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2篇
林业   39篇
农学   25篇
基础科学   139篇
  133篇
综合类   339篇
农作物   25篇
水产渔业   47篇
畜牧兽医   23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魔芋软腐病致病机理及其生物防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报道国内外学者关于魔芋软腐病生物防治的研究成果。[方法]通过近几年国内外文献调研,综述国内外学者在致病机理和生物防治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就今后魔芋软腐病防治提出几点设想。[结果]在对软腐欧文氏菌病原菌致病机理的深入研究中,明确了软腐欧文氏菌的群体调节系统,即细菌可根据特定信号分子浓度监测周围环境中自身或其他细菌的数量变化,能启动菌体中相关基因的表达来适应环境中的变化;明确欧文氏菌有一系列分泌系统,系统Ⅰ将蛋白酶从细胞质分泌到胞外空间一步完成,系统Ⅱ可分2步分泌果胶酶和纤维素酶,在致病中起重要作用;果胶酶是致病过程中最重要的酶。近年来生物防治魔芋软腐病初见成效,主要是利用生防细菌、生防真菌和植物活性物质以及利用植物基因工程防治魔芋软腐病。[结论]该研究为软腐病的有效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手段。  相似文献   
112.
[目的]对秭归空心李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以期进一步探讨秭归空心李系统及其染色体组的演化和进化地位。[方法]取秭归空心李,根尖压片法制片、镜检、拍照,并对50个染色体状态分散良好的细胞进行染色体计数及核型分析。[结果]秭归空心李的染色体数目为2n=14,染色体基数为x=7,核型公式为2n=2x=14=8m+2Sm+2st+2T,即有4对属于中部着丝点区染色体,1对属于近中部着丝点区染色体,1对属于近端部着丝点区染色体及1对属于端部着丝点染色体。核型属于Stebbins核型分类中的“2B”类型,染色体的相对长度变化范围为8.02%~23.28%,臂比变化范围为1.28-∞。最长与最短的染色体的长度比为2.90,核型不对称性系数As.K%为66.35%。[结论]从核型分类以及核型不对称系数值来看,在系统演化上,秭归空心李属于进化程度相对较高的种类。  相似文献   
113.
[目的]对牛角七乙醇提取物及其5个萃取部位进行体外抑菌活性研究。[方法]牛角七经乙醇提取,系统溶剂萃取分离得到5个部位。以注射用头孢曲松钠为对照,采用管碟法测定提取物及萃取部位对受试菌的抑菌活性,并测定其相应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牛角七提取物和乙酸乙酯部位对受试菌均有较强的抑菌活性,抑菌圈直径均大于15.00 mm,尤其提取物、乙酸乙酯和正丁醇部位对绿脓杆菌(临床株)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抑菌圈直径分别达19.31、19.67和17.69 mm,其MIC均为0.6250 mg/ml。[结论]牛角七提取物及其萃取部位对受试菌种抑制作用不同,少数抑菌活性与对照药相当甚至更强。  相似文献   
114.
魔芋软糖制作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士平  薛艳红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1):10151-10152
[目的]为开发利用魔芋资源研制一种保健魔芋软糖。[方法]以魔芋精粉和木糖醇为原料,比较魔芋软糖生产中的几种原料配方。进而研制出一种较理想的保健魔芋软糖。[结果]魔芋精粉、明胶和琼脂的最佳用量比例最终确定为10:30:3。未耱醇与蜂蜜的最佳用量分别为70和25g。葡萄或橙汁香精的用量为0.2g。魔芋软耱的最佳配方为:魔芋精粉5g+木糖醇70g+蜂蜜25g+琼脂1.5g+明胶15g+柠檬酸1g+香精0.2g+色素适量+水150ml。产品呈黄色,表面光滑,块形完整,凝胶强度适中,具有弹性,香气宜人,酸甜适口。产品的固形物含量为75%-80%,铅和砷含量不超过0.5ms/ks。产品的细菌总数不超过750+/g,大肠杆菌少于300个/kg,没有致病菌检出。产品保质期为半年。[结论]该生产工艺操作简便,产品质量合格。  相似文献   
115.
为了揭示土壤重金属镉(Cd)对植物的毒害机理,采用温室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0, 0.3, 1, 3, 10, 30和50 mg/kg)Cd污染土壤对石竹幼苗生长以及对抗坏血酸-谷胱甘肽(AsA-GSH)循环的影响。结果表明,石竹幼苗的分蘖数、株高和生物量表现出显著的“低促高抑”的现象,这缘于土壤Cd低浓度(≤1 mg/kg)胁迫和胁迫的初期,石竹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AR)、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等抗氧化酶活性提高,以抵抗体内逐渐增多的活性氧(ROS);随着Cd浓度的增加和镉胁迫时间的延长,石竹叶片中的超氧阴离子(O2)和过氧化氢(H2O2) 等ROS爆发,SOD、APX、MDAR、DHAR和GR等抗氧化酶活性迅速降低,抗坏血酸(AsA)和谷胱甘肽(GSH)含量减少,过多的ROS不能被石竹自身的抗氧化系统有效地清除,最终导致膜脂过氧化受到逆境伤害。另外,试验结果验证了APX是清除H2O2的重要酶,GR是生成GSH的重要酶,MDAR还原MDHAR是AsA-GSH循环中再生AsA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6.

设计4种点光源(100 lx320 lx960 lx1 920 lx)光照模式, 以黑暗和面光源(68 lx)模式为对照, 30 min为实验周期, 对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子二代仔、幼鱼(5~29日龄)的趋光行为进行观察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 仔鱼处于平游期(5~8日龄), 点光源光照条件下活动鱼苗的趋光率显著高于对照组(黑暗环境和面光源)(P<0.05), 而且点光源光照条件下活动鱼苗的趋光率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加, 并在1 920 lx100 lx320 lx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平游期仔鱼的趋光性最为明显, 在设定的4种点光源光照强度中, 100 lx的低强度光照下趋光性最强, 960 lx光照强度下趋光性最弱, 且二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中华鲟子二代进入沉底期以后, 光照的影响作用明显减弱, 仔鱼基本失去趋光性。研究表明, 中华鲟子二代仔鱼具有平游期趋光性最强、趋弱光和沉底之后基本失去趋光性等行为特点, 这种趋光行为与野生中华鲟仔鱼基本一致。研究结果可为阐明中华鲟全人工繁殖后代生态适应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7.
在对多孔混凝土进行简单概述的基础上,对多孔混凝土的应用和国内外发展现状进行详细阐述,并进一步分析了多孔混凝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其今后的研究方面,为更好地实现多孔混凝土的环保功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8.
以流体动力学理论为基础,推导了深水波理论模型在渡槽结构中的波高与动水压力的计算公式,给出了在ANSYS有限元软件中的实现方法,并对渡槽的4种工况进行了动力响应分析。结果表明,考虑液体晃动的阻尼效应对渡槽的动力响应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19.
以贵州北盘江的花鱼骨(Hemibarbus maculates)和白甲鱼(Onychostoma sima)为研究对象,在矩形水槽中设置由气压为14.7kPa,孔距为1.0cm、2.5cm、4.0cm,孔径为1.0mm、1.5mm、2.0mm所组成的9组气泡幕密度,采用单因子试验法研究不同密度的气泡幕分别对花鱼骨和白甲鱼的阻拦效果。结果表明,9种密度的气泡幕对花鱼骨和白甲鱼均有一定的阻拦效果,其中花鱼骨在密度Ⅲ(孔距1.0cm、孔径2.0mm)时阻拦效果最好,阻拦率为 (96.00±2.65)%。白甲鱼在密度Ⅱ(孔距1.0cm、孔径1.5mm)时阻拦效果最好,阻拦率为(95.33±3.06)%。本研究可以为物理屏障拦鱼技术提供一定的理论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20.
黄净萍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6):3461-3463,3465
结合三峡大学的校园规划,以生态自然观的视野探究校园规划的生态设计原则和具体方法,并从中总结经验教训,提练实践生态校园的具体方法,从而推动我国大学校园实现物质生态和精神生态的综合发展,特别强调了精神生态对生态校园的重要意义,为其他生态校园的设计提供了实践上的借鉴作用,从而契合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全球共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