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 毫秒
1
1.
根际通气对盆栽番茄生长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适宜作物生长的水气环境,在3种土壤水分水平下,采用50%土壤孔隙率的1.6,1.2,0.8,0.4,0五种通气系数等处理方法,研究了根际通气对盆栽番茄生长指标与根系生长,以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土壤水分与适宜的通气量相结合对番茄生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通气处理促进了番茄植株的生长,提高了番茄的根系活...  相似文献   
2.
采用室内培养皿滤纸法进行种子发芽的方法.通过测定早酥梨叶片浸提液对几种蔬菜种子胚根生长的影响,研究了不同浓度浸提液对几种蔬菜的化感作用.为制定合理的间套作耕作制度,更好的安排果树生产布局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早酥梨叶片浸提液对蔬菜胚根生长的影响总体上表现为低促、高抑,即低浓度的浸提液对蔬菜胚根的生长有促进作用,较高浓度的浸提液对蔬菜胚根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不同生长年限的早酥梨叶提取液对其间作套种蔬菜抑制作用的强弱顺序为生长第6年>第7年>12年>生长第22年>第4年.  相似文献   
3.
不同人工造林树种及其配置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工造林是黄土高原改善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的重要手段。不同树种及其配置方式下地表植被的生长、土壤理化性质的差异影响着生态水文功能的强弱。以长武王东沟流域8种造林树种和不同配置径流小区为研究对象,采用样方法进行造林地及林下地表植被调查,分层采样测定0—40cm土层土壤容重、孔隙度、有机质含量,分析不同人工造林模式下土壤理化性质,并初步分析了植被特征与土壤理化性质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造林方式小区内林下草本层虽然覆盖度区别很大,但物种丰富度、多样性、均匀度指数差异不显著。0—20cm表层土壤理化性质变异性小于20—40cm土层。不同人工造林方式间土壤容重差异显著,且对20—40cm层土壤的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有显著性影响。不同造林方式下草本层丰富度、多样性指数与林下土壤毛管孔隙度相关性显著。草本层丰富度、多样性与0—20cm表层土壤的保水作用存在良好的对应关系。相比较而言,0—40cm土壤剖面上,草地和侧柏刺槐混交林地下的土壤孔隙度和有机质等理化性质,以及相关的蓄水性和入渗性等生态水文功能要好于其他造林林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