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23篇
农学   4篇
  18篇
综合类   97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3篇
园艺   50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园林工程建设施工目的主要是为了改善城市环境。园林工程施工管理对于整体工程建设有着重要作用,在实行施工管理过程中,需要分析其核心要素。通过分析园林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施工管理核心要素。  相似文献   
102.
城市美化已经成为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关键环节,风景园林工程在城市发展过程中逐渐增多,人们对于生活区域的美观度的要求逐步提高,促使了风景园林工程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主要探讨了当前风景园林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深入探讨改善风景园林施工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03.
苗木种植成活率直接关系到园林绿化工作质量,为了有效提升园林绿化总体质量,我们应重点关注苗木种植成活率。本文主要探究了提升园林苗木种植成活率的措施,以期有效推动园林绿化工作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04.
以小蚌兰、翠芦莉及颗粒基质为材料,开展颗粒基质保水性能的蒸发试验及盆栽植物控水干旱试验,以获得相关性能指标[不同干旱处理下(0、7、14、21 d)基质含水量、植物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SPAD值)、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及根系生物量等指标,并采用隶属函数法对不同处理各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分析],探究自主研发的轻型颗粒基质抗旱保墒性能及相关植物的耐旱性。结果显示,颗粒基质具有良好的吸水、保水性能,在干旱条件下能为植物提供较为适宜的基质生长条件;小蚌兰在同等干旱条件下比翠芦莉更具有耐旱性。本研究将为颗粒基质抗旱保墒性能的评价及轻质、节水型屋顶绿化景观的建立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5.
湘西锰矿区土壤重金属含量及优势植物吸收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湘西锰矿区土壤重金属含量及优势植物吸收特征,为锰矿废弃地植被恢复和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调查湘西花垣县响水村锰矿区废弃地植被物种组成,测定优势种根际土壤及植物根部和地上部分的Cu、Zn、Pb、Cd、Mn、Ni含量。[结果]响水村锰矿区所记录的高等植物共有20种,隶属15科18属,且优势种以草本植物为主;土壤重金属主要为Cd、Mn污染,且Cd含量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3级标准(GB 15618—1995),超标倍数达6.12~13.61倍,Mn含量为湖南省土壤背景值的57.93~244.40倍,污染严重;11种优势植物,萹蓄(Polygonum aviculare L.)、醉鱼草(Buddleja lindleyana Fort.)植物体内Mn含量较低,为Mn规避型植物,五节芒[(Miscanthus floridulus(Lab.)Warb.ex Schum et Laut.]根部Mn含量远大于地上部,为Mn根部囤积型植物,飞蓬(Erigeron acris L.)、鬼针草(Bidens pilosa L.)、千里光(Senecio scandens Buch.-Ham.ex D.Don)、土荆芥[Dysphania ambrosioides(Linnaeus)MosyakinClemants]、酸模叶蓼(Polygonum lapathifolium L.)、愉悦蓼(Polygonum jucundum Meisn.)、商陆(Phytolacca acinosa Roxb.)、博落回[Macleaya cordata(Willd.)R.Br.]均表现出对Mn具有一定的吸收,其中,愉悦蓼对Mn的吸收富集能力较强,为Mn富集型植物。[结论]锰矿区重金属植物修复中,采用植物稳定技术时可以选择萹蓄、醉鱼草、五节芒作为先锋植物进行修复,采用植物提取技术时,可以选择愉悦蓼进行修复。  相似文献   
106.
[目的]筛选具有良好底泥脱水效果的脱水调理剂。[方法]设置了对照(不添加调理剂)和配方Ⅰ、配方Ⅱ2个试验组,其中试验组以底泥比阻为试验指标,以药剂成分为因素、药剂用量为水平,设计正交试验,筛选各配方的最佳组合。[结果]配方Ⅰ的最优配比为活性炭0.034 0 g,粉煤灰0.085 0 g,生石灰粉0.034 0 g,聚合氯化铝铁0.169 8 g,比阻为2.12×109m/kg;配方Ⅱ的最优配比为铁粉0.014 8 g,硫代硫酸钠0.040 0 g,甲壳素0.012 5 g,柠檬酸0.014 8 g,比阻为53.70×109m/kg。[结论]正交试验法在底泥脱水领域具有一定的应用性,不仅可以快速有效地筛选出脱水效果好的药剂,也对脱水调理药剂的配比起到优化作用,对实际生产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7.
[目的]研究组配改良剂对Cd污染稻田的修复效果。[方法]在湖南省长沙县春华镇污染稻田进行了组配改良剂的田间试验,设4个处理,分别为T_1:未添加改良剂(CK);T_2:生石灰(0.1%)翻耕整地时混施;T_3:TH01(0.4%)+生石灰(0.1%)翻耕整地时混施;T_4:翻耕整地时混施TH02(0.4%),分蘖前期撒施生石灰(0.1%)。研究添加改良剂对水稻产量、重金属含量和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结果]4个处理间水稻分蘖情况、子粒生物量差异不明显;T_3处理子粒的Cd含量最低,且T_3、T_4处理水稻子粒的Cd含量分别降低了45.22%、38.14%,而与T_2处理相比,T_3、T_4处理水稻子粒Cd含量分别降低36.16%、27.91%;不同生长期水稻茎叶、根Cd含量与土壤醋酸铵Cd含量呈线性相关关系。[结论]可在孕穗期后水稻进入灌浆期前采取农艺措施或添加稳定剂降低稻田土壤醋酸铵Cd含量,从而降低水稻子粒Cd含量。  相似文献   
108.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4种不同药剂对污染水稻土中铜(Cu)、锌(Zn)、铅(Pb)和镉(Cd)等4种重金属有效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CK相比,药剂1显著降低了污染水稻土p H值16.27%~24.15%,药剂2和药剂4分别显著提高了p H值5.56%~23.31%和8.04%~25.54%;分蘖期Cu、Zn、Pb和Cd有效态含量最大降低率分别为74.88%、47.71%、56.24%和33.20%;灌浆期Cu、Zn、Pb和Cd有效态含量最大降低率分别为70.90%、93.97%、57.82%和68.37%;成熟期Cu、Zn、Pb和Cd有效态含量最大降低率分别为51.21%、54.18%、54.00%和23.17%。从整体效果看,污染水稻土Cu有效态平均降低率排序为药剂3药剂1≥药剂4药剂2;Zn有效态平均降低率排序为药剂4≥药剂2药剂3药剂1;Pb有效态平均降低率排序为药剂2药剂4药剂1药剂3;Cd有效态平均降低率排序为药剂3≥药剂2药剂4药剂1;药剂3尤其适用于Cu、Cd污染农田土壤修复,不宜用于Pb污染农田土壤修复;药剂2适用于Pb、Zn、Cd污染农田土壤修复,不宜用于Cu污染农田土壤修复;药剂4适用于Zn、Pb污染农田土壤修复;药剂1不宜用于Zn、Cd污染农田土壤修复。  相似文献   
109.
通过水培实验研究了不同钙镁比(Ca/Mg=0.2、0.5、1.0、2.0、4.0、6.0)对Zn/Cd超富集植物东南景天(Sedum alfredii)、Zn/Cd/Ni超富集植物遏蓝菜(Noccaca caerulescens)和Ni超富集植物庭荠属(Alyssum murale)在20 mg Zn·L~(-1)、18 mg Ni·L~(-1)、10 mg Pb·L~(-1)和0.5 mg Cd·L~(-1)胁迫下生长和吸收重金属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A.murale具有很强的将Ni从地下部转移至地上部的能力(转移系数TF达5.98~11.19)和较高的地上部Ca/Mg比(2.45~16.74);N.caerulescens对Mg转移能力(TFMg为1.43~3.70)大于Ca(TFCa为0.77~1.38);S.alfredii对Mg的转移能力与Ca相似。N.caerulescens在正常营养液(Ca/Mg=2)条件下获得最好的生长和地上部最大Zn/Cd/Ni含量,增加Ca或Mg的供给都会产生抑制作用;A.murale在高Ca(Ca/Mg=6)供给时获得最大的生物量和Ni含量,增Ca有助于地上部Ni的累积,但增Mg降低了地上部Ni含量;增加Ca的供给会增加S.alfredii地上部和地下部的Zn含量,增加Ca或Mg的供给都会增加S.alfredii地下部Cd的含量,但S.alfredii在Ca/Mg=0.2时获得最大的生物量和最大的Zn和Cd含量。S.alfredii、A.murale和N.caerulescens地上部分别在Ca/Mg比为6、0.2、1.0时获得最大的Pb含量,其他Ca/Mg比对三种超富集植物地上部吸收Pb均没有产生显著影响。Ca/Mg比对超富集植物富集重金属能力的影响因植物种类和元素而异。  相似文献   
110.
陆地棉bHLH转录因子GhMYC4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电子克隆技术从陆地棉中分离了一个Gh MYC4基因(Gen Bank登录号:KF751654),该基因编码的蛋白属于b HLH类转录因子。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该基因完整开放阅读框有1 650 bp,编码549个氨基酸。Gh MYC4蛋白的N-端具有MYC蛋白家族特有的b HLH-MYC-N保守结构域,C端具有高度保守的DNA结合域即b HLH结构域。同源比对和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Gh MYC4蛋白与陆地棉b HLH转录因子和可可b HLH转录因子的亲缘关系最近,与其他物种的MYC2家族成员具有很大的相似性。通过Real time-PCR检测该基因的组织表达特异性,结果显示该基因在陆地棉的根部和叶片中高效表达,纤维中微量表达。在拟南芥原生质体中进行该基因的瞬时表达,证实了Gh MYC4蛋白定位于细胞核。转Gh MYC4的拟南芥受到高盐和干旱胁迫后相比于对照在表型上表现出很好的抗旱耐盐性能,其叶片相对含水量、可溶性糖含量及脯氨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该结果为培育抗旱耐盐棉花新品种提供了新的基因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