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摸清北京地区经济作物病虫害发生和防治情况,通过调研,结合各区实际情况,介绍了目前北京地区经济作物产业的植保现状,分析了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植保问题,提出了建议和对策,以期为有针对性地开展经济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和推广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土壤药剂处理结合阳光消毒防治番茄根结线虫技术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筛选安全、高效、实用的化学防治技术,对国内外生产的5种杀线虫剂(棉隆、1,3 二氯丙烯·氯化苦、威百亩、噻唑磷、溴甲烷)土壤处理结合阳光消毒防治番茄根结线虫的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使用98%棉隆微粒剂450 kg/hm2或10%噻唑磷颗粒剂30 kg/hm2防治番茄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结合夏季高温进行阳光消毒,能有效地降低番茄根结线虫的数量,减轻根结线虫的危害程度,节省农户的生产成本,提高番茄的产量和农户的经济效益,是夏季防治番茄根结线虫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以秋冬茬温室番茄为试验对象,研究秋冬茬温室番茄根结线虫的发生规律。结果表明:秋冬茬温室番茄土壤中根结线虫存在一定的消长变化,定植后土壤中根结线虫量明显增多,生长期间土壤中根结线虫量受多种因素影响,到达采收后期线虫量有所降低,但仍处于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4.
《中国瓜菜》2017,(10):51-53
对设施番茄整个生产过程中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进行了阐述。针对产前、产中和产后3个不同时期的防控重点,从培育无病虫壮苗、棚室消毒、产中物理防控、药剂防治、产后植株残体无害化处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叙述,供生产者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索有效监测和防控甜菜夜蛾的产品,结合性信息素在甜菜夜蛾监测和防控中的应用,利用性诱捕技术监测秋茬露地花椰菜田甜菜夜蛾发生规律,对比甜菜夜蛾性诱捕技术和信息素智能监测系统的监测情况、甜菜夜蛾迷向丝的应用效果和不同诱捕器诱芯载体的效果等。结果表明:2017—2019年秋茬露地花椰菜田甜菜夜蛾发生的高峰期为秋茬露地花椰菜定植到结球初期;信息素智能监测系统较人工调查性诱捕器诱蛾量更加准确、高效;甜菜夜蛾迷向应用的迷向率达100%;甜菜夜蛾不同载体诱芯中聚乙烯管材质较橡皮头材质诱集效果更好,单日诱蛾量高,诱蛾谱更清晰。  相似文献   
6.
采用不同试剂不同用量处理不同时期的甘薯,开展甘薯根腐病水药一体化防治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在滴灌条件下,寡雄腐霉对根腐病的防治效果优于辣根素,采用300g/hm2寡雄腐霉处理,对根腐病的防治效果可达43.33%。  相似文献   
7.
北京地区番茄灰霉病菌对嘧霉胺的抗药性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检测北京地区番茄灰霉病菌对嘧霉胺的抗药性,指导生产上科学用药,从北京12个区、县采集番茄灰霉病样150份,分离纯化获得109个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的单孢菌株,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番茄灰霉病菌对嘧霉胺(pyrimethanil)的抗药性。所测菌株中嘧霉胺抗性菌株出现的比例高达82.57%,且以高抗菌株为主,占78.89%,抗性水平最高的菌株EC50是最敏感菌株的5 096倍;不同区县番茄灰霉病菌对嘧霉胺的抗药性存在差异,门头沟区、密云县、延庆县、怀柔区和平谷区、大兴、通州和顺义8个区县的高抗菌株所占比例达66.67%~100%,海淀、朝阳和房山3个区未检测到高抗菌株。上述结果说明北京地区番茄灰霉病菌对嘧霉胺的抗药性非常普遍,且以高抗菌株为主,生产上应替换新型杀菌剂防治番茄灰霉病。  相似文献   
8.
蒸汽熏蒸防治甘薯茎线虫病效果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发展绿色农业,探讨了蒸汽熏蒸法在防治甘薯茎线虫病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环境温度为23℃,蒸汽持续熏蒸40 min条件下,土表下10 cm和20 cm深处土层最高温度分别可达60.6℃和37.9℃,相应深度薯块中甘薯茎线虫的死亡率分别为100%、88.1%,土样中甘薯茎线虫的死亡率分别为59.6%、60.0%;在环境温度为7℃时,利用蒸汽熏蒸不能有效地控制甘薯茎线虫.在大田或温室大棚中环境温度达到23℃以上时,可使用蒸汽熏蒸法防治甘薯茎线虫及其他病虫害.  相似文献   
9.
侵染甜椒的番茄褪绿病毒的分子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番茄褪绿病毒(Tomato chlorosis virus, ToCV)是一种由粉虱传播的RNA病毒,可以侵染番茄和辣椒等常见蔬菜,已在世界多地造成严重危害。2012年在北京市大兴区调查蔬菜病毒病时发现保护地栽培的甜椒植株表现脉间褪绿症状,且植株上烟粉虱数量多,初步推测为ToCV危害。通过提取显症样品总RNA,利用ToCV特异性引物进行反转录PCR,扩增得到463 bp的目标条带。通过测序和核苷酸序列比对分析,表明该序列与国外已报道的ToCV HSP70h(the heat shock protein 70 homolog,热激蛋白70家族)基因序列相似性为99%。这是对ToCV在我国侵染甜椒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0.
通过普查、系统调查、室内饲养和田间笼罩观察等方法,对褐足角胸肖叶甲在北京地区的发生为害规律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褐足角胸肖叶甲在全市均有分布,北部山区的虫口密度显著低于南部潮土区。在春夏玉米交错分布区,未发现褐足角胸肖叶甲取食春玉米。北京地区有红棕型和铜绿鞘型2种色型,其中红棕型占93.32%,为绝对优势色型。普查中发现该虫可取食多种植物,其中马齿苋、野艾蒿、茵陈蒿等3种杂草是寄主植物新记录。系统调查表明,北京1年仅见1代成虫,7中下旬是该虫在北京为害的关键期。调查分析显示北京地区褐足角胸肖叶甲在夏玉米田符合聚集分布特征。行为观察发现褐足角胸肖叶甲为害玉米时,喜欢从正面啃食。室内饲养和田间笼罩观察发现成虫平均寿命约为20d。通过调查,首次证实在北京地区,褐足角胸肖叶甲以幼虫在玉米根部5~10cm土层中越冬。本研究初步明确了褐足角胸肖叶甲在北京地区的发生规律,可促进相关预测预报技术的提升,为综合防控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