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2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49篇
林业   19篇
农学   37篇
基础科学   25篇
  82篇
综合类   378篇
农作物   10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97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6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在青海省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麦秀林区,对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种群进行垂直样带调查,分析了不同发育阶段和不同海拔高度青海云杉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青海云杉种群幼苗、幼树阶段个体数量仅占总体数量的6.6%左右,远低于其他3个发育阶段,已处于衰退的早期阶段;2)不同发育阶段的青海云杉种群均呈集群分布,除幼苗、幼树外,随径阶的增大或年龄的增加,种群呈扩散趋势;3)分布于不同海拔的青海云杉种群均趋于集群分布,但其聚集程度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82.
以实测数据为基础,采用模型法分析了福建将乐林场粗叶榕、檵木、厚叶冬青、建润楠4种灌木生物量与地径(D)、株高(H)、冠幅(C)、植冠面积(A)、DH、D2H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以DH、D2H为参数构建的w=a+b(DH)+c(DH)2+d(DH)3W=a+b(D2H)+c(D2H)2+d(D2H)3模型方程能更好地描述灌木的生物量与各形态因子的相关关系;同时,拟合灌木层混合生物量模型,其整株生物量模型为W=35.4+4.19×10-2(DH)+2.03×10-3(DH)2+1.08×10-6(DH)3(R=0.921,SEE=0.921)。  相似文献   
83.
北京郊野地区园林地被植物综合评价与分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京郊野地区常常出现风大扬尘、土壤沙化、风力侵蚀等现象,高大乔木生长常受抑制,因此地被植物的应用对改善生态、提升人居环境质量等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对北京市永定河莲石湖景区、八家郊野公园、玉东郊野公园、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野鸭湖湿地、颐和园6个地点的地被植物的种类、生长状况及景观效果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建立了地被植物园林应用的评价体系。从生长特性、观赏特性、适应特性3方面利用层次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与分级,共筛选出了31种适用于北京郊野地区园林绿化的地被植物,为未来北京郊野地区公园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4.
以西安市9个公园绿地冬季植物景观为研究对象,采用数量化研究方法,建立冬季植物景观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法)对其冬季植物景观进行评价。结果显示:3个评价准则中最重要的是美学,其权重为0.620 0,其次是生态学和心理学;因子层中植物景观空间层次对公园冬季景观影响最大,其权重为0.392 3。西安市植物园各因子综合得分最高,冬季景观效果最佳。结合实际为西安市公园冬季景观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5.
园林水景植物不仅能美化景观,其治理水体富营养化现象也不可忽视。利用水生植物狐尾藻净化水体污染是近年来治理水质恶化的有效生态方法。以麦积区渭河城区段水面“翠湖”为研究区域,以狐尾藻为去污材料,运用点抽样—水槽培养方法开展室外试验,试验时间在2014年6-9月。结果表明,1~60 d,水体总氮、总磷、铵态氮、化学需氧量浓度整体呈下降趋势,而试验后期水体出现轻微的反弹污染;试验期始末,表层水体营养物质含量较底层的低。狐尾藻生命力强,适宜条件下繁殖速度较快。为防止狐尾藻后期腐烂,水体二度污染,保证狐尾藻去污时间相对持久,需对狐尾藻定期采割。  相似文献   
86.
通过连续2 a对北京地区主要公园的郁金香花展景观的调查,获取不同类型的花展景观照片,运用BIB-LCJ审美评判方法探讨公众对郁金香花展景观的审美倾向。研究发现4个不同测试群体在花展景观审美方面的相关性显著,专业背景相似的受测人群相关性更显著(相关系数分别为0.913、0.893),不同测试群体的审美差异在于具有专业背景的测试群体的景观审美分辨能力更强。结果表明:应用BIB-LCJ审美评判方法可以全面地反映各类型人群对植物景观的审美评价以及各类型植物景观的质量,探索为公众所喜爱的花展布展模式,为今后北京地区的郁金香花展设计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87.
以福建将乐林场栲类次生林为研究对象,首先根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栲类次生林特点,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其主导功能,然后构建了基于主导功能的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对栲类次生林小班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栲类次生林的127个小班中,处于优质、健康、亚健康、不健康、疾病状态的小班数量分别为26、32、42、16、11个,面积所占的比例分别为32.1%、21.6%、30.0%、10.5%、5.7%。其中,严格保护型经营类型的小班健康状况优于经营保护型和一般保护型。评价结果符合实际情况。为制定合理的经营措施,提高栲类次生林的健康状态提供了理论和方法依据。  相似文献   
88.
宋梅  时佳 《干旱区研究》2014,31(1):188-191
由于二氧化碳有较长的寿命年限及超高排放量,已成为温室效应的标志性气体。依据IPCC(2006)自上而下一阶估算的参考方法,计算得出新疆2003-2011年能源消费产生的二氧化碳量,结果表明:该地区二氧化碳排放量逐年迅速增长,主要表现为固体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的增长,且排放量较高的重点行业主要以化工、电力、钢铁、水泥为代表的高耗能行业。结合新疆能源、经济及环境现状,提出了建立市场准入机制、碳交易机制、优化产业结构及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一系列促进新疆低碳经济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9.
通过对内蒙古巴彦淖尔花岗岩石林的调查和研究,对其形态类型和成因作了详尽的阐述。研究区的花岗岩石林从形态上可分为石柱、石锥、石蛋、蘑菇石、石排5种类型。根据形态特征的分析,该石林是由晚古生代花岗闪长岩-黑云二长花岗岩经重力崩塌、风化、流水侵蚀等外力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特殊地貌,其形成发育受岩性、地质构造、气候条件等因素的控制。  相似文献   
90.
农牧交错带处于气候上的过渡区和生态系统上的脆弱地带,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双重影响下,土地景观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利用1976、1987、1993、1999、2006和2010年遥感影像,运用ENVI 4.7、ArcGIS 9.3 和FRAGSTATS 3.3,分析农牧交错带黄旗海流域景观格局变化及其驱动力。结果表明,1976—2010年间,耕地和建设用地等人工景观的面积不断扩增,草地和湿地等自然景观面积大量萎缩,其中,湿地面积从193.5 km2减为52.9 km2,减少了73%。在景观水平上,选取斑块密度、景观形状指数、蔓延度和香农多样性指数分析景观格局。34年间流域景观形状变得复杂,异质性程度增加,景观破碎化加剧,作为优势景观类型的草地对整个景观的控制作用减小。人类活动是黄旗海流域景观变化的主要驱动力。人口增加和农牧业发展使建设用地和耕地大规模扩增,经济增长需要消耗大量水资源,人工水利设施的建设改变了流域水资源的自然配置,使得湿地资源大量消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