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学   16篇
  5篇
综合类   34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6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71.
烟粉虱为重要的入侵性经济作物害虫,对入侵地寄主植物存在选择性和偏好性。为明确烟粉虱气味结合蛋白(odorant binding protein,OBPs)的相关特性,通过克隆其OBP8基因Btab OBP8,进行同源基因进化关系分析,构建原核表达载体诱导表达重组蛋白,并利用基于荧光探针N-苯基-1-萘胺(N-phenyl-1-naphthylamine,1-NPN)的荧光竞争结合试验测试了Btab OBP8与不同寄主植物挥发物的结合功能。结果表明,Btab OBP8基因的开放阅读框全长480 bp,编码159个氨基酸,与半翅目其它害虫的OBP8基因进化关系较远。Btab OBP8蛋白重组后,4种化合物即β-紫罗兰酮、月桂烯、柠檬烯和P-伞花烃将1-NPN的相对荧光强度降低到50%以下,其中β-紫罗兰酮和月桂烯与Btab OBP8的结合能力最强,解离常数分别为13.32μmol/L和21.53μmol/L。表明β-紫罗兰酮和月桂烯与Btab OBP8具有良好的亲和力,推测Btab OBP8对β-紫罗兰酮和月桂烯的识别可能参与了烟粉虱对绿色开花植物的吸引和选择作用。  相似文献   
72.
墨西哥按实蝇在我国的适生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墨西哥按实蝇是美洲地区严重危害水果生产的一种重要害虫。本研究采用CLIMEX模型与ArcGIS分析相结合的预测方法,明确了墨西哥按实蝇的CLIMEX参数指标体系和适生性评判标准,分析了该实蝇在我国的的适生范围和适生程度。研究发现冬季低温构成了影响墨西哥按实蝇分布的主要限制因素,墨西哥按实蝇在我国南部较为适生,分布在16.43~27.12°N,97.67~121.29°E和28.19~30.83°N,102.53~108.42°E范围内,其中云南、广西、广东、海南和台湾5省入侵并适生的可能性较高。鉴于该实蝇在我国南方地区适生范围较广,适生程度较高,我国应加强墨西哥按实蝇的植物检疫措施力度,严防该虫的传入。  相似文献   
73.
枣实蝇在中国适生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枣实蝇是严重危害枣类生产的重要害虫.本文采用CLIMEX模型与ArcGIS分析相结合的预测方法对枣实蝇在我国的适生性进行了研究,在明确枣实蝇CLIMEX参数指标体系和适生性评判标准的基础上,分析了该实蝇在我国的适生区域和适生程度.结果表明,枣实蝇在我国的适生区域广泛,适生程度偏高:山东、河南、陕西、山西、河北、北京、天津及云南大部分地区,辽宁和广西西部,四川和甘肃东部,江苏、安徽和湖北北部,以及新疆西部和北部的适生程度为高;辽宁和广西中东部,四川西部,重庆大部,湖北和安徽中部,江苏中北部,福建、江西和湖南的零星地区具有中度适生性.鉴于枣实蝇在我国的适生性研究结果,建议采取有效的防控策略,加强枣实蝇检疫措施,完善监测体系,严防该虫的入侵和扩散.  相似文献   
74.
解淀粉芽胞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MH71是一株高效广谱拮抗活性菌株,明确该菌株发酵液中活性物质的理化特性和抑菌活性,为解淀粉芽胞杆菌生物农药开发应用奠定坚实的基础。本研究在对菌株MH71抑菌活性物质理化特性研究的基础上,以番茄灰霉病菌为供试致病菌,探究了抗菌活性物质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菌作用;采用酸沉淀和硫酸铵沉淀分别获得脂肽类和蛋白类活性物质,SDS–PAGE电泳和HPLC分别对活性物质进行检测。该菌活性物质具有较强的耐热性和pH适应性,100 ℃处理60 min和121 ℃处理30 min后抑菌活性分别为原有活性的88.98%和79.60%,在pH 3~11时均有抑菌活性,且对紫外线、蛋白酶K、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不敏感。该抗菌活性物质对番茄灰霉病菌菌丝的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浓度发酵液处理的番茄灰霉病菌菌丝呈现出较多局部膨大或溢缩等异常菌丝。其发酵液经酸沉淀法得到抗菌脂肽类活性物质,经硫酸铵沉淀法得到抗菌蛋白,脂肽类的抑菌活性高于抗菌蛋白类物质,SDS–PAGE电泳检测,得到约40 kD的蛋白条带,HPLC检测表明该抗菌物质中有surfactin存在。  相似文献   
75.
为筛选对由美澳型核果褐腐病菌(Monilinia fructicola)引起的桃褐腐病具有抑制作用的酵母菌株,采用平板对峙的试验方法,从新疆北部12个地区分离的102株酵母菌中筛选出7株对桃褐腐病菌具有显著抑制作用的酵母菌株,其中菌株EEQS-7D拮抗活性最强,该菌株对桃褐腐病菌的抑菌率达78.90%。人为打孔接种活体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可显著降低桃褐腐病发病程度,抑制率达51.83%。生防相关性状检测结果显示,该菌株能够产生蛋白酶,透明圈直径达到34.5 mm,说明EEQS-7D主要通过分泌蛋白酶达到抑制桃褐腐病的效果。通过对菌株EEQS-7D的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测试以及26S r DNA序列分析,鉴定该菌株为出芽短梗霉(Aureobasidium pullulans)。  相似文献   
76.
自动监测装置用温室粉虱和蓟马成虫图像分割识别算法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为了监测温室黄瓜作物虫害种类、数量变化情况以预测虫害发展趋势,该文以粉虱和蓟马为例,提出了一种基于Prewitt、Canny边缘检测算子分割和SVM(support vector machine)的温室粉虱和蓟马诱虫板的图像识别算法。该方法利用HSI(Hue-Saturation-Intensity)颜色空间的I分量与L*a*b*颜色空间的b分量二值图像中害虫目标与背景的高对比性,再分别相应地利用Prewitt算子和Canny算子进行单头害虫边缘分割,再经过形态学处理,最后融合这两幅二值图像完成单头害虫区域的提取。然后提取害虫的5个形态特征(面积、相对面积、周长、复杂度、占空比)及9个颜色特征(Hue-Saturation-Value颜色空间、HSI颜色空间、L*a*b*颜色空间各分量的一阶矩),并对这14个特征参数进行归一化处理,将特征值作为SVM的输入向量,进行温室粉虱和蓟马的诱虫板图像识别。通过分析比较不同向量组合的BP(back propagation)与SVM的害虫识别率、4种不同SVM核函数的害虫识别率,发现颜色特征向量是粉虱和蓟马识别的主成分,且SVM的识别效果优于BP神经网络、线性核函数的SVM分类性能最好且稳定。结果表明:平均识别准确率达到了93.5%,粉虱和蓟马成虫的识别率分别是96.0%和91.0%,能够实现温室害虫的诱虫板图像识别。该研究可以为虫害的监测与预警提供支持,为及时采取正确的防治措施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7.
近年在北京郊区多个生菜基地发现根蛆为害,严重威胁生菜生产。本文对北京地区生菜根蛆的为害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利用mtDNA COⅠ分子标记和成虫形态比对对其种类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生菜根蛆在生菜苗期为害可造成死苗或植株生长矮小,在生菜成熟期亦可为害根茎外表皮,但损失不明显;分子标记鉴定结果显示生菜根蛆mtDNA COⅠ基因序列与韭菜迟眼蕈蚊的一致性为100%,生菜根蛆成虫形态特征与韭菜迟眼蕈蚊形态特征一致,可基本确定北京地区生菜根蛆为韭菜迟眼蕈蚊幼虫。本研究明确了近年在北京郊区生菜上暴发为害的根蛆为韭菜迟眼蕈蚊Bradysia odoriphaga,为生菜根蛆的绿色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8.
两种农药对南方根结线虫的室内毒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直接触杀法测定15%卫根微乳剂和15%阿维.毒乳油两种农药对南方根结线虫二龄幼虫的杀线虫活性。结果表明:两种农药对南方根结线虫均有杀线虫活性,其中15%卫根微乳剂LC50值和LC90值分别为1.9515,10.7637 mg/L,而15%阿维.毒乳油LC50值和LC90值分别为40.3744,545.7819 mg/L,室内毒力测定说明15%卫根微乳剂对南方根结线虫具有更强的杀虫活性,明显高于15%的阿维.毒乳油。  相似文献   
79.
枯草芽孢杆菌B03液体发酵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单因素筛选和均匀设计试验对拮抗性枯草芽孢杆菌B03发酵生产活菌体的液体培养基和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优化出了以经济、易得的玉米粉和豆饼粉为碳、氮源的最佳摇瓶发酵培养基,其配方为:玉米粉3.0%,豆饼粉6.0%,K2HPO4.3H2O 0.3%;最佳发酵条件为:种龄21~24 h,接种量5%,500 mL三角瓶装液量50 mL,初始pH值6.0,发酵温度35℃,摇床转速180 r/min,发酵周期60~66 h。利用优化后的培养基和发酵条件进行验证试验,获得了104.24×108~105.75×108cfu/mL的活菌体产量,较原始基础发酵培养基在常规培养条件下的菌体产量提高了96%以上。  相似文献   
80.
桃红颈天牛蛀道及排粪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桃红颈天牛幼虫的蛀道特性及排粪习性。①该虫蛀过曲折复杂,蛀害韧皮部的蛀道洞口朝上,蛀害木质部的洞口朝下。达木质部的蛀道长度178~22.1cm,洞底距洞口的垂直距离约为12cm。②幼虫的粪周不直接排到洞口外,而留是在蛀道内,当粪屑堵塞蛀道时,才将其推到洞外。幼虫推粪时可达距洞口3.3~4.0cm处。当粪屑被推紧济实、不能掉出洞外时,幼虫则另辟新洞口。③幼虫推粪高峰在晚19:30至早7:00,1d推1次粪的情况居多,占总观察频数的477%;1d椎2次及3次粪的分别占28.4%及7.6%;2d推1次粪的占6.6%;也见3d,4d以至9d推1次粪的现象。④概率分析的结果表明每4d推1次粪至每1d推4次粪的概率为0.7365,从而表明桃红颈天牛幼虫推粪的时间间隔主要(73.65%)出现在每4d推1次至每1d推4次之间,其概率函数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