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1篇
  2篇
综合类   26篇
农作物   8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1 毫秒
31.
黄淮冬麦区小麦赤霉病的发生流行程度年际间变化较大,给赤霉病抗性品种的田间选择造成很大困难,因此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技术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为明确 Fhb1基因在轮选136背景下对赤霉病抗性的影响,本研究以6个长江中下游麦区抗赤霉病品种(系)为供体,与黄淮冬麦区骨干亲本周麦16的矮败小麦近等基因系进行杂交,并分别与周麦16及其衍生品系轮选136进行2次回交,创建6个BC_2回交育种群体。利用功能标记跟踪后代 Fhb1基因,结合单花滴注接种和自然发病鉴定,检测分子标记选择的效果。根据三个环境表型鉴定结果,发现161个携带 Fhb1抗性等位基因( Fhb1-R)的BC_2F_3株系平均病小穗数和严重度均低于中感赤霉病对照淮麦20和轮回亲本轮选136。其中,60个BC_2F_3株系(37.3%)的病小穗数和严重度在三个环境下表现一致,显著低于淮麦20。在入选的122个BC_2F_4品系中,93个品系(76.2%)的赤霉病抗性优于淮麦20,36个品系(29.5%)优于或相当于中抗对照扬麦158。基因型分析结果表明,赤霉病抗性优于淮麦20的93个BC_2F_4品系除了携带 Fhb1-R外,还携带轮选136的抗性位点 Qfhb.7D。本研究为黄淮冬麦区小麦抗赤霉病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提供了重要信息和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32.
不同播栽期对翠碧1号烤烟生长发育和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了明确播栽期对烤烟产量和质量的影响,在福建建阳开展了烤烟播栽期试验,结果表明:随播栽期的推迟,烟株生育期明显缩短,生物量积累减少;2月8日移栽处理的烤后烟叶经济性状和中、下部叶评吸质量表现较好,而上部叶评吸质量以1月19日移栽处理较好,因此烤烟翠碧1号在福建建阳的最佳播种时间是当年10月下旬~11月上旬,移栽时间是次年1月下旬~2月上旬。  相似文献   
33.
中稻新品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2010年、2011年连续两年的中稻新品种比较试验,从参试品种的丰产性、稳定性、适应性、抗逆性及其他重要特征特性等方面进行鉴定与评价,结果表明:圣优2396、粤两优686、香丰优180、粤两优663、圣优996等5个中稻新品种综合表现较突出。  相似文献   
34.
对引进的6个柚品种(琯溪蜜柚、龙柚二号、楚门文旦、4号文旦、文旦、红囊柚)和2个本地柚品种(青山柚、求兴柚)进行高接观察并测定果实的品质指标,结果表明,龙柚二号、楚门文旦、4号文旦、文旦、青山柚和琯溪蜜柚酸甜适口、品质较优,可在南平市适当种植;求兴柚和红囊柚果皮厚,种子多,品质差,不宜推广。  相似文献   
35.
添加不同用量的茶梗进行白灵菇代料栽培,并分析白灵菇的菌丝活力、出菇表现、产量及营养成分。结果表明:白灵菇在茶梗代料培养基中菌丝活力、出菇表现比对照(未添加茶梗)差;产量、生物学效率、子实体粗蛋白及氨基酸总量均比对照低,且随着茶梗添加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但子实体粗脂肪、粗纤维、灰分、Fe、Zn等营养成分及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E/T)比值均比对照高,且随着茶梗添加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分别比对照高出0.08%~0.57%、0.15%~1.3%、0.32%~2.45%、0.28%~0.63%、1.21~4.29μg·hg~(-1)、0.02%~4.45%。综上所述,茶梗作为代料栽培白灵菇可行,但配方有待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36.
施用有机肥对植烟土壤碱解氮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培育试验结果表明:4种植烟土壤在施用5种有机肥后,加还原剂测定的土壤碱解氮(+H)含量变化有持续递增型、抛物线型和直线型三种类型,而不加还原剂测定的土壤碱解氮(-H)含量变化仅有峰值型和持续递减型两种类型;施用等量有机肥,土壤碱解氮(+H)含量大于土壤碱解氮(-H)含量;有机肥氮素最大释放率依次为饼肥>鸡粪>牛粪>稻草>猪粪,且出现在灰砂泥田壤土的频率较高;施用有机肥对土壤碱解氮含量的影响依次为饼肥>鸡粪>牛粪>稻草>猪粪,施用饼肥至培育末期的土壤碱解氮增加量远高于其它有机肥,且碱解氮含量随有机肥用量的增加而提高。  相似文献   
37.
通过PCR从黑曲霉(Aspergillusniger)WY49基因组中扩增出植酸酶phyA基因,将其转入毕赤酵母GS-115中,整合到酵母染色体上进行诱导表达,并对表达条件进行了优化。利用蛋白质分离纯化技术纯化重组酶并进行SDS-PAGE,结果表明,蛋白质分子量约为61kDa。植酸酶基因表达产物的理论值为50kDa,说明该植酸酶在酵母中有一定程度的糖基化。最后测定了表达产物的酶学性质,结果表明,表达产物的最适pH值为5.5,最适温度为55℃,且具有良好的pH值稳定性和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38.
氮磷钾配施对紫云英鲜草产量、养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部分"3414"肥料效应试验设计方案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了氮、磷、钾配施对紫云英性状指标、鲜草产量及植株养分含量的影响,并筛选出适宜的氮、磷、钾肥用量。结果表明,施肥处理比不施肥处理,株高、茎粗、分枝、根瘤数、单株重和鲜草产量最大增幅分别为13.50%、42.34%、18.75%、18.18%、87.07%和33.22%。与不施肥处理相比,9个施肥处理紫云英鲜草产量平均增产9 591.9 kg/hm2,提高了13.50%。处理7(N0P3K2)即高量磷和中量钾配施的鲜草产量最高,达到94 641.6 kg/hm2,与不施肥处理相比,增产了33.22%。处理7对紫云英植株养分含量(N、P、K)的累积最大,与不施肥处理相比,N、P、K养分含量分别提高了16.53%、34.40%、24.47%。可见,增施磷钾肥是提高当前肥力水平下紫云英产量与植株养分累积的有效途径。合理施用N、P、K肥能明显促进紫云英的生长,提高产量和养分积累量,对翻压紫云英作绿肥,减少化肥施用量,有重要的生态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39.
阐述了可在烟田进行施肥、复垄、铺膜及中耕培土等作业的YS-3PM6型多功能管理机的设计理念与工作原理。通过性能检测和试验验证,该机的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了设计要求,能满足烟田耕作需求,能显著地改善作业效果、提高作业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和作业成本,且对烤烟的产量和质量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0.
YS-YGQ-1A型烟秆清理机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决人工清除烟秆劳动强度大且烟蔸根系出田不彻底的问题,实现保护性地将烟秆连同根系清除出烟田,满足次年烟草连茬种植需求。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探索,研制出与DF-151型或工农-121型手扶拖拉机配套的YS-YGQ-1A型烟秆清理机。该机采用骑垄前行作业,由挖掘转子反转挖掘将烟秆连同根系掘起,输送转子振动去除根系附土并传送到集料斗,然后集中倾倒在烟田成堆摆放。通过性能检测和验证试验,该机田间通过能力较强,各项性能指标达到设计要求且符合烟草农艺需求。该机作业效率达0.91 hm2/8 h且性能稳定,能显著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和作业成本,且能降低拔秆后烟田旋耕作业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