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7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2篇
林业   32篇
农学   34篇
基础科学   13篇
  87篇
综合类   153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92篇
园艺   42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不同施肥期沾化冬枣对15N的吸收、分配及利用特性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盆栽条件下利用15N示踪技术, 研究不同时期施15N - 尿素, 对沾化冬枣15N的吸收利用及分配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生长季前期(萌芽前和花前) 施用15N - 尿素, 经根系吸收后, 15N优先分配到贮藏器官(包括主干、多年生枝和粗根) 中, 然后外运用于树体新生器官(包括枣吊及其叶片、新生营养枝、细根及果实) 的形成, 果实采收后15N开始向贮藏器官回流; 果实硬核期15N直接用于树体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 而不是先贮藏再利用; 果实速长期15N优先向贮藏器官中积累; 萌芽前施15N在树体内的运转规律符合落叶果树贮藏N营养分配规律, 优先转运到生长中心。随着施肥期的后延, 植株对15N - 尿素的当季利用率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2.
The paper analyzed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of Binzhou City, and key factors that influence its economic growth and effluent discharg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i) production efficiency of the city during 2005–2013 kept stable, mean of Malmquist-Luenberger index was 1.044,9 without considering effluent discharge, and the average annual increase rate was 4.49%, and that was 1.020,4 considering effluent discharge, the average annual increase rate was 2.04%, and the increase rate reduced by 2.45%.(ii) GDP growth showed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and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capital input and energy input, but in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and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labor force input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iii) Effluent discharge showed in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and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capital input and energy input, but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and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labor force input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相似文献   
3.
为揭示不同种接骨木无性系的抗旱性,探讨其对干旱环境的适应能力,为干旱瘠薄山地造林提供材料。采用盆栽法进行自然干旱胁迫试验,运用主成分分析对不同处理下各无性系生理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无性系PT-1的生物量增量最大,PT-2的根冠比最大。在干旱胁迫逐增情况下,细胞膜透性逐增,当干旱达到中、重度时,无性系PT-1和PT-2的细胞膜透性最小。叶绿素含量及超氧化物岐化酶活性均随干旱程度增加呈先增后降趋势。随干旱胁迫增加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均随之增大。在重度干旱胁迫下,无性系PT-1的可溶性糖含量最大。主成分分析得出,各无性系抗旱能力由强到弱为:XY-2、JY-1、XY-1、XY-3、PT-1、PT-3、PT-2。其中,XY-2、JY-1具有较强抗旱性,可初步作为抗旱材料进行后续研究。  相似文献   
4.
云斑白条天牛对黄河三角洲地区的重要园林绿化树种白蜡树造成严重危害,研究不同林分类型的空间分布,对云斑白条天牛抽样调查和防治具有参考价值。通过调查片林、庭院绿化林、公路行道林、城区行道林和庭院行道林5种不同林分类型白蜡树林地云斑白条天牛的排粪孔、羽化孔和蛀孔的数量,统计分析其空间分布特点。计算聚集度指标、Iwao回归方程和Taylor幂指数方程结果表明,云斑白条天牛危害片林、庭院绿化林、公路行道林、城区行道林和庭院行道林5种林地时的排粪孔、羽化孔和蛀孔均表现为聚集分布,但不同林分类型的聚集度指标参数、Iwao回归方程的αβ值、Taylor幂指数方程lgab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5.
猪丹毒     
猪丹毒又称“红热病” “打火印”或“钻石皮肤病”,是一种急性的、热性的传染病,引起该病的病原为红斑丹毒丝菌,可以通过伤口感染人,也是一种人兽共患病。患病猪的临床表现形式大致可分为3种类型,即急性、亚急性和慢性型。急性型病例主要的表现为出现明显的败血症症状。亚急性型病例则是在四肢、胸腹部、背部等皮肤处出现红色菱形、方形或圆形疹块。慢性型则多以出现关节炎和心内膜炎引起的关节肿胀、运动障碍和心跳加速、呼吸急促为主的临床表现;有时还可见皮肤坏死。红斑丹毒丝菌的最易感动物是猪,没有品种和年龄差异。使用疫苗是最佳的预防手段,治疗方面除使用抗生素外还可以选择中药方剂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6.
对某铝合金活塞在机械疲劳试验机上做的疲劳试验进行有限元分析,为活塞的改进设计提供依据。采用装有活塞销的三维整体活塞有限元模型,应用接触单元模拟实际情况,对活塞在交变机械载荷作用下的应力和应变进行了计算,找出了危险点部位,计算结果与试验吻合。  相似文献   
7.
基于环保理念的“绿色图书馆”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十一五"规划中,将建设节约环保型社会作为重点内容,实行限制与鼓励性政策并举的方式,制定建筑节能环保措施,提高建筑物能源利用效率和环保功能。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建筑物,是现代文化的标志性建筑物,理应践行绿色环保理念,引导时代潮流。本文提出了"绿色图书馆"的构建理念,并从建筑理念、建筑模式以及建筑原则等多方面进行论述,以探究"绿色图书馆"在未来社会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豆天蛾(Clanis bilineata Walker)、银纹夜蛾(Plusia agnata Standinger)、棉铃虫(He-liothis armigera Hubner)和豆灰蝶(Plebejus argus L.)对黄淮流域大豆生产影响较大,防治指标亟待改进。人工模拟剪叶建立了叶损失率与产量损失的函数方程。逐种测定日食量,求取了每种幼虫不同阶段的校正等量系数,建立了为害当量系统。在考虑多维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大豆不同生育期的复合防治指标。田间调查表明,应用该指标能较好解决4种害虫在田间混合发生,虫龄参差不齐,难以确定防治指标的困难,具有较高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蜂胶极其复杂的化学成分,决定了它具有广泛的生物学作用。其中,蜂胶具有抗菌、抗病毒及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蜂胶颗粒能与抗原相互交联成类免疫刺激复合物(ISCOM)结构,具有抗原“仓库”和免疫刺激复合物作用;蜂胶本身没有抗原性,但可起到免疫佐剂的作用,促进抗体的生成;这些作用及其间的协同作用决定了蜂胶是一种天然的免疫增强剂。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蜂胶的免疫增强作用及其在疫苗佐剂中的研究不断深入,并取得了满意效果,这为新型而有效疫苗的研制和开发提供一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To study the accumulation regularity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in typical constructive plants in coastal wetland,samples of Suaeda glauca(Bunge) Bunge,Phragmites austrahs and Tamarix chinensis Lour,were taken from the Yellow River Delta National Coast Wetland Nature Reserve,nitrogen and phosphorus content in plants was measured and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①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content in different wetland plants is correlated;② different species in the same place and the same species in different spaces show different accumulation regularity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③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content in plants is closely related to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content in the habitat;④ nitrogen content in T.chinensis Lour,is the highest,the mean is 11.63 g/kg,and phosphorus content in S glauca(Bunge) Bunge is the highest,the mean is 1.38 g/kg;⑤ nitrogen content in the 3 species:T.chinensis Lour.> S.glauca(Bunge) Bunge > P.australis;⑥ nitrogen content in aboveground parts of all plants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underground parts,and phosphorus content in aboveground parts of all plants except S.glauca(Bunge) Bunge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underground parts;⑦ nitrogen content in the 3 species in the study area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phosphorus content in these spec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