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3篇
综合类   22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1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农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问题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农业知识或技术是否实现与农业经济的有效对接,取决于农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进程.农业高等院校,特别是研究型农业高校,是现代农业知识密集、技术密集、人才密集的科技研究开发集散中心.它在培养适应于现代农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的同时,也产生一大批对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起重要作用的重大科研成果,并将其推向市场,服务于社会.然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我国农业高校与发达国家比较,其科技成果对生产所发挥的作用还相当有限。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及各高等院校已把建设一流的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基础平台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基本任务。文章在分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科技平台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学校科技基础平台建设的目标和任务以及基础平台建设的思路和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群众杨、合作杨为对照,对以I-69、欧洲黑杨、美洲黑杨、小叶杨、箭黑杨、青杨等为亲本的23个杂种无性系,进行了生长性状和材性性状分析。各无性系的树高、胸径、材积均差异极显著。6-7年生树高和胸径的遗传力均很高。随着树龄的增大,生长性状的遗传力增大,受较强的遗传力的控制。各无性系间木材密度差异极显著,最大者较对照群众杨提高了23.5%,无性系间纤维长度差异极显著。ZJ-2和ZJ-10较对照群众杨高出10.9%,通过综合评分法,从23个无性系中,选出6个无性系,分别为:ZJ-7、ZJ-2、ZJ-3、ZJ-10、ZS-8和L910-140。这几个无性系生长性状和材性性状均优良,可以与群众杨、合作杨等品种平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在建立农业高科技投资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引入人工神经网络建模方法,建立基于BP神经网络的农业高科技投资项目风险评价模型,并运用实例对其进行了训练和预测,取得了较好的结果,说明该模型能较为准确地按照专家的评价方法进行工作,为农业高科技投资项目提供了现实可用的风险预测及风险控制工具,同时进一步显示出神经网络模型在现代农业经济非线性领域应用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5.
通过实地调查研究,比较了陕南、关中、陕北3个地区农村家庭的能源结构现状和能源消费意愿.结果表明:受自然地理与资源条件的影响,陕南、关中与陕北三个地区之间在农村家庭能源生产结构方面存在显著差异.陕南农村家庭的能源消费结构单一,处于能源阶梯的最低级,以传统生物质能、人畜力为主;关中地区农村家庭的能源消费结构较为多元,处于能...  相似文献   
6.
农业高校科研管理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了农业高校科研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与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管理目标;调整内部结构,明确职责;加强对项目的跟踪管理;创建科学规范的科研管理激励制度;理顺行政管理与学术管理的关系;建立相对稳定的科研管理队伍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农业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模式与发展对策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总结了中国农业高校科技成果-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初步形成的七种运行模式,并分析各种模式的特点和适用范围;通过研究、评价农业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高校科技管理、科技组织创新、科技中介市场建设、科技风险投资、国际科技合作等方面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8.
陕西林业执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业执法是林业建设的组成部分,也是生态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文章在分析陕西林业执法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陕西林业执法的对策建议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9.
在遵循WTO规则和结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强化以专利制度为核心的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建设,对于农业科技成果的保护,调动和发挥农业科技人员发明创造的积极性,特别是对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农民问题、农业问题、农村问题)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发达国家建立的适合本国国情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是其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石。以色列地处地中海东南角,国土总面积约209.1万hm2,其中大约2/3的土地是沙漠。可耕地面积约43.7万hm2,其中灌溉面积约占58.4%,其余为旱地。由于受资源的制约,以色列十分重视农业的科技投入,农业的发展走资源高效集约化的道路。到20世纪80年代,以色列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96%。一、以色列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构成(一)农业科研管理与研究机构设置以色列采取由全国农业科技管理委员会统一管理的科研体制。全国农业科技管理委员会由国家农业部、农业科研与技术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