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3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28篇
  16篇
综合类   199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22篇
畜牧兽医   25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8 毫秒
1.
中高压液压技术在海洋捕捞机械—绞纲机中的使用推动了我国渔业机械的发展,手动比例复合阀在中高压液压技术上的应用则大大加快了液压绞纲机在国内渔业生产中的普及。目前,我国浙江、江苏、福建、广东和山东等省沿海渔民使用的绞纲机普遍采用带手动比例复合阀的液压系统。为此,对手动比例复合阀换向、溢流、调速集成等功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溶解氧(DO)是调控地表水水质、维持水生生态系统健康的关键因子。当前我国许多河流因有机污染而出现缺氧现象,因此,曝气就成为水体治理和生态修复的一种常用手段。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的昼夜变化能够显著影响水体的自然复氧过程,曝气与日间和夜间的自然复氧过程相叠加时可能产生不同的耦合效果。本研究以典型平原河网水系某河流为研究对象,分别在日间曝气、夜间曝气模式下,对河流表、底层溶解氧等水质指标进行多日连续监测,以研究不同曝气节律对河流的复氧效果。结果显示,日间曝气对夏季河流水体补氧贡献不显著,且夜间停止曝气后水体出现了显著的缺氧状况。夜间曝气对水体的补氧效果较好,结合昼间水体的自然复氧,能够全日避免水体出现缺氧情况。本研究表明,在了解水体自然复氧能力的基础上合理地结合夜间曝气,将可能获得更加高效的曝气方案。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青少年跆拳道运动员训练、比赛期间运动损伤特点的调查,分析该项目在青少年群体中运动损伤发生的机制、原因,运用Kazemi M的损伤调查问卷,对123名青少年跆拳道运动员(男运动员70名,女运动员53名)进行问卷调查为青少年业余跆拳道运动员训练、比赛过程中预防损伤发生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专业课程教育应加强实践环节,实验课应紧跟科学技术的前沿,在专业实验课程中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加强设计性、综合性实验,深入改革实践教学,实现学生全面素质与综合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我国公立高校债务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公立高校的债务问题已成为当前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通过对公立高校债务问题现状和形成原因的分析,着重探讨解决当前公立高校债务问题的三种途径,即政府加大投入、高校自救和高校改制.  相似文献   
6.
温莪术贮藏过程中质量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贮藏时间温莪术的水分、挥发油和吉马酮含量进行了测定,以研究温莪术在贮藏过程中的质量变化.结果表明:温莪术在贮藏时,常温和阴凉库贮藏水分、挥发油和吉马酮含量没有明显差异;贮藏时间如超过3个月,温莪术的水分含量会增加,挥发油和吉马酮含量会降低;宜选用编织袋作为包装材料,避免使用塑料袋.  相似文献   
7.
柴油机排气再循环系统的发展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柴油机采用排气再循环(EGR)技术的意义及原理,叙述了它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讨论了各种EGR率的定义及其测量方法.同时,根据增压柴油机采用排气再循环的难点,介绍和分析了几种应用于增压柴油机的EGR系统,最后对EGR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浙江某校内河道某河段作为试验区,在种植植物的基质区(A)和无植物的基质区(B)分别于水深20 cm和50 cm处取样,分析2处不同试验体系下人工基质上生物膜的微生物群落结构,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微生物的群落组成、丰度和多样性。结果表明,变形菌门、浮霉菌门、拟杆菌门是2组基质上的优势门。在种植植物区的物种丰度为A20>A50,无植物区的B20、B50处变形菌门、浮霉菌门的物种丰度差异不明显;不同采样位点微生物的OTU组成存在明显差异,Shannon及Simpson指数显示,生物多样性差异和均匀度没有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9.
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氨氮对不同年龄阶段泥蚶的急性毒性试验。经双因子方差分析表明:氨氮浓度、温度以及氨氮浓度和温度的相互作用均极显著地影响二龄和三龄泥蚶96 h的成活率。在24℃、28℃、32℃时,总氨氮对二龄泥蚶的96 h LC50分别为348.40、312.99、219.06 mg/L,SC分别为34.84、31.30、21.91 mg/L;总氨氮对三龄泥蚶的96 h LC50分别为681.25、443.20、285.84 mg/L,SC分别为68.13、44.32、28.58 mg/L。  相似文献   
10.
利用包括基因与环境互作的加性-显性遗传模型对6个花椰菜品种(系)完全双列杂交实验的2年观察资料进行花球球径不同发育阶段的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年份间的环境差异对亲本和F1的球径表现影响较小,球径在整个发育期主要受加性效应控制,不存在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选用瑞雪70天、c-3、c-5为亲本配置组合,能够使其后代在10月中下旬前在平均球径的基础上增大球径;而福州80天和c-8这2个亲本的表现恰好相反。进一步对不同发育阶段的平均球径进行条件遗传分析发现,加性主效应和显性主效应在球径增大的大部分时期都有新的表达,且不易受到年份等外部条件的影响,但这些新表达的效应在10月12日之前和之后表现为相反的方向。成熟期球径给定不同发育时期性状的条件遗传分析表明,在各个时期均检测到显著的条件加性方差(10月24日除外)和条件显性方差,10月6日之前的净加性表达效应的作用占最终球径表现变异的88.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