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3篇
综合类   6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4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3 毫秒
1.
渭北旱塬西部干旱指标分析及抗旱途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哈默尔干旱指数原理,分析了陕西渭北旱原西部地区农田干旱形成条件及发展、结束规律,建立了适合该区应用的气候旱度模式:X_i=Z_i/46.55+0.7248X_i提出了该区农田旱度指数模式:K_z=(P-E_T+S_0-R_0)/160。并探讨了农田抗旱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陕西咸阳渭北旱塬地区优质苹果基地生态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咸阳渭北旱塬苹果产区与国内外优质苹果产区近30 a气象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咸阳渭北旱塬地区具有较国内外其它苹果产区优越的生态气候条件,表现为:温度条件适宜、温度日较差大、光能资源丰富、水分条件适中,生产绿色无公害果品的条件十分优越。影响苹果产量、品质的最大不利气候因素是干旱、大风、霜冻、冰雹、连阴雨等气象灾害。合理开发利用气候资源,发展咸阳渭北苹果生产的具体对策是:调整苹果品种结构,适度增加早、中熟品种和鲜食加工兼用型品种的比例,将早、中、晚熟品种的比例调整到10∶20∶70。抓好优良品种区域布局,南部(海拔600~850 m)保留适量晚熟品种,适度发展中熟品种,增加早熟品种比例,围绕加工,发展一定比例的鲜食加工兼用品种;北部(海拔850~1 300 m)仍以优良晚熟品种为主,适度发展新优中熟品种,少量发展早熟品种;次优生区(海拔600 m以下)应以早、中熟品种和鲜食加工兼用品种为主,逐步淘汰晚熟品种。下大力气抓好"四项关键技术"的落实,提高优果率,增强渭北苹果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提高果品贮藏加工能力,增加果品生产附加值;建立健全信息体系,引导市场消费,扩大国内外市场份额,提高咸阳果品的声誉。  相似文献   
3.
陕西渭北旱塬苹果种植区域农田水分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陕西渭北地区24个县(市)气象站1971~2000年30年的降水资料和土壤水分观测资料定量分析渭北塬区苹果园土壤水分特征和供耗水规律,计算苹果种植适生区干旱指数,划分水分盈亏分区.渭北旱塬苹果种植区土壤水分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不同苹果种植类型区域蒸发力和水分盈亏量存在较大差异,渭北旱塬蒸发力为东部果区>北部果区>西部果区>中部果区;渭北旱塬水分盈亏量为东部果区>北部果区>中部果区>西部果区,土壤水分状况以西部果区最好, 中部果区次之,北部和东部果区土壤水分状况较差.  相似文献   
4.
冬小麦气候生产力的宏观动态模拟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作物群体光合作用特性与宏观气候生态条件的密切关系,提出了作物气候生产力是作物气候生产“潜力项”和生物气候“潜力项”可用作物光合作用过程的气候生产潜力模式进行模拟,而“限制项”则根据关键期的主要限制性生物气候因子的影响求算。基于这一模式结构,利用1985~1989年冬小麦田间试验资料,以及同期的地面气象平等观测资料(陕西、泾阳),建立了冬小麦气候生产力宏观动态模拟模型。模拟结果与实际产量相当接近  相似文献   
5.
铃重是构成棉花产量的最基本因子之一,也是对生态环境反应比较敏感的因子。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棉花研究正逐渐由宏观控制转为微观调节,以充分挖掘环境资源潜力,进一步提高棉花产量和品质。在土壤—植物—大气系统中,气象条件是主要的环  相似文献   
6.
棉花铃重与花铃期热量条件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3个气候年挂牌观测和资料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棉花铃重与棉铃开花-叶絮期间热量条件关系密切,铃重与花铃期不同温度水平有效积温相关系数分别为r15℃=0.72,r20℃=0.71;铃重与花铃期平均温度相关系数r=0.53;花铃期热量条件影响铃重的关键时期为开花后5~20d。剪无效花铃界日期为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25℃终日后5d。  相似文献   
7.
咸阳市冬小麦赤霉病发生的气象条件分析及预报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陕西省咸阳市冬小麦赤霉病与气象条件关系的分析研究,分析得出了冬小麦赤霉病的影响因子,研制开发了冬小麦赤霉病的定性、定量预报模式,通过试报,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气候变化对咸阳苹果生产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咸阳12个(区)县自楚站到2009年气象观测资料,采用气候统计方法,分析了温度、降水、日照、相对湿度等气象因子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咸阳苹果产区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明显.主要表现为温度升高;降水、日照减少;空气相对湿度降低.气侯变化对苹果生产的影响表现在:气候变暖使得果树物候期提前;暖冬导致病菌孢子和虫卵的越冬基数...  相似文献   
9.
气候做为一切生命活动的环境资源,在为农作物提供产量因子(光照、温度和CO2)的同时,也为作物的致病因子(病菌、病毒)提供了生存环境。只有充分认识并合理利用气候资源,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产量因子、抑制致病因子的作用,从而实现丰产丰收的农业生产目标。  相似文献   
10.
气候作为一切生命活动的环境资源,在为农作物提供产量因子(光照、温度和二氧化碳)的同时,也为致病因子(病菌、病毒)提供了生存环境。气候应答,就是针对不同气候类型及气候变化采用科学合理应对措施的一项综合性技术,其核心内容是最大限度地发挥产量因子作用、抑制致病因子作用。在当前温室生产中,农户对当地气候资源认识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