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6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15篇
  32篇
综合类   32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26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41.
混合药剂抑制梨枣果实脱落数学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5因子5水平正交旋转回归组合设计方法,以不同浓度的硼砂、GA3、尿素、NAA、2,4-D配成36个处理,在梨枣幼果发育期对植株全量喷洒,探讨防止果实脱落、提高结果指数的最佳药剂和不同药剂的最佳配比与浓度。结果表明,不同药剂对提高山西梨枣结果指数效应的作用程度大小依次为:尿素>NAA>硼砂>2,4-D>GA3。混合药剂中双因子互作提高山西梨枣结果指数效应最大的是硼砂和GA3,其次为硼砂和NAA。在结果指数90%以上的预期目标下,混合药剂中不同成分的使用浓度模拟结果为硼砂0.1558%~0.1700%,GA315.58~16.09mg/L,尿素0.1210%~0.1313%,NAA15.07~16.57mg/L,2,4-D7.916~8.571mg/L。  相似文献   
42.
克氏原螯虾-水稻连作对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克氏原螯虾-水稻连作对系统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分别选择克氏原螯虾-水稻连作塘、水稻田为研究对象,采用Biolog-ECO方法检测土壤样品中微生物对31种碳源的利用能力,研究克氏原螯虾-水稻连作田和单纯水稻田中微生物代谢活性及代谢多样性差异,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克氏原螯虾-水稻连作田土壤中氮、磷、钾和有机质的含量和微生物代谢活性均显著低于水稻田,“虾-稻”连作田和水稻田土壤微生物代谢多样性间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冗余分析的结果表明,这种差异和土壤有机质含量具有显著的相关性(R2=0.814,P =0.001)。克氏原螯虾-水稻连作对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能够产生显著影响。肥料使用量的降低、使用方式的改变,特别是其中有机质含量的降低是造成影响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3.
实地调查和分析甘肃省天水市城区彩叶树种及其园林应用情况。结果表明,天水城区彩叶树种常见种类共75种,隶属于30科45属。应用种类最多的是蔷薇科,有13种;其次是卫矛科,共8种;槭树科和木犀科,各为6种。找出了园林应用中存在种类结构不均衡、应用数量少等方面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天水市园林彩叶树种选择与应用对策。  相似文献   
44.
紫薇部分速生无性系幼苗生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选育出适合苗圃培育的紫薇无性系品种,以泰山林业科学研究院初选的10个速生性状比较明显的紫薇无性系扦插苗为材料,调查分析各无性系间幼苗苗高、50 cm地径的年生长量.结果表明,‘大华6号’苗高平均年生长量最大(124.3714 cm),地径平均年生长量最大(1.0514 cm);‘岱2号’苗高和地径平均年生长量次之,这2个无性系是具有明显速生性状的紫薇无性系品种.  相似文献   
45.
塔中Ⅰ号气田缝洞型碳酸盐岩凝析气藏在衰竭式开发下采收率低,需要采取注水注气方式来提高采收率。首先,运用离散裂缝方法针对不同储层类型的理想模型建立了相应概念的地质模型;其次,根据不同储层类型及不同油气藏特征而采取注水或注气开采方式下的采收率进行了数值模拟;最后进行综合对比,得出适用于不同凝析油含量和不同储层类型情况下的合理开发方式。  相似文献   
46.
为了研究复杂地形黄土斜井开挖数值模型,分析开挖前后坡体稳定性和斜井结构安全性,优化设计施工方案,采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分析坡体稳定性,通过对比不同开挖方式下斜井的变形特点和应力分布规律,提出斜井开挖及支护优化方案。研究表明,根据实际地形采有限元方法模拟开挖过程、采用强度折减法分析坡体稳定性,不需要简化地形,可实现斜井开挖工况模拟和安全分析,对斜井设计和施工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7.
Tropical Animal Health and Production - Brucellosis is an important zoonosis worldwide. In livestock, it frequently causes chronic disease with reproductive failures that contribute to production...  相似文献   
48.
The aim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assess the prevalence of Coxiella burnetii in dairy herds in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an countries based on ELISA and PCR tests. A total of 370 bulk tank milk samples were collected in 2019 originating from Croatia (n = 13), Czech Republic (n = 138), Hungary (n = 126), Serbia (n = 24), Slovakia (n = 53) and Slovenia (n = 16). Prevalence of C. burnetii differed according to the country of origin with Croatia showing 100.00%, the Czech Republic 98.55%, Hungary 97.61%, Serbia 70.83%, Slovakia 90.56% and Slovenia showing 62.50% average percentages of the positive herds. C. burnetii specific ELISA showed 100.00% positivity in all examined countries if herds consisted of equal or above 250 milking cows. The growing number of farms managing large number of animals, where cattle density is high correlates with the increasing prevalence of C. burnetii in the region.  相似文献   
49.
【目的】研究不同灌排模式稻田水氮动态变化,为南方稻作区节水减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实测的田间灌排水量及氮素变化数据,采用Morris方法检测DRAINMOD模型水氮运移相关参数的灵敏度,并利用DRAINMOD模型对传统灌排模式和控制灌排模式下稻田水氮动态进行模拟。【结果】20~40 cm土层侧向饱和导水率对稻田水分运移模拟结果影响最大,弥散系数、反硝化参数、硝化反应参数、有机质适宜分解温度对稻田氮素运移模拟结果影响较大;DRAINMOD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不同灌排模式稻田水氮动态变化、灌排水量、氮素径流总负荷模拟值与实际值差别小于11%;与传统灌排模式相比,控制灌排模式排水量减少33.0%~72.6%,灌水量减少9.7%~37.1%,铵态氮径流负荷减少43.6%~45.0%,硝态氮径流负荷分别减少29.8%~53.1%。【结论】控制灌排模式稻田节水减排效果较好,利用DRAINMOD模型进行不同灌排模式稻田水氮动态模拟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50.
Chengyi Li  He  Mingzhu  Xu  Hua  Tang  Liang 《Eurasian Soil Science》2022,55(9):1323-1333
Eurasian Soil Science - The responses of microbial C, N, and P to precipitation at different soil depths and corresponding stoichiometry are important for further development of arid desert mode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