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2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8篇
农作物   3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1.
选择不同颜色的色板对棉田中大青叶蝉进行诱集筛选试验,并对放置高度、放置位点、朝向和不同时段进行技术优化试验。结果表明,黄板诱集效果最佳;高度和朝向对诱集效果不存在显著影响;但放置位点和时段对诱集效果存在显著影响,色板在棉田中央或距离田边1m处和19:00~7:00时诱集效果最佳。本研究对色板田间使用技术进行优化,为棉田大青叶蝉的综合防治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用5点法调查海南岛南繁区棉花根结线虫病,并采集棉花根结线虫病样本。运用形态学观察和同工酶分析鉴定棉花根结线虫。结果表明:(1)南繁区的南滨农场和师部农场的棉花根结线虫病发病率达40%,发病程度最高为3级,根结指数最高为29;(2)鉴定该棉花根结线虫为南方根结线虫。初步提出棉花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方法主要是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3.
室内对胡椒炭疽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其病原菌在4~38℃均能生长,最适温度为25℃;在光照黑暗各12 h的交替处理中菌丝生长最快;最适pH为6;最适氮源和碳源分别为可溶性淀粉和酵母浸膏。杀菌剂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50%咪鲜胺锰盐可湿性粉剂对胡椒炭疽病病原菌菌丝的抑制效果最佳,EC_(50)仅为0.079 6 mg/kg;其次为25%吡唑醚菌酯乳油和43%戊唑醇悬浮剂,其EC_(50)分别为4.501 6 mg/L和8.542 5 mg/L。  相似文献   
14.
【目的】明确前裂长管茧蜂对不同抗性水平桔小实蝇的选择趋性及抗性寄主品系对寄生蜂的生长 发育特性。【方法】采用“Y”型嗅觉仪测试法和选择试验两种方法,测定前裂长管茧蜂对桔小实蝇 3 种农药不 同抗性品系的行为反应和寄生情况;同时通过生物学观察试验,研究裂长管茧蜂在桔小实蝇 3 种农药不同抗性 品系上的幼虫发育历期。【结果】前裂长管茧蜂对桔小实蝇敌百虫、高效氯氰菊酯、阿维菌素抗性品系均无显 著的趋向性选择;前裂长管茧蜂对不同抗性品系桔小实蝇的寄生量也无显著差异;前裂长管茧蜂在不同抗性寄 主品系上的幼虫发育历期表现出雌雄差异性,即雌虫在不同抗寄主品系上的幼虫发育历期均无显著差异,而雄 虫在高抗寄主品系上的幼虫发育历期显著短于中抗寄主品系和常规寄主品系。【结论】桔小实蝇不同农药抗性 品系不影响前裂长管茧蜂的选择寄生,但显著影响雄蜂的幼虫发育历期,试验结果为田间科学释放利用前裂长 管茧蜂防控桔小实蝇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海南豇豆主要鳞翅目害虫种类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查清为害海南豇豆的主要鳞翅目害虫种类,描述它们的为害症状和形态特征,总结高效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6.
炭疽病是油茶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给油茶造成严重的危害。为筛选有效防治药剂,本研究结合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小区试验,评价了5种杀菌剂对油茶炭疽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室内毒力测定中,25%吡唑醚菌酯EC表现最好,其EC50为0.005mg/L,其次为50%咪鲜胺锰盐WP和10%苯醚甲环唑WG,其EC50分别为0.0973 mg/L和2.0681mg/L;田间小区试验中,25%吡唑醚菌酯EC2000倍液防效最好,为85.02%,其余依次为50%咪鲜胺锰盐WP15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WG15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WP1000倍液和75%百菌清WP800倍液,分别为83.06%、80.07%、75.05%和60.42%。可见,上述5种药剂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小区防效的结果基本一致,生产上可作为油茶炭疽病的防治药剂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17.
查清为害海南豇豆的主要病害种类,描述它们的为害症状和发生条件,总结出高效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8.
棉隆对番茄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设98%棉隆MG 3个不同剂量、10%噻唑膦GR及空白对照共5个处理,进行防治露地番茄根结线虫病的田间药效试验,并从土壤2龄幼虫(J2)减退率和根结防效两方面进行防治效果评价。结果表明,移栽后30 d和60 d,98%MG 450 kg·hm-2处理区的J2减退率分别为91.74%和82.80%,375 kg·hm-2处理区60 d后的减退率达73.81%,表明其不仅对J2数量具有较好的控制作用,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持效期。收获末期,其3个剂量处理的根结防效均在75%以上,最高达86.14%,对番茄根结形成表现出良好的控制作用,建议使用剂量为375~450 kg·hm-2。基于使用方法和环境因素,应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应用。  相似文献   
19.
通过应用4种药剂防治豇豆斜纹夜蛾药效试验,结果表明,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防效最好,速效性和持效性都较好,20%氟虫双酰胺水分散粒剂、24%虫螨腈悬浮剂和24%甲氧虫酰肼悬浮剂等药剂也表现出较好的效果,持效期7d以上,生产上防治时可轮换或混合使用。  相似文献   
20.
5种药剂对甘薯小象甲的室内毒力与田间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1.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1.8%阿维菌素乳油、60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5%啶虫脒乳油和240g/L氰氟虫腙悬浮剂5种杀虫剂对甘薯小象甲成虫进行室内毒力及田间应用试验,毒力指数分别为6000.56、418.16、100、38.58和6.16;田间药效分别为82.61%、65.22%、64.13%、52.13%和50.9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