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34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4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浓度CO2下红松幼苗根系呼吸对土壤呼吸的贡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于2003年5月至10月在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站内研究了高浓度CO2(500和700靘olmol-1)对红松幼苗土壤呼吸以及根系呼吸对土壤呼吸的贡献。经过4个生长季高浓度CO2的处理,利用LI-6400-09土壤呼吸室对红松幼苗土壤总呼吸和根系呼吸进行了测定。为了区分根系呼吸对土壤总呼吸的贡献,本文采用了PVC管断根法,即每种处理下将三根PVC管插入土壤中30cm以切断根系,从而终止了植物冠层对根系碳水化合物的供应。分别于6月16日、8月20日和10月8日对管内外土壤呼吸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大气和土壤5cm温度都存在明显的日变化,但不同处理之间没有显著差别(P>0.05)。土壤总呼吸和断根土壤呼吸也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不同处理之间土壤总呼吸和断根土壤呼吸差异显著(P<0.01)。6月16日、8月20日和10月8日不同处理下土壤总呼吸和根系呼吸的贡献的平均值分别为3.26、4.78和1.47靘olm-2s-1以及11.5%、43.1%和27.9%。图5表1参38。  相似文献   
2.
风对林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风除对森林造成了危害外,还对树木的生长、形态以及森林生态等产生影响。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发展,更多和更强的暴风出现的危险性日益增加。为了更好地理解风害对树木、林分和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为森林经营管理提供依据,本文对近10年来国际上有关风对林木影响内容进行归纳总结。结果表明,风对林木影响的研究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重要的进展:1)风与林木的空气动力学关系;2)树木在风力荷载下其适应性的生长机理;3)树木对风的生理响应:4)森林风害的危险评估。所有这些研究大都在人工用材林中进行的。此外,本文还介绍了该研究领域需要开展的其它研究,如1)天然林或天然次生林的风害研究;2)风害形成的林窗和森林动态研究;3)风害对森林生态主要过程的影响研究;4).风害与森林管理研究。图3参61。  相似文献   
3.
林火迹地森林恢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森林火灾后如何恢复被破坏的森林是人们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本文回顾了国内外火烧迹地森林恢复的研究概况,从种群、群落、生态及景观四个尺度上概括了该领域研究的主要方法;总结了在森林恢复的研究方面采用的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等先进技术和方法,并探讨了林火迹地森林植被恢复的对策及发展趋势。参38。  相似文献   
4.
从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原始森林200多年生的东北红豆杉(TasxuscuspidateSiebetZucc.)的树皮中分离出94株内生真菌,鉴定出19种。其中,除10个新记录属种外,还包括2个新种:长线孢拟茎点(PhomopsislongiscoleosporuY.XiangetLuAnGuo,WuWenFang)和大孢盾壳霉(ConiothyriummacrospoumY.Xiang,LuAnGou,WuWenFang);1个新变种为紫杉链格孢[Alternariaalternata(Fr.)Keisslervar.taxiY.XiangetLuAnGuo];还有6个国内已知种:阿姆斯特丹散囊菌(EurotiumamstelodomiMgngin),匐散囊菌原变(EurotiumrepensdeBary),葡萄孢(Botrytissp.),桔青霉(PenicilliumcitrinumThom),黑附球孢(EpicoccumnigriumLinK),镰刀孢(Fusariumsp.)。用薄层层析技术,测定了各菌种发酵代谢产物,经筛选发现紫杉链格孢[Alternaria(Fr.)Keisslervar.taxiY.XiangetJ.X.Cui],葡萄孢(Botrytissp.),阿玛姆斯丹散囊菌(EurotiumamsteloodomiMgngin),匍匐散囊菌原变种(EurotiumrepensdeBary)4种内生真菌的代谢产物可与紫杉烷类物质显色剂——香草试液发生较明显的颜色反应,其中紫杉链格孢[Alternariaalternata(Fr.)Keisslervar.taxiY.XiangetJ.X.Cui]菌种的代谢产物中有一种含量较大的组分,还可与稀碘化铋钾生物碱试剂发生反应,该组分化合物经过光谱分析,为紫  相似文献   
5.
刺槐林是中国北方丘陵半干旱区典型的生态防护林树种之一。通过自然降雨径流场定位观测试验,本文对辽宁西部地区(1850-12225E,4024-4234N)刺槐生态防护林及其采伐迹地的产流、产沙特征和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规律进行了定量研究。采伐迹地与刺槐林地相比二者之间的产流量和产沙量存在显著差异,采伐迹地的产流量和产沙量比刺槐林地分别增加40%-177%和180%-400%。典型降雨产流水文过程线显示,刺槐林地径流峰值比采伐迹地低1.0-2.5?0-3m3穝-1,且径流峰值出现的时间比采伐迹地滞后10-20min。谐波分析表明,刺槐林地与采伐迹地土壤含水量随年内降水量变化分干、湿两季,呈周期性变化,刺槐林地土壤年平均含水量比采伐迹地高2.3%。研究结果表明:刺槐生态防护林具有涵养水源、增加土壤水分、减少地表径流与土壤侵蚀的重要作用。图2表4参12。  相似文献   
6.
随着大气CO2浓度的升高,主要由其引起的温室效应与对生物新陈代谢的影响变得越来越显著。森林生态系统在全球碳循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了评估和理解森林土壤CO2通量及其随空气和土壤温度的季节和昼夜变化规律,我们在长白山北坡典型阔叶红松林内利用静态箱技术进行了原位观测。实验在整个生长季(6月初至9月末)昼夜进行,利用气相色谱进行气体分析。结果表明: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土壤是大气二氧化碳源,其CO2通量具有明显的季节和昼夜变化规律。通量的变化范围是(0.30-2.42)μmol穖-2穝-1,平均值为0.98μmol穖-2穝-1。土壤CO2排放的季节规律表明,土壤CO2通量的变化与气温和土壤温度的变化有关。CO2平均通量的最大值出现在7月((1.27±23%)μmol穖-2穝-1),最小值出现在9月((0.5±28%)μmol穖-2穝-1)。土壤CO2的昼夜波动与土壤温度变化有关,而在时间上滞后于温度的变化。森林下垫面土壤CO2通量与土壤温度显著相关,与6cm深度土层温度相关系数最大。基于气温和土壤温度计算的Q10值范围为2.09-3.40。图2表3参37。  相似文献   
7.
樟子松是沙地主要针叶造林树种,沙地樟子松林天然分布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红花尔基;红花尔基地区的气候特点为高纬度、低海拔、寒冷半湿润、短无霜期。沙地樟子松于20 世纪50 年代在科尔沁沙地引种成功,但一直不能天然更新,并于 20 世纪 90 年代初出现了生长衰退、枯梢直至死亡的现象,而天然沙地樟子松林无论在更新还是生长上却一直处于健康状态。为了认识天然沙地樟子松林天然林的更新特征,于 2004 年 7-8 月对红花尔基天然沙地樟子松林的20 块样地、3 种林窗(2 圆形、5 窄长方形、3 宽长方形)樟子松天然更新指数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林龄大的林分(大于 50 年)总平均更新指数高于林龄小的林分(小于 50 年),最大更新指数达29株m-2。更新的苗龄绝大多数小于10年生。回归分析表明,林龄是决定天然更新的主要因子;虽然樟子松是阳性树种,但林冠的郁闭度似乎对天然更新没有直接影响。林窗更新调查结果表明,林窗内更新指数都较高;对于圆形林窗更新高峰出现在林窗南缘和东缘,而对于窄长方形林窗,更新高峰则出现于东缘;而且更新苗龄相对较大(最大达 38 年)。上述结果表明樟子松更新苗具有一定的耐阴性,但如果没有较大林窗或较大的其它干扰,如火、风雪害或皆伐等,更新苗木将很难进行入主林冠层。  相似文献   
8.
从1999年8至10月,2000年的4至6月,2002年8月至2003年9月,在平均树高为26米的长白山阔叶红松林内,用红外气体分析仪(2250D,LI-CORInc.和LI-COR,820)测定了不同高度的二氧化碳浓度。根据测定的数据,分析了阔叶红松林二氧化碳廓线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动态。结果表明:CO2浓度的垂直分布在白天和夜间是不同的,在接近地面处CO2浓度始终最大。从季节CO2廓线看出,在植物生长季节林冠处CO2浓度有明显的成层现象,不同高度(60~2.5m)的CO2浓度3月份变化较小差值为10mmol穖ol-1,而在7月份变化较大,差值为60mmol穖ol-1。7月份林冠处(22,26,32m)CO2浓度梯度较大,浓度差为8mmol穖ol-1。计算位于涡度相关仪器之下的40米高空气柱中CO2贮存状况表明,年际贮存是负值,但对NEE的贡献很小。图4参11。  相似文献   
9.
基于陆面能量平衡方程的遥感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卫星遥感反演水文气象模式所需的一些基本地面参数,进而得到整个流域尺度上的ET的方法,特别是基于陆面能量平衡方程的SEBAL模型的原理及工作流程,指出了模型的优点和不足,并研究探讨了利用SEBAL模型在海河流域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全球经济贸易一体化发展,转基因产品商业化为多边国际贸易带来无限的机遇和挑战.随之而来的转基因低水平混杂(LLP)问题作为不可规避的现实问题,成为国际贸易中的前沿议题.转基因阈值制度作为国际社会缓解转基因低水平混杂问题的重要因素,逐渐引起各国政府关注.以转基因低水平混杂问题现状为立足点,从技术和政策层面分析了建立转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