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5篇
农学   61篇
  78篇
综合类   125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19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31.
为了解青岛地区鱼体汞污染现状,于2007年5月共采集鱼样16种102条,测定鱼体中的总汞含量.测定结果表明,16种鱼总汞含量范围为0.049~0.157 mg/kg,各种鱼类的总汞平均含量未达到背景值,没有样品超标.草鱼,鲫鱼,鲶鱼,沙丁鱼,4种鱼体内总汞含量相差较大;鲤鱼,八带鱼,小黄花鱼3种鱼体内总汞含量相差不大.城阳区鱼样总汞含量由大到小为:八带鱼>白鲢>小黄花>沙丁鱼>鲤鱼>鲫鱼>鲶鱼>乌贼>偏口鱼>草鱼>多春鱼>带鱼>小鱿鱼>花鲢>鱿鱼.市南区鱼样总汞含量由大到小为:沙丁鱼>银鱼>鲫鱼、小黄花>八带鱼>草鱼>鲶鱼>鲤鱼.结果显示鱼样总汞含量符合以下规律:底栖鱼类的总汞含量高于生活在水层中上部的鱼类,肉食性鱼类的汞含量高于杂食性和植食性鱼类的规律.  相似文献   
132.
设施菜地土壤硝态氮淋溶防控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寿光有代表性的大棚里,研究了几种措施对土壤硝态氮累积和淋溶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秸秆调节土壤C/N,是防控土壤硝态氮淋溶最经济可行的措施。在防控土壤硝态氮累积和淋溶的效果上,T6(综合防控处理)添加了滴灌技术,在比T4(优化化肥处理)提高供肥强度的同时,最有效的减少了硝态氮的淋溶;其次就是T5(C/N调节处理),表层土壤硝态氮的累积量比T3(农民习惯施肥处理)减少49.16%,土壤硝态氮淋溶减少32.67%;再次为T4处理,表层硝态氮累积量比T3减少了39.76%,土壤硝态氮淋溶减少27.25%。  相似文献   
133.
氯化钾对甘薯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氯化钾对甘薯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探求其作用的最佳施用量。以4种甘薯栽培品种为研究对象,通过大田试验探究不同氯化钾用量对甘薯块根结薯数、单薯重、干物质积累动态变化以及品质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氯化钾显著提高4种甘薯的产量,最大增幅达到47.24%~116.36%;随着氯化钾施用量的不断增加,甘薯的产量均呈现先增加后逐渐降低的趋势;甘薯产量均与甘薯单株结薯数和单薯重呈显著正相关,即氯化钾对甘薯产量的提高是通过增加甘薯的结薯数和提高甘薯的单薯重来实现的,但不同品种间存在差异。适量氯化钾肥显著提高甘薯块根中的淀粉、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但当氯化钾含量超过562.5 kg/hm2时,品质指标的提高率有所降低。综合考虑产量、甘薯品质及经济效益因素,在大田条件下氯化钾的用量不宜超过375.0 kg/hm2。  相似文献   
134.
生态型农业观光园规划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阐述园区规划设计原则及理论根据,结合实例分析了生态型农业观光园的设计内容,有利于更好的研究与开发农业观光园项目。  相似文献   
135.
以寿光设施番茄生产体系为对象,研究了根层水肥调控处理(W2F5)和增加促根管理的根层综合调控处理(W2FR)对番茄产量、根系生长、氮素利用和土壤无机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根层水肥调控(W2F5)和根层综合调控处理(W2FR)与农民传统施肥方式相比明显节水节肥,灌溉量减少29%,养分投入量N-P2O5-K2O分别降低59%、23%、42%和79%、78%、48%;根层综合调控处理(W2FR)有助于促进番茄苗期根系生长,分别比传统施肥(W1FG)、对照( W2F0)和根层水肥调控技术(W2Fs)的总根长提高57%、42%、46%,根表面积增加62%、34%、36%,根体积增加70%、29%、29%;根层综合调控处理( W2FR)提高了氮磷钾的养分偏生产力(PFP),比传统施肥方式分别提高了4.0、3.7、1.0倍,提高了肥料利用效率,降低了氮素淋洗风险.  相似文献   
136.
研究了5种稀土元素(镧、铈、钕、镨、铒)对桑黄液体发酵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的稀土元素在适宜浓度时对桑黄生物量以及多糖、三萜和黄酮等活性物质的合成,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稀土元素铈和铒有利于桑黄生物量的积累,并分别在浓度0.01 mmol.L-1和0.1 mmol.L-1时使生物量达到最大值(5.85±0.14)g.L-1和(5.34±0.45)g.L-1,比对照提高了23%和13%。而稀土元素铈、钕和镧则对桑黄胞外多糖、胞内多糖和胞内三萜的合成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其中铈在浓度0.01 mmol.L-1、钕在浓度0.1 mmol.L-1、铈在0.01 mmol.L-1时分别使胞外多糖、胞内多糖和胞内三萜产量达到最大值(610.36±0.31)mg.L-1、(789.09±2.09)mg.L-1和(106.70±2.92)mg.L-1。本文所考察的5种稀土元素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桑黄胞外三萜和黄酮的合成,但稀土元素镧、钕和镨对胞外三萜诱导效果相对较好,而钕、铒和铈则对黄酮诱导效果相对较好。综合来看,稀土元素对桑黄液体发酵的影响,与稀土元素的种类和浓度密切相关,体现出一定的选择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137.
间隔覆盖法对塿土坡面土壤水分调控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室内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分析研究间隔覆盖条件下坡面土壤水分空间分布及蓄存与利用情况。结果表明:各面积比处理的湿润锋分布形状基本相同,但其深度差别较大,湿润锋在入渗区上部的分布形状体现了间隔覆盖法的特色;各处理入渗区表层土壤含水率沿坡不同位置点略有差异,坡面含水率分布的差异程度有随着覆盖区面积的增大而降低的趋势。各处理剖面含水率分布则符合一般规律,即由表层向深层逐层减少;覆盖面积比及降雨强度是影响入渗区雨水可利用率的重要因素。入渗区的雨水可利用率随面积比增大呈降低趋势,但其入渗量、单位面积承接及蓄存水量均呈增加趋势,这对入渗区植物生长发育及抵抗干旱是有利的。而这些指标随降雨强度增大,则表现出相反的趋势,间隔覆盖法在小雨强下的实施效果较好。对于在不同试验条件下,如何确定适宜面积比进而提高雨水可利用率,以及该方法在不同土壤及降雨条件下的实施效果仍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8.
荣成天鹅湖沉积物磷的赋存形态和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集了荣成天鹅湖表层和柱状沉积物,研究了沉积物中磷的赋存形态、空间及垂向变化特征,并对沉积物的理化性质与磷形态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天鹅湖表层沉积物中总磷水平不高,变化在79.15~565.12mg/kg之间。不同区域沉积物中总磷和各形态磷的含量差异较大,从西北至东南呈高-低-高-最低的变化趋势,外源污染和沉积物颗粒组成是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因子。垂向分布上,总磷和各形态磷的含量均表现为自表层向下递减,8-10cm深度含量最低。相关性分析表明,总磷与各形态磷之间均呈较好的正相关关系,其中与无机磷的相关性最好,无机磷是总磷的主要赋存形态,占总磷含量的42.24%~82.04%;钙结合态磷是无机磷的优势组分,其含量远高于铁铝结合态磷;铁铝结合态磷在表层有明显的富集,与近几十年来入湖污染的增加有关。在天鹅湖湖水碱性条件下,湖区西北部及西端沉积物具有较大的释磷潜力。  相似文献   
139.
滴灌施肥对设施番茄产量和氮素表观平衡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针对设施蔬菜传统栽培管理模式中水肥过量使用,导致水资源浪费、硝态氮淋失污染地下水、病虫害增加等问题,以山东省寿光市一年两季设施番茄传统灌溉施肥模式为对照,通过测定番茄产量和土壤硝态氮累积量以及经济和环境效益分析,研究了滴灌施肥一体化栽培管理模式对设施番茄产量和氮素表观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水肥管理模式相比,滴灌施肥一体化模式显著提高了番茄产量,全年增产19.6%,净收益提高33%;氮肥和灌溉用水量分别减少了80%和36%。传统水肥管理模式090 cm土层NO3- -N平均残留量和表观氮素盈余分别高达N 107551和99961 kg /hm2,而滴灌施肥一体化模式则分别为N 57246和-4640 kg/hm2,大大降低了氮素淋洗和气态损失的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140.
以山东寿光连作2,5,8,10年的大棚土壤为材料,临近露天麦地土壤为对照,研究土壤团聚体中交换性盐基离子组成变化与土壤团聚性关系。结果表明:交换性K+、Na+、Ca2+和Mg2+的平均含量在〉0.25mm大团聚体中分布比较均匀,均高于在〈0.25mm微团聚体中的含量。随着大棚种植年限延长,各粒径团聚体交换性K+都呈逐渐增加的趋势,而交换性Na+和Mg2+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再回升的变化,交换性Ca2+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其中,在0-10cm土层比在10-20cm土层变化更明显。各团聚体中,盐基离子平均含量为Ca2+〉Mg2+〉K+〉Na+。同时表明,(K++Na+)/(Ca2++Mg2+)的比值随土壤团聚体粒径的减小而增大。土壤中盐基离子储量和贡献率主要由团聚体的质量含量所决定,〉0.25mm的大团聚体贡献率可占88%~90%,其中以2~5mm团聚体储量最大。因此,生产中通过提高土壤大团聚体数量,可增强土壤的供肥保肥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