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8篇
综合类   18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1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针对本地夏秋季叶菜生产品种单一的情况,对12个速生青菜引进品种进行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比较试验,筛选耐热、抗病且品质较佳的品种。结果表明,夏青青、夏抗、苏冠703、黑冰等几个品种表现优良,适合本地区夏秋季种植。  相似文献   
2.
3.
王建伟  陶飞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17):155-158
近红外光谱技术作为一种快速、高效、无损的分析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农产品检测领域.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可有效实现农产品营养成分和质量安全的检测,亦可用于农产品产地溯源和作物育种.该文综述了近红外光谱技术在农产品检测中的应用现状,并对其今后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生物降解膜覆盖对春季绿芦笋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本研究以6年生丰岛1号芦笋为试验材料,设生物降解膜、可降解麻地膜及小拱棚覆盖3种处理,实时监测不同覆膜方式下土温变化的趋势,考查不同处理芦笋的出笋时间、嫩茎产量、品质和降解膜的降解情况等。结果表明,生物膜覆盖处理比对照小拱棚提早2d出笋;生物膜覆盖前期增产效果显著,较小拱棚高66%;生物膜处理1级笋率、笋头紧密度、单支笋重均优于小拱棚,生物膜降解情况明显优于可降解麻地膜。  相似文献   
5.
主要介绍了在研究造型论与设计基础语言时对形态的观察、接触、体会和思考,即设计形态是从原点到变.量变化的思维过程,分析了设计形态的概念和变化关系,并结合罐子的形态变化探讨了形态和思维从原点到变点的变化过程,从而得出结论,即设计师的综合素质和艺术修养影响着形态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讲述了两种不同的车身前部导水槽结构,封闭式导水槽和单板式导水槽结构,并分别对两种导水槽的导水性、安装要求、焊接工艺性以及和周边零件搭接关系等技术问题进行了说明。并以某款汽车的前舱导水槽结构为例,展开讲述了汽车前舱导水主板总成中导水槽的结构特点和种类,以及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关键点。且列举了几种常用的导水槽结构,为导水槽设计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气缸套变形与活塞环摩擦功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降低发动机摩擦损失,提高机械效率,重点研究缸套变形对活塞环与气缸套摩擦副的影响。首先,对两种不同状态的缸套进行有限元分析,找出缸套变形规律;然后,根据这些规律计算出活塞环与缸套润滑表面的油膜压力和油膜厚度;最后,将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缸套变形的椭圆度直接影响摩擦功和机油消耗率的大小。  相似文献   
8.
利用PCR-SSCP技术,对萧山鸡、仙居鸡、灵昆鸡、萧山鸡×仙居鸡杂交F1代、AA鸡的L型钙离子通道α1亚单位(CACNA1S)基因(CACNA1S)5'-调控区(5'-UTR)和外显子1(exon1)进行多态性检测,结合肉质性状做关联分析.结果表明试验群体CACNA1S基因5'-UTR和exon1存在3个单核苷酸多态...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园林工程大树移植的现状着手,分析了大树移植对于园林工程的重要意义,并深入探讨了园林工程大树移植过程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以芦笋优系T2-32-6嫩茎为外植体,通过不同茎段部位外植体灭菌效果比较、诱导增殖与生根培养基的筛选,优化了T2-32-6的组培快繁技术。结果表明,嫩茎的绿色部分是适宜的外植体材料;适宜芦笋茎段诱导、增殖丛芽的培养基为MS+0.2 mg·L -1 NAA+0.3 mg·L -1 6-BA,易形成鳞茎盘,利于诱导生根;1/2MS+0.05 mg·L -1 NAA+0.05 mg·L -1 KT+0.5mg·L -1嘧啶醇的激素组合培养基生根率较佳,可达80.6%。本研究为芦笋优系T2-32-6的种苗组培扩繁和生产试验提供了较好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