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明确植物免疫诱抗剂对番茄灰霉菌的抑菌效果,选用3%氨基寡糖素水剂、0.5%几丁聚糖水剂和1%香菇多糖水剂3种常规植物免疫诱抗剂,分别配制高、中、低3个浓度,采用含药培养基的方法开展室内抑菌试验,明确3种植物免疫诱抗剂相应最佳抑菌浓度后,在番茄生育期开展田间诱导抗灰霉病试验。室内抑菌试验结果表明:3种植物免疫诱抗剂均可抑制番茄灰霉菌的生长,其中,1%香菇多糖水剂对番茄灰霉病菌具有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1%香菇多糖水剂20倍液接菌1d后的抑菌率为36.1%,4d后抑菌率为67.43%;3%氨基寡糖素水剂抑菌效果次之,3%氨基寡糖素水剂100倍液接菌1d后抑菌率为22.1%;0.5%几丁聚糖水剂抑菌效果相对较低,抑菌率维持在0.0%~14.3%。田间诱导抗病试验结果表明:0.5%几丁聚糖水剂200倍液对番茄灰霉病具有较好的诱抗效果,连续施用4次后,番茄灰霉病防效达61.83%。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番茄潜叶蛾的监测与防控效率,在樱桃番茄生产温棚开展了双色地膜土栽、地砖托盘盆栽、地砖盆栽、地布盆栽4种栽培方式下番茄潜叶蛾对化蛹场所的选择性研究。依据栽培方式,调查了12种可能的化蛹场所。结果表明,番茄的栽培方式不同,番茄潜叶蛾的化蛹场所亦有明显变化。双色地膜土栽方式下,6种场所的总计平均化蛹数量和化蛹数量占比中,地膜覆盖土显著高于其他场所,依次为地膜覆盖土>种植孔周边和茎秆>叶片;叶柄和果实上未观察到有幼虫化蛹。地砖托盘盆栽方式下,9种场所的总计平均化蛹数量中,花盆托盘底部和花盆翻边显著多于花盆盆底,其他场所未观察到有幼虫化蛹;化蛹数量占比中,花盆托盘底部显著高于其他场所,依次为花盆托盘底部>花盆翻边>花盆盆底。地砖盆栽方式下,8种场所的总计平均化蛹数量中,地砖缝隙和花盆翻边显著多于花盆盆底,其他场所未观察到有幼虫化蛹;化蛹数量占比中,地砖缝隙显著高于花盆翻边和花盆盆底。地布盆栽方式下,8种场所的总计平均化蛹数量和化蛹数量占比中,花盆盆底显著高于其他场所,依次为花盆盆底>花盆翻边>地布表面,其他场所未观察到幼虫化蛹。双色地膜土栽方式下4种化蛹场所的逐次平均化蛹数量和化蛹数量占比中,地膜覆盖土显著高于其他场所,其中化蛹数量依次为地膜覆盖土>种植孔周边>茎秆和叶片;化蛹数量占比依次为地膜覆盖土>种植孔周边和茎秆>叶片。地砖托盘盆栽方式下,3种化蛹场所的逐次平均化蛹数量中,花盆翻边和花盆托盘底部显著多于花盆盆底;逐次平均化蛹数量占比中,花盆托盘底部显著高于其他场所,依次为花盆托盘底部>花盆翻边>花盆盆底。地砖盆栽方式下,3种化蛹场所的逐次平均化蛹数量和化蛹数量占比中,地砖缝隙显著高于其他场所,化蛹数量依次为地砖缝隙>花盆翻边>花盆盆底;化蛹数量占比依次为地砖缝隙>花盆翻边和花盆盆底。地布盆栽方式下,3种化蛹场所的逐次平均化蛹数量和化蛹数量占比中,花盆盆底显著高于其他场所,依次为花盆盆底>花盆翻边>地布表面。化蛹场所选择性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双色地膜土栽方式下,番茄潜叶蛾对4种化蛹场所的选择性依次为地膜覆盖土>种植孔周边>茎秆>叶片;地砖托盘盆栽、地砖盆栽和地布盆栽等3种栽培方式下,番茄潜叶蛾对3种化蛹场所的选择性分别依次为花盆托盘底部>花盆翻边>花盆盆底、地砖缝隙>花盆翻边>花盆盆底、花盆盆底>花盆翻边>地布表面。研究结果对番茄潜叶蛾种群发生动态监测和有效防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强酸性电生功能水对番茄白粉病和番茄细菌性叶斑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以1×10~6孢子/g寡雄腐霉菌可湿性粉剂和46%氢氧化铜水分散粒剂为对照药剂,采用不同浓度的强酸性电生功能水在番茄缓苗期和发病初期进行叶面喷施。结果表明,在缓苗后用50 mg/L强酸性电生功能水进行预防,在病害发生初期改用80 mg/L浓度进行防治,对番茄白粉病和番茄细菌性叶斑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防效分别为64.10%和66.14%,而且可使番茄增产2.80%;仅在病害发生初期开始使用80 mg/L强酸性电生功能水进行叶面喷施,对番茄有一定增产效果。但是,对番茄白粉病和番茄细菌性叶斑病的防治效果与对照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为评价新型杀线虫剂三氟吡啶胺防治南方根结线虫的效果,设置了该药剂与作为对照的3种常见杀线虫剂灌根或拌土穴施处理,比较各处理防治西瓜田南方根结线虫的效果。在防控南方根结线虫导致的死棵方面,对照药剂氟吡菌酰胺、阿维菌素、噻唑膦处理区西瓜死棵率为14.70%~44.85%,清水对照区为46.97%,而三氟吡啶胺处理区死棵率仅5.61%;在根结防效方面,三氟吡啶胺处理为70.43%,显著优于药剂对照;在虫口防效方面,三氟吡啶胺处理为66.72%,为各处理中最高。建议将三氟吡啶胺推广应用于南方根结线虫的田间防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