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9篇
  18篇
综合类   7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陇东黄土高原冬小麦生产农业气象要素分析   总被引:15,自引:7,他引:15  
对陇东黄土高原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区旱地冬小麦生长期光、热、水三要素与产量进行了相关分析,得出对冬小麦产量起决定作用的农业气象要素为:孕穗—成熟期光照时数,≥0℃积温,开春土壤含水量 返青—孕穗期降水量(R2 3H)。建立了逐步回归方程,Y=-317.138 0.6317X1 0.4647X2。  相似文献   
2.
气候变化对陇东塬区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20  
分析西峰农业气象试验站冬小麦生育期的观测资料表明,气候变暖使陇东塬区冬小麦全生育期天数缩短,主要是越冬期天数缩短,而冬小麦实际生长的天数并未缩短;气候变暖使冬小麦播种期推迟,成熟期提前,从而使麦田的休闲期延长,延长了复种作物的生长期,为提高气候资源的利用率和单位面积的产量提供了保证。气候变化对冬小麦气候产量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周期性。  相似文献   
3.
在西峰设置田间黄花菜越冬期地膜覆盖和玉米秸秆覆盖小区试验,观察越冬期土壤水分损耗、早春地温变化特征,并分析不同覆盖材料水、热资源对黄花菜发育期、生长量、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结果发现:在秋季降水充沛、土壤底墒充足、冬季气温偏高、降水明显偏少的年型,越冬地膜覆盖能最大限度保持土壤水库蓄水,增加土壤水分利用率;提高春季地温,促使黄花菜生长发育进程加快,生长势旺盛,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春旱造成的危害,对增产增收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4.
陇东黄土高原土壤干旱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郭海英  赵建萍  韩涛  万信  黄斌 《土壤通报》2007,38(5):873-877
通过对黄土高原典型残塬"董志塬"麦田不同时期土壤各层次水分含量的分析,揭示了陇东黄土高原塬区土壤干旱特征,逐月分析了干旱的季节分布以及不同季节水分在土壤各层次的分布特征。分析认为2m土层干旱概率明显高于0.5m土层,但0.5m土层重旱出现概率明显偏高,各层次干旱出现频率均未超过45%。干旱的季节分布特征表现为:3月~6月土壤水分持续减少,干旱持续发展,6月上中旬是陇东麦田最干旱的时期。小麦收获后,7月分土壤水分开始回升,7月~9月为土壤水分恢复平衡阶段,10月为土壤水分恢复平衡后相对稳定阶段。收墒期降水可以使2m土层土壤水分基本恢复到适宜状态,土壤储水主要分布在2m土层,即2m为土壤水库下限深度。8月开始,麦田中下层土壤水分运动方向发生逆转,由前期的向上运动转变为向下运动。麦田涝渍现象出现在秋季,主要出现在土壤中下层。早春和晚秋麦田重旱发生概率较低,秋季是陇东麦田土壤水分含量最高的时期,晚秋2m土层平均含水量超过早春,土壤水分于秋季恢复平衡,晚秋-早春,即越冬期降水量小于土壤蒸散量,土壤水分有一定损耗。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庆阳优质特色产品黄花菜越冬期进行地膜覆盖和玉米秸秆覆盖,分析越冬期土壤水分损耗、早春地温变化特征,以及不同覆盖材料水、热资源对黄花菜发育期、生长量、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结论认为:在秋季降水充沛、土壤收墒充足、冬季气温偏高、降水明显偏少的年型,采取越冬覆盖能最大限度保持土壤水库蓄水。陇东塬区黄花菜越冬田间覆盖应大力提倡秸秆覆盖,由于秸秆覆盖既环保,又保墒,而且能有效调节黄花菜发育进程,使产量形成期避开陇东春旱最严重时期,提高水、肥利用率,增产显著。6月中、下旬和7月上、中旬降水对陇东塬黄花菜产量形成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农业气象服务信息的分布式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述了使用运行于计算机网络上的应用气象信息服务系统远程分布式采集、编制和发布农业气象服务信息的方法,阐述了确保应用气象信息分布式处理效果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叙述了使用运行于计算机网络上的应用气象信息服务系统,远程分布式采集、编制和发布农业气象服务信息的方法,阐述了确保应用气象信息分布式处理效果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陇东黄土高原冬小麦生长势及生长状况评定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陇东黄土高原有代表性的董志塬上的冬小麦为研究对象,以叶面积与植株高度之积表示停止生长期、拔节期、乳熟期等几个关键发育期的生长势。以生长势为量化指标,建立了冬小麦生长状况评定体系,并通过分析发现,停止生长期生长势和气象要素相关不显著;拔节期生长势和返青期-拔节期降水量相关显著,并和该时段≥0℃积温、光照时数呈显著负相关;而乳熟期生长势则和拔节期-乳熟期光照时数相关性达到极显著程度。  相似文献   
9.
陇东紫花苜蓿地上生物量及水分利用率分析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分析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地上生物量的变化表明:鲜、干质量曲线的增长特点是返青(萌芽)至现蕾后增长快,进入开花期后增长缓慢;第1茬鲜质量和干质量占全年总鲜质量和干质量的比例最大,高度与鲜质量和干质量的增长成正相关;在不同茬的生长期内,气象要素对其贡献不同,水分利用率以第2茬最高。  相似文献   
10.
不同紫花苜蓿品种在陇东地区的种植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2004-2006年对陇东地区的半干旱区(环县)和半湿润区(宁县和西峰)15个紫花苜蓿Medicago stiva品种干草产量与气象要素进行分析得出,降水是影响紫花苜蓿干草产量增加的关键因子,其次是平均气温,而日照时间和≥0 ℃积温能满足紫花苜蓿生长需求.同时,引进品种在半湿润区以两年生最佳,第3年产量开始下降.在半干旱区随着种植年代的增加,产量逐年增加.分析得出,适宜宁县种植的品种有:甘农1号、新疆苜蓿、苜蓿王、皇冠、金皇后、大富豪、三得利、牧歌401、巨人201、赛特;适宜西峰种植的品种有:巨人201、金皇后、甘农1号、苜蓿王、新疆苜蓿、赛特、三得利、牧歌401、皇冠、阿尔冈金;适宜环县种植的品种有:牧歌401、金皇后、三得利、皇冠、阿尔冈金、新疆苜蓿、甘农1号、苜蓿王、大富豪、赛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