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27篇
基础科学   4篇
  35篇
综合类   159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3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产业结构效益和生态环境质量之间的相互协调,对区域社会、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选取了陕西省20042013年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数据,通过构建模型对陕西省产业结构效益和生态环境质量的演变进行了统计分析,并综合分析了其产业结构效益和生态环境质量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陕西省产业结构和生态环境质量的综合效益及协调发展水平都处于较高水平,应当引起注意的是整体协调度和生态环境质量的下降。  相似文献   
2.
根据陕西省宝鸡市实际情况,应用生态足迹理论和方法,深入分析了宝鸡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以及生态赤字的动态变化趋势,其中1996年人均生态赤字为0.708 9 hm2,2005年为2.323 5 hm2,从1996-2005年,人均生态赤字呈逐渐增大的变化趋势,得出宝鸡市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必须走节约型社会建设的道路。  相似文献   
3.
水资源紧缺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环境建设的制约因素。要注视发展节水高效灌溉农业及早地农业。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为核心,把节约水资源和提高利用效率放在旱作农业发展的突出位置,加强相关技术的集成组装和配套,减少降水资源的无效损失,提高农业生产中单位水资源的产出效率和效益,以增收激活节水,以节水促进增收,走出一条效率和效益双赢的旱作节水农业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4.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与土地利用结构关系密切。文中采用耕地动态度、相对变化率、转移率、新增耕地率、线性回归分析以及洛伦兹曲线等方法,以宝鸡地区为例分析了土地动态变化以及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耕地与粮食匹配关系。结果表明:市区和山区县土地变化率大,川原县区相对较小,耕地变化与经济发展呈高度负相关关系。面对区域经济发展中土地资源出...  相似文献   
5.
黄土丘陵区须根系作物地土壤分离季节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郁耀闯  王长燕 《土壤》2016,48(5):1015-1021
采用变坡试验水槽的试验方法,研究了黄土丘陵区典型须根系作物玉米和谷子在生长季土壤分离能力的季节变化及潜在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作物生长季,须根系作物玉米地和谷子地的土壤分离能力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P0.05),并表现出了相似的季节变化模式;两种作物地土壤分离能力的季节变化主要受到农事活动、土壤硬化、水稳性团聚体和作物根系生长的影响;两种作物地的土壤分离能力可以用土壤粘结力、作物根系密度和水流剪切力很好地拟合(R~20.75,NSE0.74)。  相似文献   
6.
采用实地采样与室内测试方法对宝鸡市城郊区农业用地土壤样品中重金属(Pb、Zn、Cu、Cd和Cr)进行了测定;利用地积累指数法、综合污染指数法、潜在生态指数法和环境风险指数法对其农业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同时利用相关性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污染源进行了解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域中三种农业用地土壤中5种重金属均已超过陕西省土壤背景值,但均未超过国家农业用地标准中的二类标准;5种重金属在三种类型的农业用地中累积程度均存在差异,而总氮和总磷含量分布较均匀;地质累积指数法进一步证实,研究区域除了Cd在部分点属于中污染和中污染~重污染状态外,其余均处于无污染~中污染状态及其以内;而5种重金属在在部分点的综合污染处于中污染至强污染外,其余处于中污染状态及其以内;Cd在部分采样点处于中等生态危害,其余各点和其他4种重金属均处于轻微生态危害状态,且5种重金属综合潜在生态危害均属于轻微生态危害;几种农业用地中5种重金属污染可能产生的环境风险均处于低风险状态;而源解析表明TN、TP、Zn、Cu和Pb为同一类污染源,而Cd和Cr为其他污染源。  相似文献   
7.
为了能够统筹安排宝鸡市的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对未来区域经济发展中如何确保生态安全提出对策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本研究结合宝鸡市12区、县水资源的现状,应用洛伦兹曲线的基本原理及基尼系数计算方法,对2009年宝鸡市的水资源与耕地资源、GDP和人口布局等的匹配程度进行分析。计算得到宝鸡市水资源与耕地资源、GDP、人口匹配的基尼系数分别是0.3527、0.4501、0.5472,可以认为宝鸡市水资源与耕地资源匹配较好,而与GDP和人口分布匹配却极不平衡。  相似文献   
8.
以宝鸡文理学院地理科学专业课程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查等方法,确定了基于"问题导向"的高校灾害教育课程集成目标及集成方式。教学实践表明:学生的认知、响应、探索自然灾害的水平得到了提升,创新思维、自主学习、团队合作等能力得到了强化。  相似文献   
9.
宝鸡市城市河道人工水面水质现状调查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渭河宝鸡市城市河道典型人工水面(金渭湖、石鼓山1号橡胶坝蓄水区)为例,对其水质指标氮、磷、COD进行监测,并采用算术平均法对各断面水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人工水面水质在监测期间,4月初达Ⅳ类,甚至超过Ⅴ类水质指标,11月初和6月初部分断面可达到Ⅲ类水质,蓄水时间对人工水面水质影响作用较大;主干流河道水受污染程度较支流轻,应加强支流水质监测及周边污染源排放口的控制与管理;湿地水生植物对氮、磷、有机污染消减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0.
为了评价西安市长安区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的现状。以长安区25个乡镇作为评价的基本单元,首先建立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分区的指标体系,然后用综合评价模型对各个地区进行了生态安全评价。结果表明:长安区25个乡镇可分为3个生态分区生态良好区,生态待改善区和生态重点治理区。该研究较客观的反映了长安区土地资源的生态安全现状,对于保障长安区土地资源生态安全具有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