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林业   3篇
综合类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了探讨不同林龄的人工刺槐林生长过程中林分形态以及植被特征,掌握刺槐林生态恢复状况,以辽西干旱地区的人工刺槐林作为研究对象,选择6、12、18、24 a这4种不同林龄的刺槐林,采用相同的营造林和管理方法,对不同林龄的刺槐林、林下草本植物主要形态特征、林下土壤主要理化性质及养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人工刺槐林的平均高度、胸径随着林龄的增加而不断增加,平均冠幅、平均分枝数随着林龄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物种数随着林龄的增加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林下草本植物盖度随着林龄的增加而降低,草本植物平均高度随着林龄增加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草本植物密度差异不显著;土壤电导率和容重随着林龄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全氮和破解氮含量随着林龄的增加而增加,全磷含量变化不明显,有效磷含量先增加后降低,总孔隙度从高到低依次为6、12、24、18 a,有机碳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18、24、12、6 a。由此可知,在干旱地区种植人工刺槐林可以增加土壤养分含量,具有良好的生态恢复效果。  相似文献   
2.
3.
以内蒙古胜利东二号露天煤矿南排土场为研究对象,研究排土场不同土体裂缝区土壤机械组成、孔隙状况、水分空间分布以及饱和导水率的特征和差异。结果表明:3个样地土壤机械组成以砂粒为主,土壤质地为砂质土壤,具有质地疏松、通气透水能力强、蓄水能力差等特点;3个样地土壤容重为1.22~1.45 g·cm-3,且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3个样地土壤含水率偏低,且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土壤饱和含水量、田间持水量和土壤有效水含量呈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规律,凋萎系数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规律,且不同土层之间存在差异。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3个样地各个土层(0~10、10~20、20~30、30~40、40~50、50~60 cm)土壤饱和导水率平均值依次为1.16、1.02、0.95、0.71、0.47、0.27 mm·min-1;土壤饱和导水率与土层深度之间具有较好的幂函数关系。土体裂缝的出现改变土壤容重、孔隙状况和土壤水分空间分布等土壤物理性质,进而影响排土场水分入渗、地表径流及产流产沙等水土流失过程。  相似文献   
4.
5.
6.
通过研究不同覆盖材料对樟子松幼苗生长和土壤肥力的影响表现,确定樟子松生长的最佳覆盖材料,提高樟子松栽培效果。选用一年生樟子松幼苗,设置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为3种覆盖形式,包括地膜覆盖、园林树叶覆盖、玉米秸秆覆盖,对照组为不覆盖,探究试验组3种覆盖形式和对照组对樟子松幼苗以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地膜覆盖、园林树叶覆盖、玉米秸秆覆盖在樟子松幼苗的生长过程中均可以起到促进作用,能够增强土壤肥力。同时,对比地膜覆盖、园林树叶覆盖、玉米秸秆覆盖3种形式,其中玉米秸秆覆盖效果最为明显,其不仅使樟子松幼苗的主根长增加25.95%,还使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增加50.00%,并且土壤全氮、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含量也有所增加。因此,在樟子松幼苗栽培过程中,采用玉米秸秆覆盖,对樟子松幼苗的栽培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