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21篇
林业   1篇
农学   36篇
基础科学   1篇
  37篇
综合类   88篇
农作物   26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41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彩色马铃薯在甘肃高寒阴湿区引种进行了2年随机区组试验。结果表明,黑金刚和红美2个彩薯品种生育期偏早、植株生长好、经济性状优良、单株生产力高、每667m2折合平均产量达2.66t和2.29t,可作为普通马铃薯的搭配品种种植。  相似文献   
2.
以天水元帅苹果为试材,研究1-MCP处理对元帅苹果在常、低温贮藏条件下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MCP处理可有效抑制苹果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量,推迟乙烯释放高峰的出现,明显降低果实硬度的下降速度,延缓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较好地保持元帅苹果在常温、低温贮藏期间的品质和风味,推迟了果实劣变的进程,从而延缓元帅苹果的后熟和衰老,推迟了果实的后熟期,不同处理浓度处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马铃薯退化成为影响我国马铃薯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而脱毒技术的应用推广,不但为减轻马铃薯退化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也在我国马铃薯产业的提升、种薯生产工艺的发展以及种薯种性提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常规脱毒繁育微型种薯技术工艺复杂、工期管理程序繁多、劳力损耗大,大大提高了微型种薯产出成本,严重制约马铃薯种薯产业发展。与常规技术相比,  相似文献   
4.
马铃薯脱毒微型种薯技术的广泛推广与应用,使我国马铃薯种薯生产工艺取得较大发展,种薯种性大幅度提升,有效推动了整个马铃薯产业发展。但是,微型薯块表皮木栓化程度很低,薯块含水量较高,  相似文献   
5.
为了筛选出适宜陇东旱塬区种植的马铃薯品种,在黑膜垄作栽培条件下对5个马铃薯新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各马铃薯品种折合产量以冀张薯12号最高,为47 250 kg/hm2,较对照品种陇薯7号增产26.00%;陇薯9号次之,折合产量为39 040 kg/hm2,较对照品种陇薯7号增产4.11%。陇薯9号、冀张薯12号商品薯率分别较对照品种陇薯7号增加10.0、7.6百分点。可见冀张薯12号和陇薯9号折合产量高、商品薯率高,且商品性优良、品质优良、综合性状表现好,具有明显增产增收效果,适宜在陇东旱塬区及其生态类似区种植。  相似文献   
6.
马铃薯SSR-PCR体系的优化与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马铃薯叶片DNA为模板,采用单因素试验的方法,对影响马铃薯SSR-PCR反应体系的主要成分模板DNA、dNTP浓度、引物浓度、Mg2+浓度、Taq酶浓度及退火温度进行了优化,并建立最优化的马铃薯SSR扩增反应体系。结果表明:在20μL反应体系中,模板DNA用量为60 ng,dNTP为0.3125 mmol/L,引物浓度为2.4pmol,Mg2+为1.5 mmol/L,Taq酶为0.5 U,筛选各引物最适宜的退火温度,经2.0%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扩增条带清晰,优化后的SSR反应体系稳定性好,可用于马铃薯遗传多样性分析。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不同起垄覆盖方式对陇薯7号、冀张薯8号、庄薯3号生育期、主要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黑膜覆盖垄上覆土方式下,庄薯3号、冀张薯8号、陇薯7号折合产量分别为32 840、46 490、41 050 kg/hm2,较对照露地栽培增产显著,增产率分别达到31.85%、35.25%、18.90%。综合考虑认为,陇薯7号、冀张薯8号综合农艺性状、产量表现较优,适宜在庆阳市种植,北部县区推荐选用黑膜覆盖垄上覆土方式,南部县区推荐选用玉米秸秆带状覆盖方式。  相似文献   
8.
以‘陇薯7号’原种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设计,研究覆膜和密度对其成熟期、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以及不同质量块茎分布的影响,综合分析产量、成本、效益,提出高寒阴湿区‘陇薯7号’繁种适宜的种植方式和合理的种植密度,为其北繁南种脱毒种薯繁育技术体系的形成提供理论支持,以及在南方冬作区的大面积推广奠定基础。结果表明:黑色地膜覆盖能使‘陇薯7号’成熟期提前15 d,生育期缩短11 d,产量增加57.19%。随着密度的增加,有效株数增加,单株结薯数减少,单薯质量降低,产量显著增加。在试验设计的密度范围内,产量与密度呈线性正相关,在最高密度下获得最高产量。随着密度的增加,20 g、20~50 g块茎比率呈直线上升趋势,100g块茎比率呈直线下降趋势, 50~100 g块茎比率因种植方式不同而变化不同,地膜覆盖种植,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密度13.5×10~4 hm~(-2)时达到最高,露地种植则表现为持续下降的趋势。地膜覆盖主要影响20~50 g和100 g块茎比率。综合分析产量、成本和效益,以地膜覆盖密度增加到13.5×10~4 hm~(-2)为试验最佳处理,产量48 938.89 kg/hm~2,纯收益1673.53元/hm~2,20~50 g块茎比率27.15%,50~100 g块茎比率36.08%。建议在高寒阴湿区繁育‘陇薯7号’脱毒一级种采用黑色地膜覆盖种植,密度13.5×10~4 hm~(-2),块茎按质量大小进行分级。  相似文献   
9.
为了明确低温条件下30%噻虫嗪悬浮种衣剂不同剂量对春小麦生长的安全性及对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以其不同剂量包衣的春小麦为研究对象,测定了低温胁迫下春小麦株高、根长、地上鲜重、地下鲜重及叶片中叶绿素、可溶性糖、丙二醛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100kg春小麦种子用30%噻虫嗪悬浮种衣剂50 g包衣,在昼/夜温度为20℃/10℃、15℃/5℃条件下,能增加春小麦的株高和地上鲜重。但当胁迫温度降低、包衣剂用量增加时,春小麦的生长、叶绿素含量及可溶性糖的生成受到抑制,丙二醛的含量增加,且随着温度越低包衣浓度越大,抑制作用越明显,春小麦受到的伤害也越严重。用新烟碱类噻虫嗪悬浮种衣剂包衣后,在春季播种时,以推荐剂量的低剂量包衣种子为宜。  相似文献   
10.
马铃薯原原种椰糠基质繁育技术规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栽培设施、繁育技术、基质重复利用等方面规范了马铃薯原原种椰糠基质繁育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