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1篇
农学   68篇
基础科学   8篇
  8篇
综合类   213篇
农作物   11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252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71.
番茄秋大棚生产条件下,从底肥、追肥2个方面研究了硫酸钾肥对番茄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底肥施用大德金肥250kg/667m2、追肥时配施二铵20kg/667m2的情况下,以基施硫酸钾20kg/667m2,并分别于第1穗果膨大、第2穗果膨大以及第1穗果采收期各追施硫酸钾肥5kg/667m2的处理组合产量和效益最好,分别较空白对照增产12.2%、增效10.2%。  相似文献   
72.
秋大棚番茄密度与留果数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以产量为第1考核指标,筛选出秋大棚番茄定植密度、每株留果数的最佳组合。试验结果表明,1)随着密度的增加,植株的高度和叶面积均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弱的趋势。2)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密度、留果数的增加,产量也增加,3200株/667m2、留果数12果/株时产量达到最高;当密度高于每3200株/667m2时,此后的产量呈下降趋势。3)随着密度的增加与留果数的增多平均单果质量逐渐减小;对各个密度而言,留果数不宜低于每株10果。4)生产中推荐采用3200株/667m2、留果数每株12个果的组合为宜。  相似文献   
73.
为落实北京市政府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的政策,提高京郊设施黄瓜生产技术水平,增加农民收入,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特安排了秋大棚黄瓜品种比较试验、栽培密度试验、播种期试验,并举办秋大棚黄瓜高产竞赛。试验结果表明,品种北京204、中农4号、中农16号、中农1号和秋棚2号综合表现较好,最适宜的栽培密度为4000株/667m2,最佳播种期为7月16日。高产竞赛667m2平均产量比全市平均增产1200.4kg,产值比全市平均增加3179元。通过对试验和高产竞赛的分析,总结出2008年度秋大棚黄瓜生产中的栽培技术经验及问题对策。  相似文献   
74.
冬油菜在北京怀柔地区的适宜播种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陇油9号为指示品种,对8个不同播期冬油菜的越冬成活率、生育特征表现、经济性状、籽粒产量等指标做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8月29日、9月5日、9月12日播种的冬油菜,冬前叶片数超过12片,根颈较粗,越冬成活率在88.7%~96.8%,籽粒产量平均为2398.5 kg/hm2,其中8月29日和9月5日播种的越冬率和产量最高,越冬率分别为96.8%和96.0%,产量分别为2469.0kg/hm2和2545.5kg/hm2,与其他处理达显著差异;9月19日和9月26日播种的油菜,越冬成活率平均较前4个播期降低19.5%,籽粒产量降低42.3%;10月2日以后播种的油菜不能在怀柔区安全越冬。播期试验初步表明,冬油菜在北京怀柔区的适宜播期为8月22日至9月12日,最佳播期为8月29日至9月5日。  相似文献   
75.
为了增添京郊裸露农田治理作物品种,提升农田景观,为京郊优质高产田、优良生态田、优美景观田的建设增砖添瓦,2007年秋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引进越冬油菜,开展了适宜北京地区种植的品种筛选及播期、密度和肥水运筹等栽培技术研究,并于2009年春天引进春油菜开展了试验研究,在技术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裸露农田治理效果研究和提升农田景观效果的规模化示范。目前,已形成了北京地区冬油菜栽培技术规程,筛选出了适宜京郊种植的春油菜品种,油用油菜已落户北京。  相似文献   
76.
利用日光温室冬季反季节生产鲜食玉米,试验揭示温室日低温是影响鲜食玉米本田生育期的决定因子,探明温室温度保持恒稳,鲜食玉米本田生育天数不会因播期不同而改变,设施反季节栽培应选用花期短、灌浆速率快的品种,采取育苗移栽定植,种植密度为52500~60000株/hm2,鲜食玉米商品穗产量可稳定超过6000kg/hm2,纯收益达到75000元/hm2。本试验创新了京郊设施农业生产模式,配套技术简便易行,经济效益高,为京郊设施农业多元化高效生产提供了新选择。  相似文献   
77.
日本和美国社区支持型农业的发展及其启示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社区支持型农业(CSA)是可持续农业的重要形式之一,近几年在国内逐渐受到人们关注,为借鉴日本和美国CSA发展的经验教训,促进中国CSA健康发展和城乡互补。为此,重点介绍了CSA在两国的发展历程及趋势,分析了兴衰背后的社会原因及其启示,并探讨了中国发展社区支持农业的潜在需求。研究得出:CSA最早产生的日本,随着有机农场的减少,以及社会经济变化等原因,CSA已经变得日益衰落;而在其后CSA兴起的美国却迎合了广大民众的需求得以蓬勃发展,并且功能形式日趋灵活多样,农场平均规模趋于减小。CSA的兴起和发展与其社会背景紧密相关,CSA多数提倡采用机生产方式同时兼备多种功能,其发展遵循平等互利、规模适度等原则,外部支援和参与有助于增强其发展活力。这对中国CSA和持续农业发展具有借鉴意义。该文从维护农民利益、保障市民需求及城乡一体化等角度,认为CSA是中国发展可持续农业、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一条“绿色通道”。  相似文献   
78.
甜菜筒喙象是世界潜在入侵象虫网收录的一种重要象甲科昆虫,主要为害甜菜,以及藜科、苋科和蓼科的一些杂草,国内外未曾见有为害藜麦的报道,2016年7月下旬我们发现该种象虫在北京严重为害藜麦。本文首次报道甜菜筒喙象在藜麦上的发生为害情况,同时介绍了其形态识别特征、生物学特性,给出了防治建议,并提出下一步研究重点,为有效防范甜菜筒喙象的进一步扩散为害,保障我国藜麦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79.
<正>番荔枝为多年生半落叶性小乔木植物,因其外表呈鳞目状,貌似佛头,所以又称"佛头果"或"释迦果"。番荔枝大都原产于热带美洲陆地或西印度群岛,目前在热带、南亚热带地区广泛种植。番茄枝的果实营养丰富,具有延缓肌肤衰老、降低血糖、增强免疫力、抗癌等功效,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但番荔枝不耐贮运,在中国北方市场销售较少,且价格较高~([1-2])。  相似文献   
80.
白菜型冬油菜在北京地区适宜播期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陇油6号为指示品种,通过对8个不同播期下冬油菜的越冬保苗率、生育特性特征表现、经济性状、籽粒产量等指标的调查分析,认为8月25日至9月15日为北京地区冬油菜的适播期。这一阶段播种的油菜枯叶前苗龄都在10叶以上,越冬保苗率75%以上;春后各生育阶段及经济性状表现良好,尤其以9月1日和9月8日两个播期的油菜,千粒重较高,单株产量3.0~3.3g,每亩籽粒产量71~75kg,与8月18日播种的相比,亩增产23~27kg,增产幅度48%~57%。9月22日以后播种的油菜,枯叶前苗龄在8叶以下,根部干物质积累不足,抗冻害能力差,因此,北京地区应避免9月下旬以后播种冬油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