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5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206篇
林业   51篇
农学   187篇
基础科学   22篇
  175篇
综合类   1080篇
农作物   79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323篇
园艺   31篇
植物保护   37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110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03篇
  2016年   123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194篇
  2011年   185篇
  2010年   191篇
  2009年   221篇
  2008年   247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姜瑛  周萌  吴越  苗玉红  汪强  韩燕来 《草业科学》2018,(12):2903-2914
在水培条件下,以加拿大引进燕麦(Avena sativa)品种加1(Tybor naked oat)、加8(Marion oat 2002)、加9(Nova oat 2003)和白燕6号为试验材料,从盐害外观症状、生理指标及离子吸收方面综合评价不同基因型燕麦对盐胁迫浓度和胁迫时间的生理适应性。结果表明,各燕麦品种不同盐浓度处理间叶绿素含量、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Na+、K+吸收及K+/Na+达到差异显著水平(P<0.05)。随着胁迫浓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4个品种盐害症状逐渐明显且有逐渐加重的趋势,叶绿素含量逐渐降低,丙二醛含量不断增加,Na+含量增加而K+含量降低,整体K+/Na+呈现降低的趋势。加8的盐害指数最低、叶绿素含量降低较少、丙二醛积累相对较低,脯氨酸累积能力强且具有较高的K+/Na+,耐盐能力综合评价值最高;白燕6号在中高盐胁迫下盐害指数稍高于前者、叶绿素含量降低较少、丙二醛积累相对较低,在中高盐浓度下脯氨酸积累能力强,但K+/Na+较低,耐中高盐胁迫下能力次之;加1和加9在中高盐胁迫下盐害指数较高、叶绿素含量降低显著、丙二醛积累较高,脯氨酸积累能力相对弱,且降低较早,同时K+/Na+较低,对盐胁迫相对较敏感。研究表明,加8耐盐性高于其他品种的主要原因在于盐胁迫下有着较强的持K+能力,能够保持较高的K+/Na+,而白燕6号耐盐性强可能与其在Na+区隔化或脯氨酸渗透调节能力具有一定的优势有关。  相似文献   
2.
将420只体质量为(20.23±1.88)g的雌性昆明系小鼠随机分成5个处理组和1个对照组,每组设7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各处理组分别腹腔按体质量注射10、15、20、25、30mg/kg的醋酸铅溶液,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的灭菌生理盐水,每隔2d注射并称重1次,共注射10次,期间记录小鼠体质量及临床表现。染毒结束后,脱颈椎处死小鼠,取出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组织,称湿重;观察形,制作石蜡切片,观察其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显示,(1)铅可明显影响小鼠体质量增长,且体质量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而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2)与对照组相比,各染毒组小鼠脏器系数变化依次为肾、脾肝、肺心,且呈明显的剂量-时间效应关系;(3)铅暴露可引起小鼠心、肝、脾、肺、肾各脏器发生不同程度的损伤,小鼠肾脏、脾脏受损最为严重,其次为肝脏,再次为心脏,肺脏影响最轻,且损害的程度与铅染毒剂量和时间呈剂量-时间效应关系。结果表明,当醋酸铅暴露剂量≥20mg/kg时,对小鼠生长发育具有明显抑制作用;长期低铅染毒即可导致机体各组织器官发生广泛性病理损伤,且损伤的程度与染毒剂量呈现明显的剂量-时间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3.
《畜牧与兽医》2015,(5):108-111
近年来,世界上多个国家已发生O型、亚洲Ⅰ型等多种亚型口蹄疫疫情。规模化猪场防治亚洲Ⅰ型、O型口蹄疫的工作难度逐步加大。现阶段为猪场选择合适的预防亚洲Ⅰ型、O型口蹄疫疫苗,在生产中显得十分迫切。通过用O型-亚洲Ⅰ型口蹄疫二价灭活苗对猪群进行免疫,免疫后猪群的应激反应和体重没有明显影响的前提下,用液相阻断ELISA法检测口蹄疫病毒特异性抗体。结果表明牛源口蹄疫O型-亚洲Ⅰ型双价灭活疫苗可以使猪产生较高水平的O型和亚洲Ⅰ型抗体。  相似文献   
4.
粉垄耕作后效对夏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究小麦/玉米轮作系统中耕作方式对下茬玉米产量的影响,研究了小麦季粉垄深松对小麦/玉米种植制度下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以期从耕作制度的改进上解决粮食增产问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小麦播种季,设旋耕(12~16 cm,CK)、粉垄耕作(FL1:20~30 cm,FL2:30~40 cm)3个处理,夏玉米在小麦收获后机播。结果表明,与旋耕(小麦季)相比,粉垄耕作(小麦季)能增加下茬玉米的株高、穗长、单株干物质质量等生长因子,FL1,FL2处理的株高均极显著(P≤0.01)高于CK,FL1处理的单株干物质质量显著(P≤0.05)高于FL2,CK;粉垄耕作(小麦季)能促进下茬玉米的穗行数、穗粒数、单穗籽粒质量等产量构成因素的增加,其中,FL1,FL2处理的穗行数显著(P≤0.05)高于CK;FL1的果穗质量、百粒质量显著(P≤0.05)高于CK。粉垄耕作(小麦季)能够提高下茬玉米的籽粒产量,其中,FL1处理增产效果显著(P≤0.05),各处理的玉米籽粒产量大小为:FL1(9 723.3 kg/hm2)FL2(8 720.3 kg/hm2)CK(8 273.7 kg/hm2)。  相似文献   
5.
在烤烟打顶后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壳聚糖与硫酸铜,采用多重比较的方法分析了壳聚糖与硫酸铜互作对烤烟中性致香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法尼基丙酮、β-大马酮、二氢猕猴桃内酯、3-羟基-β-二氢大马酮、芳樟醇、苯乙醛、新植二烯等致香物质含量增加。糖与铜互作有利于类胡萝卜素类和苯丙氨酸类产物的降解,且效果显著;对棕色化反应产物和类西柏烷类致香物质作用效果不显著;中性致香物质总量在各处理间均增加,T5T3T2T4T1;各处理与T1(CK)均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但T2与T3差异不显著。总体来看,在壳聚糖与硫酸铜互作中,低浓度(0.1%)壳聚糖和高浓度(0.2%)硫酸铜最有利于烤后烟叶中性致香物质含量的增加,作用效果最佳,尤其对提升类胡萝卜素类致香物质作用显著;有助于致香成分的形成,提升烟叶品质。  相似文献   
6.
水溶性钾肥对烤烟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水溶性钾肥对豫西烤烟的农艺性状、成熟度、产量以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水溶性钾肥能够有效地为烟株提供营养,促进烟株生长发育、成熟、落黄,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烟叶品质,提高烟叶的产量和上中等烟的比例,增加烟农的收入。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中国玉兰属特有珍稀物种莓蕊玉兰及变异莓蕊玉兰、裂被莓蕊玉兰、九被莓蕊玉兰的形态特征及生态特性,总结了莓蕊玉兰的繁育与栽培技术要点,阐明了其开发利用前景及科学理论研究意义,以期为利用莓蕊玉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不同热解温度制备的水稻秸秆生物炭理化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通报》2020,(1):136-143
以不同热解温度(100~800℃)制备的水稻秸秆生物炭为研究对象,研究在不同热解温度下制成的生物炭的理化特性。结果表明,热解温度为100~300℃制成的水稻秸秆生物炭呈弱酸性,400℃以上时呈碱性;水稻秸秆生物炭表面碱性含氧官能团数量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而增加、酸性含氧官能团则减少;水稻秸秆生物炭中的官能团C=C、C-O-C、-OH和-C=O在较高的热解温度下发生缔合或消除,促进了芳香基团的形成;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水稻秸秆生物炭的阳离子交换量(CEC)、比表面积、孔径、比孔容、氮气吸附量和颗粒表面的分型维数(D1)均先增加后降低,阳离子交换量(CEC)在300~500℃时、其它性状在400~600℃之间达到最大值;以不同热解温度制成的水稻秸秆生物炭颗粒的孔隙结构均以孔隙宽度2~50 nm的中孔为主。随热解温度的升高,水稻秸秆生物炭的产率逐渐降低;400~500℃炭化2 h,生物炭产率最高,其孔隙结构最为复杂,所以可以认为400~500℃是水稻秸秆炭化的最佳温度。  相似文献   
9.
《天津农业科学》2014,(10):95-97
为研究小麦田土壤真菌物种多样性,采用稀释平板法分离20份小麦田土样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分离获得3种暗色丝孢菌菌株,分别是麦根腐平脐蠕孢、小孢头束霉和刺黑乌霉。因此,他们和小麦病害有一定的关系,所研究玻片标本与活菌种均保存于河南农业大学菌物学标本室。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兽医学报》2016,(6):995-1000
前期研究发现双组分应答调控子CpxR可调控鼠伤寒沙门菌对氨基糖苷类药物的耐药性。为进一步探索其调控机制,本研究测定了无抗生素和亚MIC庆大霉素下,鼠伤寒沙门菌标准株(JS)、过表达株(JS/pcpxR)、磷酸化位点突变过表达株(JS/pcpxR*)分别在不同能量水平的2种基本培养基中的生长曲线;同时采用LacZ报告基因融合试验方法构建3株acrD启动子融合报告菌株(JS/PacrD、JS△cpxR/PacrD、JS△cpxR/pcpxR/PacrD),通过测定其β-半乳糖苷酶活性,分析无抗生素诱导和亚MIC庆大霉素诱导下CpxR对acrD启动子转录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JS、JS/pcpxR和JS/pcpxR*在M9-0.2%甘油(+亚MIC庆大霉素)培养基中的对数生长期生长速率均低于各自在M9-0.2%甘油培养基中的对数生长期生长速率,JS和JS/pcpxR*在M9-0.2%葡萄糖(+亚MIC庆大霉素)培养基中的对数生长期生长速率也低于各自在M9-0.2%葡萄糖培养基中的对数生长期生长速率,但JS/pcpxR在M9-0.2%葡萄糖(+亚MIC庆大霉素)培养基与在M9-0.2%葡萄糖培养基中的生长速率基本一致;另外,亚MIC庆大霉素诱导下JS△cpxR/pcpxR/PacrD的β-半乳糖苷酶活性高于JS△cpxR/PacrD,差异极显著(P0.01),与JS/PacrD的β-半乳糖苷酶活性水平相当。结果表明,在葡萄糖存在的环境中,CpxR的过表达可提高鼠伤寒沙门菌对庆大霉素的抗性,且CpxR对外排泵acrD转录的促进是其发挥对庆大霉素耐药性调控作用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