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9篇
林业   2篇
农学   34篇
基础科学   64篇
  38篇
综合类   64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确定插齿刀廓形的方法及精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由插齿刀前锥面和螺旋面方程确定的母面廓形,提出了保证插齿刀原始廓形角的3个条件,由此推出了计算廓形角的3种方法,得出了廓形角及基圆半径的计算公式,然后对3种方法的误差进行分析,计算表明第3种方法误差较小,是一种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2.
孔子不仅是我国的思想家和教育家,而且还是一位善于休闲的大家。孔子一生有着丰富的休闲活动,且其休闲活动蕴含着颇有价值的休闲理念。孔子认同并践行休闲活动,并在休闲实践中用礼制教化和休闲淡然的方式规范休闲,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的休闲理念,继而在休闲中发展了休闲的美学、哲学意境。孔子的休闲活动及休闲理念对于我们今天的休闲有着启示和借鉴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柴油机排放及其危害,阐明了通过采用新结构和新技术可以有效控制柴油机的排放,为降低车用柴油机排放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用重氮化法人工合成氯霉素-牛血清蛋白(CAP-BSA)抗原免疫BALB/c小鼠,应用杂交瘤技术将免疫鼠脾细胞与SP2/0细胞融合,建立了分泌抗CAP单克隆抗体(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经检测、鉴定,筛选出5株高亲和力的杂交瘤细胞株,其腹水效价均高于1:10^6,且5株杂交瘤细胞株分泌的单抗与其他几种抗生素无交叉反应,可用于氯霉素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5.
淀粉废液发酵香菇菌丝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者以淀粉废液为主要碳源,运用正交试验,采用摇瓶发酵筛选香菇液体发酵培养基。结果显示,在以淀粉废液为主要碳源的培养基中,每升含玉米浆10g,甲基纤维素10g,碳酸镁8.8mg和硫酸亚铁5mg最适宜于香菇菌丝生长发育。在诸因素中,甲基纤维素最重要。提示香菇液体发酵菌丝球的数量与大小,除与菌种、营养成分有关外,还与培养基的粘度(Viscosity)相关。添加适量的甲基纤维素能使香菇菌丝球变小,均匀而菌丝量增加。  相似文献   
6.
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对人完成工作、学习任务有不同的作用,而学生注意品质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学习效果。教师只有了解学生的注意特点,遵循注意规律,精心设计教学形式,加强对学生的目的性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力和良好的注意品质,进而全面提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秸秆覆盖条件下滨海盐渍土水盐分布及蒸发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揭示秸秆覆盖滨海盐渍土水盐调控机理,通过室内模拟实验研究了不同秸秆覆盖量(0、0.3、0.6、0.9和1.2 kg/m2分别由CK、秸秆A、秸秆B、秸秆C和秸秆D表示)对土壤水盐运移和蒸发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覆盖可有效提高表层及土壤剖面含水率,且增墒效果随秸秆覆盖量的增加而增加:试验期间秸秆A、秸秆B、秸秆C和秸秆D剖面平均含水率比CK依次高了41.2%、52.3%、65.7%和58.5%;秸秆覆盖可抑制表层土壤盐分积聚并有效调控土壤剖面盐分分布,秸秆覆盖量越大表层积盐量越低,土壤剖面盐分分布越趋于均衡:试验结束时,CK、秸秆A、秸秆B、秸秆C和秸秆D表层0~2 cm土壤电导率比3~5 cm电导率分别高了246.3%、242.8%、138.4%、40.5%和47.6%;土壤蒸发强度和累积蒸发量随着秸秆覆盖量的增加而降低:试验期间CK、秸秆A、秸秆B、秸秆C和秸秆D处理平均蒸发强度依次为1.79×10-3、1.64×10-3、0.93×10-3、1.35×10-3和0.76×10-3mm/min,累积蒸发量分别为17.79、20.30、14.20、14.57和10.27 mm,且蒸发初期秸秆覆盖对蒸发强度和累积蒸发量的抑制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优质稻米品质性状及其与叶片光合作用的关系,培育筛选优良食味水稻新品种,以河南省沿黄稻区8个优良食味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栽培条件下,对稻米的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加工品质指标(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和外观品质指标(垩白粒率和垩白度)等性状进行测定和分析,并对籽粒灌浆期水稻剑叶的光合速率进行检测。结果表明,8个供试优良水稻品种的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均较高,品种间的变异系数较低;稻米外观品质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在品种间差异较大,变异系数分别为39.73%和36.49%;影响稻米食味品质的直链淀粉、蛋白质含量和食味值在品种间变异系数相对较小,均低于5%。相关分析表明,蛋白质含量与食味值呈显著的开口向上的左偏抛物线关系(r=0.827*),直链淀粉含量与食味值呈极显著的直线负相关关系(r=-0.905**),糙米粒厚与食味值呈显著的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关系(r=0.747*);外观品质指标、蛋白质含量和食味值与灌浆中后期的叶片光合速率均呈负相关关系,直链淀粉含量与之呈正相关关系。说明蛋白质和直链淀粉含量越低稻米的食味越好,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糙米粒厚的增加食味增加,而糙米粒厚大于2.1 mm,食味值反而下降;提高水稻灌浆中、后期叶片的光合速率,有利于改善稻米的外观和营养品质,而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增加,食味值下降。因此,水稻叶片的高光合效率在优质食味米选育方面存在一定的选择压力,合理调控水稻中后期叶片的光合速率对提高和改善稻米食味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主要综述了近年来玉米单倍体加倍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自然加倍法和以秋水仙素及除草剂为加倍剂的化学加倍法是人们研究较多的加倍方法。  相似文献   
10.
新麦系列新品种(系)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8个小麦新品种(系)的产量和其7个主要性状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以明确新麦系列新品种(系)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及其它性状之间的关系,为优势新品系的评价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影响产量的7个因素,2012年的排序为穗粒数千粒重单位面积穗数、成穗率株高春季最大分蘖数基本苗数,2013年的排序为成穗率单位面积穗数千粒重株高穗粒数基本苗数春季最大分蘖数;两年关联度均靠前的小麦新品种(系)有新科麦169、新麦2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