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0篇
  6篇
综合类   21篇
农作物   8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长素作为重要的植物激素,在调节植物生长发育中起重要作用。其所具有的极性运输特性,主要通过运输载体进行调控。本研究从花生未成熟种子cDNA文库中筛选到一个可能的生长素输入载体AUX/LAX类基因,命名为PNAUX1,通过RT-PCR对其表达模式分析显示,该基因在花生各组织中为组成型表达;同时,将PCR扩增获得的目的片段与植物双元表达载体pCAMBIA1301连接,构建了正义和反义载体转化DR5∷GUS拟南芥,并获得转基因植株。  相似文献   
2.
花生种子发育过程中脂肪酸积累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鲁花14为材料,对花生种子发育过程中荚果和种子的发育情况以及花生种子脂肪酸的累积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果针入土的第39天,小种子(远离果针一端)的平均长度超过大种子(靠近果针一端),在接近成熟时,小种子的平均质量超过大种子。在花生种子中,可以检测到12种脂肪酸。按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油酸、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山萮酸、花生酸、二十四烷酸、花生烯酸、异油酸、亚麻酸、棕榈油酸、豆蔻酸。在花生种子发育过程中,脂肪酸含量随种子的发育逐渐增加,油酸含量不断增多,而亚油酸则呈缓慢减少的趋势。在接近成熟时,油酸和亚油酸占全部脂肪酸含量的79.4%。油酸亚油酸的比值随着种子的发育呈逐渐增大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3.
"丰香"草莓高效脱毒及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孟静静  徐平丽  郭峰  李新国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5):17346-17347
[目的]建立“丰香”草莓的高效脱毒及快速繁殖体系。[方法]以“丰香”草莓的茎尖为外植体,高温处理和1‰氯化汞消毒后进行丛生芽诱导和生根培养,研究不同激素配比对出芽率和生根率的影响,并对脱毒苗的病毒感染情况进行检测。[结果]6-BA0.5mg/L+NAA0.01mg/L培养基上芽分化率最高,有效苗达98%,将丛生芽分成单株,用相同的培养基进行继代培养,可获得大量繁殖苗;用培养基1/2Ms+0.02mg/LNAA对小苗进行培养,小苗15d即可生根,20后根系发达,平均每苗可产生3~6条根;病毒检测结果显示,脱毒苗的脱毒率达到100%。[结论]“丰香”草莓的最佳芽诱导培养基为6-BA0.5mg/L+NAA0.01mg/L,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0.02mg/LNAA。  相似文献   
4.
克隆大豆油体蛋白特异启动子及油体蛋白基因的全长序列,利用连接PCR的方法,通过一个肠肽酶位点将人成骨蛋白成熟肽编码序列连接到油体蛋白基因3'端并克隆到表达载体pCAMBIA1302中,构建"油体蛋白-肠肽酶-人成骨蛋白"植物表达载体.通过酶切、PCR和测序鉴定,证明表达载体构建成功,将其命名为pCAM-oleo-Bmp7.通过蛋白分析软件DNAstar、SignalP3.0和ProtComp v8.0等软件对重组蛋白的理化性质、二级结构、信号肽和细胞定位进行了分析和预测,证明融合蛋白很好的保留了原来两个蛋白的二级结构和理化性质.  相似文献   
5.
硫缓解龙葵镉毒害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水培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镉和硫交互处理下,龙葵(Solanum nigrum L.)生物量、镉含量、各器官非蛋白巯基含量的变化,以及镉在龙葵各器官的亚细胞分布情况。结果表明:(1)适量的硫可以增加龙葵的生物量;(2)龙葵地上部镉含量随着镉处理浓度的提高而降低,地下部镉含量则相反。同一浓度镉处理下,龙葵地上、地下部的镉含量都随着硫处理浓度的提高而呈现一定的下降趋势;(3)不同处理条件下,植物体内非蛋白巯基含量无显著差异;(4)镉主要集中在细胞壁而不是细胞器中。故推测,硫是通过阻止龙葵对镉的吸收而不是促进无毒化合物(Cd—S4-complex)的形成来缓解龙葵的镉毒害症状。  相似文献   
6.
作物抗旱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培育抗旱作物对构建高效节水农业和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人们通过不断揭示作物抗旱机制,挖掘、克隆大量抗旱基因,并展开基因功能的系统验证及表达调控研究,最终转化作物进而培育出抗旱作物新品种(系)。目前已有多个抗旱基因被成功转化到作物中,但人们对作物抗旱机制及抗旱基因调控等方面依然缺乏了解。本文在总结相关研究进展的基础上进一步从水分胁迫信号感知与识别、胞间信使转导及干旱胁迫反应等方面系统阐述了作物抗旱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β-环糊精(β-Cyclodextrin, β-CD)在农药高效利用和环境保护等领域中应用的可行性,本试验采用研磨法、超声波法和饱和水溶液法制备了β-CD与毒死蜱的包合物,并利用紫外光谱、差示热分析和红外光谱法分析验证了包合物的形成以及毒死蜱在β-CD溶液中的包结行为。结果表明饱和水溶液法的包合效果最佳,包合率达到45.8%;最佳条件为:投料比为1:1(摩尔比),恒温搅拌时间为3h,包合温度为60℃;验证结果表明反应形成了包合比为1:1的包合物,且稳定常数为K=33.33 L/mol,吉布斯函数△G =-8.69 KJ/mol;本试验证明了β-CD能够对毒死蜱产生包合作用,毒死蜱分子部分功能基团进入了β-CD空腔,并形成了稳定包合物。  相似文献   
8.
花生AhLEA18蛋白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EA蛋白家族是一类在种子胚胎发育晚期丰富表达的蛋白,在种子的正常发育过程中大量积累,同时在植物处于干旱、寒冷、盐胁迫等逆境条件下高水平表达,推测该类蛋白在缺水条件下具有一定的生理保护功能。根据蛋白序列特点,该蛋白家族分为多个组,LEA18蛋白属于其中一组蛋白。PvLEA18蛋白在干燥种子、花粉粒中大量积累,也参与到对水分缺失、ABA处理的生理应答过程过程。本研究从栽培种花生鲁花14中克隆得到一个LEA18基因,命名为AhLEA18。对其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AhLEA18具有典型LEA18蛋白序列特征。通过半定量RT-PCR的方法对该基因在花生植株不同组织及不同发育时期的种子中的表达情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大田栽培条件下,以"花育22"和"花育20"品种为材料,以不施肥为对照,设控释肥675 kg hm-2、控释肥506 kg hm-2和普通肥料3个处理,研究了控释肥料对不同品种花生叶片衰老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普通肥料,控释肥可以提高花生生育后期叶面积系数、叶绿素含量以及有关保护酶的活性,降低叶片膜脂过氧化程度,有效延缓花生的衰老速率,提高生育后期光合产物积累,为花生产量的提高奠定基础。因此,控释肥是花生较为理想的肥料。  相似文献   
10.
镉胁迫对甜高粱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试验用浓度分别为0,2,4,8,16,32 mg/L的镉溶液对3个甜高粱品种(上海甜高粱、意大利甜高粱和兴佳甜高粱)的种子进行胁迫处理,测定了镉胁迫对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苗长和根长等发芽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镉胁迫条件下,3个品种的发芽指标大都随着镉浓度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4 mg/L的镉可以促进甜高粱种子的萌发。在3个参试品种中,上海甜高粱的耐镉性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