表明,6个性状均为数量性状,变异幅度排序为单株总粒数>粒长>盘径>结实率>百粒重>粒宽,狭义遗传率排序为百粒重>粒长>单株总粒数>粒宽>盘径>结实率。根据遗传进度结果,百粒重、粒长、单株总粒数和粒宽宜早代根据表型选择,盘径宜晚代选择,结实率宜晚代结合多环境联合选择。  相似文献   
2.
枣胚培技术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以‘六月鲜’枣为试材, 对花后12~82 d的幼胚进行培养。结果表明, 适宜于胚挽救的最小胚龄为花后50 d左右; 在胚形成前进行离体培养, 蔗糖浓度以7%为宜, 而胚形成后离体培养以5%蔗糖为宜; 暗培养可促进离体胚的生长发育, 且有利于生根; 植物生长调节剂及有机添加物极显著地影响着胚培效果。花后70~72 d胚龄的胚适宜培养基为1 /2MS + IBA 0.4 (mg/L, 单位下同) +BA 0.8 +LH 500 + GA35 + 5%蔗糖。胚培苗经扩繁后转入1 /2 MS + IBA 1.0 + IAA 0.06 + 2%蔗糖培养基上, 获得了健壮生根苗,生根苗移栽成活率达85%以上。  相似文献   
3.
以‘克新1号’马铃薯为试验材料,试验设置低、中、高3个施肥量处理,在复合肥和有机肥的基础上,每个处理中固体胶冻样类芽孢杆菌微生物菌剂设置4个不同的梯度处理,在马铃薯块茎膨大期冲施定量的液体胶冻样类芽孢杆菌微生物菌剂,探究增施胶冻样类芽孢杆菌微生物菌剂对马铃薯生长指标、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等的影响,旨在找出适合蒲县当地的科学施肥方法,为其马铃薯的高产优质生产提供理论和生产实践依据。结果表明,适量增施微生物菌剂有利于提高马铃薯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等指标,但高浓度的微生物菌剂却抑制马铃薯的生长,在本试验中以低肥量处理下的T2组效果最佳,其株高、出苗率、维生素C含量、产量及净利润比常规施肥组分别提高了6.83%、5.31%、92.11%、27.0%和16.94%,还原糖含量降低了18.42%,是高产优质马铃薯的科学施肥配方及标准化生产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4.
化肥减施下有机替代对小麦产量和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  探讨化肥减施和氮肥有机替代对小麦产量、养分积累、运转和吸收利用的影响,为国家化肥零增长战略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于2017—2019年,定位研究了常规施肥 (CF)、等氮量有机替代 (有机替代30%N, CF+M)、化肥减施 (N、P2O5、K2O分别减施25%、30%和16.7%,CFR)、减施替代 (有机替代30%N,CFR+M) 和单施有机肥 (M) 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生物量、不同生育期植株氮磷钾积累量、花前植株养分运转及花后养分积累、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结果】  与CF相比,CFR和CF+M处理小麦产量、成穗数和穗粒数均没有显著变化,千粒重有增加趋势;CFR提高了小麦拔节—开花阶段氮、磷、钾吸收量及其比例,CF+M与CF处理间各生育阶段尤其是拔节期后吸氮、钾量差异均不显著,而CFR处理开花—成熟期的氮磷吸收量显著降低,CF+M处理降低了花前茎叶氮运转量及花后氮磷积累量,CF+M、CFR和CF 3个处理间氮积累量差异不显著;CF+M提高了花前茎叶氮磷运转量对籽粒氮磷贡献率及花后氮积累量对籽粒氮的贡献率。籽粒氮素积累与各生育阶段氮素积累量、花前期茎叶氮素运转量及花后氮素积累量间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籽粒磷素积累量仅与花后磷素积累量显著正相关,籽粒钾素积累量与返青—拔节阶段钾素积累量显著正相关,与花前颖壳+穗轴钾素运转量显著负相关。CFR和CF+M较CF提高了氮吸收、利用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CF+M较CF提高了钾素利用效率,降低了钾素吸收和钾素偏生产力。  【结论】  本试验的两年间,不同程度地减少氮磷钾化肥投入量,或不减少总氮量投入 (以30%有机氮替代化肥氮) 有利于花前期营养器官积累的养分向籽粒运转及籽粒对氮养分的吸收利用,都可以维持小麦产量。在减施氮肥量25%的前提下,用30%或者100%的鸡粪替代化肥则降低小麦各生育期干物质和氮磷钾养分的积累和运转,最终降低小麦的产量。因此,进行有机替代需要进一步研究适宜的氮肥减施比例。  相似文献   
5.
针对晋阳345和晋麦73两个定型品种存在抗寒性较差的缺点,对其幼胚愈伤组织进行了4种处理:1、愈伤组织在MD培养基上继代2~3次;2、愈伤组织在紫外灯下约10cm照射2h;3、愈伤组织在低温2℃和常温25℃下交替培养30d;4、愈伤组织在紫外灯下照射2h后,再在低温2℃和常温25℃下交替培养30d。结果表明,4个处理后代R2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异率差异显著,且紫外灯照射幼胚愈伤组织的变异率比低温2℃和常温25℃交替处理幼胚愈伤组织高,其后代各种农艺性状的变异范围较大,变异率较高。但后者有利于改良抗寒性较差的定型小麦品种。  相似文献   
6.
对于现代高校图书馆智能化服务方式的利弊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措施.智能化服务方式给高校图书馆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使阅览室的设置发生了变化,使图书馆的工作重心发生了转移,提高了各部门的工作效率,给读者带来了便利,成为今后高校图书馆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通过抽样问卷调查及入户访谈的方式,对临汾市尧都区贾得乡等4个乡镇10个村的沼气池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研究。主要问题为:一是临汾市尧都区各乡镇沼气池建设数量参差不齐;二是沼气池用途过于单一,以做饭为主,部分用于照明;三是沼气池冬季利用率过低,闲置问题突出。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麦茎谷蛾在山西南部麦区普遍发生,丘陵旱塬地区为害较重。大发生时,孕穗~灌浆期小麦被害穗率达30%以上。药剂防治试验表明,3月上旬卵态幼虫孵化时用40%甲基异柳磷、20%菊马乳油等进行一次性防治,均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冬麦穗夜蛾是山西中、南部丘陵旱塬地区麦田的一种新害虫,80年代以来为害日趋严重,一般损失5%~10%,较重的达30%以上。为控制其为害作者从1991年对该虫的发生规律、防治途径进行了研究。综合防治以机械收脱、深耕、火烧麦茬、低留茬;用40%氧乐果、25%菊乐合剂、40%水胺硫磷1500倍进行防治,均能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0.
辣椒新品种临椒1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椒1号母本94-18是从尖椒22号中经提纯复壮、筛选出的优良自交系,父本94-33是国外引进品种匈奥804经多代自交分离出的优良自交系。该品种生长势强,果实羊角形,基部皱折,果色深绿,纵径23.0cm左右,横径3.0cm,单果质量40~60g,辣味浓。对疫病、病毒病和炭疽病的抗性强于对照尖椒22号。中熟,从定植到始收60d(天),一般每667m2产量2860kg左右,适宜鲜食、制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