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28篇
农作物   4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农业科技》2016,(17):174-175
规模化沼气工程从能源的角度讲实现了节能减排的目标,但从资源利用经济效益的角度出发还需要进一步挖潜提效。目前,沼肥的商品化生产利用一直制约着沼气产业的发展,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利用微生物技术开发功能菌剂,为规模化沼气工程及沼肥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为了准确地掌握我县富士果园施肥现状,探索出适合我县富士果园丰产、优质、高效生产的指导方案。近期,我们组织全站技术人员,对全县11个乡镇100户14年生富士果园2005~2007年的施肥量、产量、产值、肥料投入等项目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情况分析如下。1调查结果调查结果见表1,其施肥现状分述如下:从施肥种类看,果园有机肥使用量严重不足,化肥使用量过大。使用有机肥的果园仅占39%;其余61%的果园不施有机肥,长期依靠化肥来满足果树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长武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情况,主要从4个方面论述了长武县在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对策,以期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黎旭涛  武文乐 《种子世界》2021,(11):0036-0038
本文主要目的是分析推广玉米种植技术的意义以及对策。随着市场上对于玉米的需求产量在不断的增加,为了有效调节农业市场上玉米的基本供需,文章首先从推广玉米种植技术的重要意义进行入手,具体分析玉米种植技术要点,在此基础上,提出玉米种植技术的推广对策,帮助更多的农民群众增加经济收入,便于实现玉米的高产、丰产。基于此,通过对上述内容进行简单的分析,希望能给其他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粒子流能量场对小麦发芽及产量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给粒子流在生产中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粒子流处理对旱地小麦产量及其发芽等效应,选用‘长旱58’和‘晋麦47’2个旱地主栽品种,在不同浓度的粒子流能量场处理后进行室内发芽试验和2个点(长武和合阳)小区试验。结果表明:粒子流能量场处理能提高种子的发芽势1.0%~2.67%,发芽率1.12%~4.82%。同时对苗期生物学性状有显著的效应,粒子流能量场处理发芽15天后,2个品种种子根条数存在较大差异,‘长旱58’的比对照减少5.8%~7.1%,而‘晋麦47’比对照增加1.3%~7.8%;粒子流能量场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种子根的伸长生长,品种间的差异极显著;单株生物量均呈降低趋势;对株高的影响并不显著。粒子流能量场处理后可以提高小麦籽粒产量,以120W/h/kg处理产量最高,‘长旱58’比对照增产5.3%,‘晋麦47’比对照增产6.2%。对产量结构的效应品种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不同处理还可以提高开花期旗叶光和速率。  相似文献   
6.
在黄土高原南部旱地长期肥料定位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了土壤钾素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有效性.结果表明:长期施肥后土壤中特殊吸附性钾(SAK)和非特殊吸附性钾(NSAK)储量增加,但水溶性钾(WSK)和非交换性钾(NEK)则有明显的下降,单施N水溶性钾下降了48.24%,单施P下降32.32%,NP配施和NPK配施分别下降10.61%和17.93%,非交换性钾降幅为8.56%~24.91%.增施钾肥可以缓解因长期施肥作物生长所携出的钾素,增加耕层土壤中的水溶性钾、非特殊吸附性钾及特殊吸附性钾.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土壤不同形态钾素对速效钾的重要性依次为WSK>NSAK>SAK>NEK,土壤速效钾与水溶性钾、非特殊吸附性钾呈显著相关,与特殊吸附性钾和非交换性钾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慕芳  王继锋 《北方园艺》2011,(12):199-200
通过对长武县苹果生产管理的详细记录,分析了苹果生产成本构成及比例。结果表明:苹果生产成本中用工投入居于首位达54.2%,其次为化肥、果袋,分别达26.7%、16%。在用工成本中以套袋费用最高24.8%,其次是采果22.1%,第三是施肥14.3%,第四是冬季修剪12.7%。由于生产成本的加大,导致果园投入产出比严重下降,因此要推广先进的种植技术,改革旧的栽培模式,降低苹果生产成本、增加收益,才能进一步促进长武县及渭北苹果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寻小麦新品种"长航一号"在渭北地区的最佳播期和种植密度。[方法]通过两因素二次D饱和最优试验设计,研究小麦新品种"长航一号"在渭北旱塬地区不同播期与种植密度处理下的产量,构建播期和种植密度与产量之间的数学模型。[结果]目标产量在6 300~6 750 kg/hm2,最佳播期范围为9月20日至10月1日,最适种植密度为282万~375万/hm2。[结论]该研究可为推广"长航一号"以及使其能在渭北旱塬达到高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给生态肥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采用生态肥与等量N、P2O5和K2O不同比例配施与传统施肥方式比较,研究其对中筋小麦产量、品质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不同肥料配置可使中筋小麦产量比常规施肥对照(CK)提高4.7%,综合各种因素,以29.7 kg/h生态肥与纯N、P2O5和K2O各45.23 kg/h的处理表现最好,比CK增产5.1%;同时可改善籽粒部分主要品质指标,其中吸水率和面筋指数分别提高1.8和9.0个百分点,稳定时间、湿面筋、蛋白质、沉淀值和降落值依次降低32.4%、0.4个百分点、1.7个百分点、2.7%和2.0%.其养分利用效率比对照提高2.1倍,单位货币产量比对照提高了1.14倍.改变传统的施肥结构,不但有利于提高中筋小麦产量,还有利于提高肥料效益,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0.
渭北旱区夏闲期豆科绿肥对土壤肥力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长武县田间试验,研究渭北旱塬地区夏闲期种植并翻压大豆、长武怀豆和绿豆等短期豆科绿肥对土壤肥力和其它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武怀豆和绿豆的生物量显著高于大豆;长武怀豆植株氮和钾的还田量均最高,大豆的最低;绿豆磷的还田量最高,大豆最低;长武怀豆的根瘤丰富,含氮量显著高于大豆和绿豆.与夏季休闲处理相比,种植并翻压绿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