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1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73篇
  12篇
综合类   59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2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机插密度对杂交稻干物质积累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适宜的杂交稻机插株距及种植密度,选取中浙优8号及甬优12为材料,设置14、16、18和21cm4个机插株距,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杂交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机插株距的增大,2个水稻品种植株个体虽然均生长健壮,单株茎蘖数增加,但群体总茎蘖数下降,且后期茎蘖消减较快,最终茎蘖成穗率出现一定的下降趋势;同时,机插株距的增大引起植株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减小,其干物质主要转运至茎叶部位,穗部干物质积累比例未有明显提高。从最终产量表现来看,机插株距的增大导致田间有效穗数显著降低,产量也随之减少。综上可以看出2个水稻品种均需要一定的种植密度才能保证高产,最适株距应调节至14~18cm,种植密度保持在18.5~23.8穴/m2。  相似文献   
82.
果园残枝粉碎覆盖对土壤理化性状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北京地区果园生产清耕管理方式劳动强度大,生产资料投入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低的问题,于2013—2015年在北京市延庆区矮化密植苹果园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进行了3种处理(清耕、种植油菜、残枝粉碎覆盖)对土壤团粒结构、含水率、温度、CO_2释放速率、土壤有机质、果实品质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果树主要生长期,残枝覆盖在0~30cm土层,直径1mm大团聚体含量比清耕多46.7%。残枝覆盖与清耕相比,土壤含水率在10~30cm土层高18.4%;土壤CO_2释放速率无明显差异;可溶性固形物增加6.7%,单果质量提高7.5%。因此,果园残枝覆盖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83.
采用大田试验,以不施氮为对照,采用释放期为60 d的包膜控释尿素(30%)与普通尿素(70%)掺混,研究了其不同施用方式(侧施、底施、分层施)对土壤脲酶及春玉米叶片净光合速率、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施氮水平下,底施处理0~40 cm土壤脲酶活性显著高于侧施和CK,尤其是在春玉米抽雄、灌浆期,但底施与分层施处理间没有显著差异。其中0~20 cm土层底施处理脲酶均值高于分层施、侧施和CK,分别为4.03%、55.94%和58.01%;20~40 cm土层底施处理脲酶均值高于分层施、侧施和CK,分别为3.77%、57.07%和67.37%。各处理植株和籽粒全氮含量变化趋势也基本一致,均表现为底施分层施侧施CK。采用底施处理在抽雄与灌浆期较分层施、侧施和CK叶片净光合速率平均值分别高3.61%、11.42%和33.43%,同时底施还提高了叶片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与分层施、侧施、CK相比,采用包膜尿素与普通尿素掺混底施春玉米产量分别增加0.42%、5.81%、49.23%。采用包膜控释尿素与普通尿素掺混底施效果明显且减少成本,是适宜北京地区推广的施用方式。  相似文献   
84.
为了提高北京地区油菜播种质量,参照相关标准,开展了驱动耙和灭茬旋耕机2种耕整地方式下的油菜播种机试验。结果表明:与驱动耙对比,灭茬旋耕机的作业质量好,作业效率高,性能较优,但油耗稍大。综合考虑油菜播种机的播种质量发现,驱动耙耕作方式更适合油菜播种机,在播种机设定的作业条件下,驱动耙耕整地后播种机的播种均匀性变异系数比灭茬旋耕机低25.5%,各行播种量一致性变异系数低1.3%,同时用种量高0.45 kg/hm2,作业速度低0.09 hm2/h。   相似文献   
85.
通过田间试验设置4个处理,100%化肥、70%化肥+30%有机肥、40%化肥+60%有机肥和100%有机肥,研究青贮玉米生产中施用有机肥替代化肥对土壤养分动态和平衡的影响。通过测定生育期内表层土壤速效N、P、K养分、土壤微生物量C与N、1 m土体NO_3-含量和青贮玉米N、P、K吸收量发现,在大喇叭口期,有机肥替代化肥处理降低表层土壤无机N的供应水平,提高有效P和速效K的供应水平;在收获期,有机肥替代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量C、N,显著降低81~100 cm土层NO_3-含量和1 m土体NO_3-累积量。有机肥替代提高养分生产力和养分回收量,加剧土壤养分的亏缺。本研究条件下,30%有机肥替代化肥处理土壤N、P、K养分供应水平高,养分回收率高,加剧土壤养分的亏缺,需考虑长期的养分平衡问题。  相似文献   
86.
为了解全自动蔬菜移栽机在生产中的使用效果,对生菜、黄瓜2种典型蔬菜开展了生菜膜上和垄上、黄瓜垄上移栽试验,考核全自动蔬菜移栽机对这2种蔬菜移栽的适用性。试验结果表明:该移栽机垄上移栽黄瓜、膜上及垄上移栽生菜秧苗适应性好,栽植合格率高达92%以上,各项性能指标基本达到标准要求,未出现明显的伤苗情况,从作业性能看,可以在京郊地区使用推广。相对而言,该机更适合不铺膜垄上移栽作业,栽植合格率更高。与人工作业相比,全自动蔬菜移栽机移栽生菜作业效率比人工提高了6倍,移栽黄瓜的作业效率比人工提高了18倍。   相似文献   
87.
针对目前籽粒玉米秸秆饲料化利用难、规模小、收集困难和产业发展不成熟等问题,以北京市延庆区捡拾打捆模式和怀柔区秸秆膨化模式为研究对象,从运行流程、机械配套和经济效益等方面对籽粒玉米秸秆饲料化利用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指出了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可为其他地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8.
王立成  张岚  杨烨  王媛媛 《农业工程》2019,9(12):121-126
为适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休闲农业已成为农机合作社转型升级发展的方向之一。以北京市2家农机专业合作社为调研对象,总结了当前北京市农机休闲文化与休闲农业融合发展现状、活动形式、取得的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发展建议,以期为农机合作社转变经营思路,创新经营模式,发展农机特色的农机休闲文化经营与服务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89.
围绕甘蓝在机械化生产各环节中农机与农艺融合的问题,提出了甘蓝机械化生产技术规范。该技术规范依据现有国家和行业标准,提出了对结球甘蓝生产中的一般要求、耕整地、播种育苗、移栽、田间管理、收获、净园等环节的机械化作业技术要求。适用于结球甘蓝机械化生产,收获仅适用于圆头型甘蓝。其他甘蓝类蔬菜(青花菜、花椰菜等)机械化生产可参考采用,为促进现代农机与农艺以及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0.
塑料大棚小白菜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包括撒施底肥、耕整地、播种、田间管理、收获 等5 个生产环节7 个技术节点,可显著提高小白菜生产各环节的作业效率,减少用工量, 收获效率是人工收获的40 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