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8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5篇
综合类   40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根区滴灌是将雨水促渗管与传统滴灌相结合而组装集成的一项节水灌溉新技术。为了探讨根区滴灌在山地果园的应用效果,为山地果园的栽培管理提供依据,本文以陕北米脂县6 a生山地红富士苹果树为研究对象,以世界公认的最佳苹果优生区洛川县的降雨量和土壤贮水量为灌水依据,分析了不同灌溉方式对苹果树萌芽、坐果、枝叶生长、果实发育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以及山地果园土壤水分达到优生区标准后与优生区苹果树生长结果的差异。结果表明,采用根区滴灌能有效提高苹果树的萌芽率和坐果率,萌芽率比传统滴灌提高了2.14%~2.76%,坐果率比传统滴灌提高了0.80%~1.42%;能有效促进苹果树新稍和叶片的生长,新稍长度比传统滴灌提高了1.44%~4.94%,百叶鲜质量比传统滴灌提高了2.13%~4.16%;能显著促进苹果树果实的生长,单果重比传统滴灌增大了7.05~14.99 g,优果率比传统滴灌提高了9.4%~14.7%;能显著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灌水量比传统滴灌节约了8.09%,水分利用效率比传统滴灌提高了10.62%~15.30%。可见,根区滴灌技术在陕北黄土丘陵区山地苹果生产中具有广阔的应用效果,但是,单纯依靠人为限量补水,山地苹果还不能达到优生区的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2.
转紫红是陕西省米脂地区的一个乡土树种,特别适应本地的自然环境,而且栽培价值高,除成片大面积栽培外,也适于群众家前屋后散生栽培.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榆林大力发展山地苹果,集中连片栽植,规模较大,为进一步培养树形,提高果实产量,本试验以长富2号、烟富3和瑞雪为试材,研究简易化快速整形修剪技术,对果树栽后第二年、第三年冬剪连续两年抹光杆(保留中央领导干延长头),调查其五年生树体生长量和2015-2019年产量。结果表明:采用二年抹光杆修剪技术,能够显著提高幼树生长势,加快树形培养;长富2号五年生干径较对照增粗2.03cm,分枝数较对照增加5.7个,枝干比较对照降低0.36,中短枝比例显著增加,短枝比例较对照升高19.7%。2019年(九年生)长富2号产量1 815.7 kg/667 m2,较对照增收1 309.2 kg,2015-2019年累计产量为5 323.7kg,较对照增加3 438.0 kg,每年较对照平均增产687.6 kg,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利用陕西省米脂县1971-2010年的降水、温度资料和主要农作物玉米、谷子、马铃薯、大豆等产量资料,分析了米脂县近40 a来的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影响。结果表明:米脂县1971-2010年年平均气温在波动中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年均增长率为0.048℃;降水量总体呈增长趋势,年均增长率为0.37 mm;玉米、谷子、马铃薯、大豆等优势农作物的年产量均呈波动上升趋势,平均增长速率马铃薯谷子玉米大豆,在9.7~41.1 kg·hm-2之间。4种优势农作物在优、劣年景差异在1.2~1.7倍之间。研究区优势农作物产量主要受夏季降水量变化的影响,在农业生产中应可以从农业产业调整、病虫害防治、农业生产管理和人工影响天气的方面进行应对,以保障研究区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红地球葡萄的采前管理及注意事项,从葡萄的采收、包裹、入库、封口温度管理等方面探讨了红地球葡萄保鲜贮藏技术。  相似文献   
6.
防护林带和封育对沙化草场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河北省张家口市黄羊滩防护林带内封育草场和防护林带外未封育保护沙化草场的理化性质对比,分析封育和防护林带对沙化草场土壤理化性质影响。结果表明,封育和防护林带可以显著地改善沙化草场土壤机械组成,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其中细沙、粗粉沙和物理黏粒的平均百分含量较未封育沙化草场分别增加了4.26%、10.20%和12.08%,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平均含量总体提高了203.65%。研究成果为采用植被建设措施改良沙化草场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榆林地处毛乌素沙漠南缘,是黄河下游沉积沙粒的主要来源之一。为了寻求适宜沙地的树种和造林技术,榆林市在不同立地类型上营造樟子松示范林,并对其进行了试验研究,总结出了适应全市樟子松造林技术,解决了榆林沙区樟子松大面积造林成活率低的问题,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8.
奶牛头孢类过敏极为少见,笔者在2009年9月14日对我县一头奶牛救治过程中发生头孢噻呋钠过敏反应。  相似文献   
9.
不同水质的水色变化及调控技术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水质优劣直接影响到鱼、虾、蟹等水生动物的生长和发育,是决定水产养殖产量和养殖效益的关键因素,水质恶化通常是引起养殖对象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了解与掌握养殖水体的水色变化,并通过科学调控技术措施来达到所要求的水色,是水产养殖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针对不同水色的变化及调控技术进行了阐述,以期为水产养殖户进行水质调整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折巧兰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21):133-134
榆林沙区生态环境脆弱,农业、农村经济基础薄弱,推进社会经济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是沙区的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加快沙区草地生态建设和畜牧产业的发展是榆林沙区农村经济建设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