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2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106篇
林业   4篇
农学   59篇
基础科学   39篇
  274篇
综合类   545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6篇
园艺   19篇
植物保护   24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73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欠发达地区土地流转行为的影响因素,揭示其影响机理,可为加快欠发达地区土地流转,完善流转政策提供有益参考。文章基于技术接受模型理论,利用山西省欠发达地区5307份农户样本,应用结构方程模型揭示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1)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对农户土地流转行为产生正向影响,感知有用性的作用效应强于感知易用性,其中经济感知有用性的作用效应最强。2)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及土地环境通过影响农户土地流转感知而间接影响其土地流转行为。3)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的决策路径为:外部环境因素→感知有用性→土地流转行为;外部环境因素→感知易用性→土地流转行为;外部环境→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土地流转行为。由此可见,基于特定环境所形成的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会对土地流转行为产生显著影响。因此推动土地流转,应当立足当地实际,重点提增土地流转的经济效益,提升流转交易的便捷度。  相似文献   
2.
合理的采样尺度,尤其是在大尺度区域,对实时掌控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状况以及精准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山西省为例,以368 843个土壤养分采样点数据为原始数据,选择11个格网尺度(0.5km×0.5km、1km×1km、1.5km×1.5km、2km×2km、2.5km×2.5km、3km×3km、3.5km×3.5km、4km×4km、4.5km×4.5km、5km×5km、5.5km×5.5km)对土壤养分点进行样点选择,比较分析不同尺度下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钾、速效磷的基本统计信息、半方差变异函数和普通克里金插值精度,以确定山西省土壤养分的最佳采样尺度。研究表明:在不同尺度下,这4种土壤养分均处于中等变异强度,平均值、中位数、标准差变化不大。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在大尺度下受结构性因素影响变大,速效钾则变化不明显,速效磷空间变异分析结果较差,对该指标进行了剔除。分析不同尺度下插值精度指标,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钾的最佳预测尺度分别为4.5km、3.5km、2.5km尺度。综合各分析结果,最后确定2.5km为山西省土壤养分最佳的采样尺度。对不同地貌原始密度样点和2.5km尺度下样点空间制图,分析不同地貌下土壤养分含量各等级分布面积占总面积的差异,发现两种密度分布状况在不同地貌、不同等级的差异甚小。  相似文献   
3.
新型城镇化对粮食生产的挑战——以山西省为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天津农业科学》2014,(10):51-54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型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大量耕地资源被占用,劳动力呈现"城市化"转移倾向,新型城镇化建设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导致粮食种植比重下降,从而对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带来许多挑战。因此,为保障城镇化进程中的粮食安全,山西省应该协调好城镇化发展和粮食生产的关系,加快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合理调整种植结构,确保粮食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4.
王家沟小流域50a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经过50多a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王家沟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其1959—2008年土地利用数据,对该流域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是王家沟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一项关键性措施。  相似文献   
5.
覆膜对旱地冬小麦产量与土壤水分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覆膜措施对旱地冬小麦产量和土壤水分动态的影响,试验设测控施肥、垄膜沟播+测控施肥和平膜穴播+测控施肥3种方式。结果表明,平膜穴播+测控施肥处理可显著提高产量,产量高达12 823.33 kg/hm2,在产量构成因素中,穗数和穗粒数是增产的主要因素;夏闲期土壤水分得到补充与恢复,播种时平膜穴播+测控施肥处理下2 m土壤贮水量显著提高,尤其是0~140 cm土层保水效果较好;平膜穴播+测控施肥处理耗水较多,较其他处理水分利用效率提高0.66%~7.37%。因此,平膜穴播+测控施肥是最适宜山西晋南地区的覆膜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6.
对高速公路用地进行集约用地评价,可以为未来区域土地利用提供决策依据。从高速公路的用地结构、用地功能和与外部因素的协调性出发,对山西高速公路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程度作出评价。结果表明:2001~2010年,山西省高速公路用地数量有所增长,其结构不断调整,功能不断增强,与人口、社会经济的协调性也不断加强,集约度不断提高。未来10年,山西省高速公路将迅速发展,必须加大集约利用力度,以尽可能少的用地满足人类社会发展对公路交通运输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榆林市景观生态风险及其时空分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4种生物菌肥对盆栽油菜产量品质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验证4种生物菌肥的效果。[方法]以复垦土壤和油菜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利用不同的菌肥配施进行盆栽油菜及土壤的影响研究。[结果]4种生物菌肥对盆栽油菜产量品质及土壤养分含量比对照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且差异显著。不同浓度的山西菌肥2和北京菌根真菌与有机肥的配施效果更为明显,在施加山西菌肥2后油菜还原糖和土壤速效钾分别比CK提高92.2%,6.42%,硝酸盐含量最低。施加北京菌根真菌与有机肥配施后盆栽油菜产量,叶绿素,土壤速效磷分别比CK增加156.6%,65.6%,65.6%。南京菌肥施加后土壤碱解氮含量比CK增加128.7%。[结论]山西菌肥2,北京菌根真菌与有机肥配施以及南京菌肥对提高盆栽油菜的产量品质以及土壤的养分含量效果比较好。  相似文献   
9.
《山西农业科学》2016,(12):1813-1817
土壤侵蚀的发生使得土壤资源受到破坏,土壤肥力下降,生态环境恶化,洪涝灾害加剧,已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活。以山西省太谷县为研究区,在ENVI,Arc GIS软件的支持下,以1990,2007,2015年的TM遥感影像为数据源,提取了影响土壤侵蚀强度的坡度因子、土地利用类型因子和植被覆盖度因子,对太谷县3个时期的土壤侵蚀强度进行了分级,并对近25 a间太谷县的土壤侵蚀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侵蚀强度在25 a间主要呈现加重趋势,微度侵蚀和轻度侵蚀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中度侵蚀呈现逐年增加趋势,强烈侵蚀、极强烈侵蚀和剧烈侵蚀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太谷县南部区域土壤侵蚀长期比较严重,需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治。  相似文献   
10.
《山西农业科学》2017,(11):1786-1790
通过复垦区大田试验,研究了煤基复混肥对土壤养分、酶活性及玉米产量的影响,目的是为了探究煤基复混肥培肥复垦土壤的最佳施用量。结果表明,煤基复混肥施用量为中肥时,土壤有机质含量在玉米拔节期、灌浆期和成熟期分别比施用量为高肥和低肥时提高了12.83%~48.72%,10.42%~15.80%,13.95%~32.08%;土壤碱解氮含量在玉米拔节期、灌浆期和成熟期分别比施用量为高肥和低肥时提高了42.86%~150.00%,58.36%~216.71%,38.43%~100.00%;土壤有效磷含量在玉米拔节期、灌浆期和成熟期分别比施用量为高肥和低肥时提高了7.47%~309.35%,5.19%~225.13%,1.68%~292.21%;土壤速效钾含量在玉米拔节期和灌浆期分别比施用量为高肥和低肥时提高了74.84%~239.30%,149.65%~383.09%;在玉米拔节期,土壤脲酶活性比施用量为高肥和低肥时提高了49.20%~398.61%,玉米产量比施用量为高肥和低肥时提高了6.96%~218.90%。施用量为中肥时煤基复混肥对复垦土壤肥力提升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