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26篇
农学   4篇
  3篇
综合类   88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8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抚育间伐对杉木人工林生长及出材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间伐对人工林生长及木材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在浙江开化开展了间伐强度(强度、中度和对照)和间伐方式(间伐1次,间伐2次)对杉木人工林生长及出材量等的影响研究,第1试验区大径材培育林分在第7年和第14年进行了2次间伐,第2试验区中径材培育林分仅在第12年时进行1次间伐。结果表明:22年生大径材培育林分和19年生中径材培育林分不同间伐处理之间树高、总断面积的差异均不显著。间伐显著增加了林木胸径的生长,大径材培育林分强度和中度间伐处理的平均胸径分别比对照增加13.78%和9.69%,中径材培育林分强度和中度间伐处理的平均胸径分别比对照增加12.28%和7.02%。间伐显著促进了林木单株材积的增加,2组试验林分活立木材积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加而降低,第1试验区22年生林分不同间伐强度之间活立木材积的差异不显著(P>0.05),第2试验区强度间伐活立木材积显著低于对照(P<0.05),中度间伐林分活立木材积与对照和强度间伐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2组试验林分总蓄积和出材量也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加而降低,二者在3种间伐处理之间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间伐强度不能有效增加林分活立木材积和林分出材量,间伐次数对林分出材量及出材规格有重要影响。试验区杉木大径材培育以2次间伐,总间伐强度50%左右较为适宜,而中径材培育则以1次中度间伐(约25%)为宜。  相似文献   
72.
诸葛毅  张俊平 《江苏农业科学》2012,40(4):228-229,233
分析了浙江省开化县山区的水生态环境优势,改进了坑塘流水养鱼的水生态环境维护的相关措施,防止鱼病的发生;在山区坑塘流水养鱼的传统技术基础上,改进坑塘流水系统或其他水生态环境维护的相关措施.结果表明:采取多种水生态环境维护措施,尤其是坑塘流水系统的改进,对坑塘流水养鱼的鱼类疾病的预防起到了关键作用,促进了清水鱼养殖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3.
浙西地区水稻强化栽培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栏粪有机肥取得了显著和极显著的增产效果,栏粪用量超过500kg/667m2,产量才能达到显著差异,其中以1500kg/667m2为最佳。施用菜饼也取得了一定的增产效果。施用有机肥之所以能增产,主要靠增加成穗数和增加总粒数、实粒数即大穗来实现。施用有机肥对有效分蘖期、分蘖高峰期、拔节期、抽穗期有一定的影响,但对成熟期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74.
山核桃集约经营过程中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集约经营历史山核桃林的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演变规律,为山核桃林地土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浙江省临安市分别采集并分析了经营历史为5,10,15,20a的山核桃林土壤样品,并与天然混交林(0a)进行比较。[结果]天然混交林改造为山核桃纯林并经集约经营后,林地土壤微生物量碳(MBC)、微生物量氮(MBN)、MBC/MBN,MBC/SOC均表现出先下降而后上升的趋势,经过10a经营后降到最低水平,与0a相比,0—10cm土层MBC,MBN和MBC/SOC分别降低了52.1%,32.0%和31.0%。经营10a的林地土壤MBC/MBN显著低于前期经营林地,而MBN/TN在经营过程中的差异并不显著。[结论]山核桃集约经营后,林地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75.
水稻强化栽培施氮水平、移栽密度与产量相关性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移栽密度、施氮水平双因素下,单季水稻强化栽培采用移栽密度12~18万丛/hm2,施氮180~240kg/hm2较合理,可比当地常规栽培增产5.3%。  相似文献   
76.
单季稻通气式强化栽培大区对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大区对比试验,初步探明采用旱耕通气、湿润分蘖、干燥强根、干湿灌浆结实水分管理措施的单季稻通气式强化栽培具有促进生长、增强抗逆性、增产等优势,同时还有节水、节省用工等节本增收效应。  相似文献   
77.
我县金针菇年栽培规模已达1亿多万袋,栽培原材料日益紧张。为了充分利用当地资源,我们利用不同农作物秸秆作为栽培料进行栽培出菇试验,现将具体试验情况作如下技术总结。[第一段]  相似文献   
78.
单季杂交水稻强化栽培高产技术试验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单季杂交稻强化栽培和常规栽培对比试验表明,强化栽培以管水为中心,通过旱耕,旱耙,小(中)苗稀植和湿润灌溉等农艺措施,改善土壤的通透性和理化性状,创造一个以水调气,以气增温,以温促肥的良性土壤环境,促进根系生长,增强根系活力.表现前期分蘖早,速度快,有效分蘖历期长,分蘖高峰出现早,个体生长优势与群体生长质量得以优化协调发展,有效穗和成穗率提高,后期植株的光合生产能力提高,有利于大穗的形成和结实率、穗重的提高,增产显著。总结了单季稻强化栽培的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9.
开化县地处浙江西部边境,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四季分明、温暖湿润,生态环境优良,具有发展生态养殖业的良好自然条件.养猪业是目前家畜养殖中最为看好的产业之一,近年来的生产实践表明,在开化山区发展生态养猪业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保障产业之一.  相似文献   
80.
郑明海  余维良  邵云华  程国林 《食用菌》2011,33(3):36-36,38
为了筛选栽培金针菇的优良配方,笔者设计了桑枝屑、杂木屑两组12个配方进行金针菇出菇对比试验。通过对不同配方的金针菇农艺性状和商品性状的比较分析,筛选出栽培金针菇适宜高产配方。现将金针菇配方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