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7篇
  6篇
综合类   15篇
水产渔业   2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41.
采用直接干燥法测定海上吊笼养殖和循环水养殖的马氏珠母贝软体部鲜肉含水量,用湿法消解软体部干肉后,分别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其钙(Ca)、镁(Mg)、锌(Zn)、铁(Fe)、铬(Cr)元素含量和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其硒(Se)、铜(Cu)、锰(Mn)、镍(Ni)、钒(V)、钼(Mo)、镉(Cd)、钴(Co)元素含量。结果表明:相同养殖时间不同养殖模式下,马氏珠母贝鲜贝肉水分含量及13种元素含量除了元素钴(Co)和硒(Se)外,其他都存在显著差异(P0.05);循环水养殖模式下,元素Mg,Ca,Zn,Fe,Cr,Cu的含量高于海上吊笼养殖模式,而元素Mn,Cd,Mo,V,Ni的含量则低于海上吊笼养殖模式;元素Co和Se在2种养殖模式下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2.
为探讨马氏珠母贝与大型海藻的最佳混养体系,分别设置马氏珠母贝稚贝与针叶蕨藻、麒麟菜、长茎葡萄球藻混养实验组及马氏珠母贝稚贝对照组,记录养殖过程中养殖水体NH_4~+-N,NO_3~--N的浓度变化及马氏珠母贝稚贝的存活率。结果表明,实验组在养殖过程中可保证较好的水质状况,稚贝存活率也高于对照组;长茎葡萄球藻混养实验组对养殖水体的NH_4~+-N,NO_3~--N处理效果最优,分别在第47天和第49天达最低值[(0.015±0.003)mg·L~(-1)和(0.266±0.002 mg·L~(-1)],该组的稚贝存活率和藻体日增体质量(0.86 g·d-1)均最高(93.33%);不同混养实验组的马氏珠母贝平均壳高日增长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43.
袁天昆  宣雄智  金敏  董杨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6):8475-8475
[目的]研究宁波3号培养液和f/2培养液对小球藻生长的影响。[方法]在相同条件下,分别用宁波3号和f/2培养液对小球藻进行为期7 d的培养,每天上午用血小球计数器在显微镜下对2种培养液中的小球藻计数。[结果]前4 d在f/2中生长的小球藻优于宁波3号培养液中生长的小球藻,第5天以后,也就是处于指数生长期和稳定期的小球藻在宁波3号培养液中的生长比在f/2中生长得快,在数量上明显占有优势。[结论]在相同条件下,宁波3号培养液相对f/2培养液更有利于小球藻的生长。  相似文献   
44.
通过高校与养殖公司合作的方式,进行了水产养殖专业硕士研究生驼背鲈养殖实践教学的探索。在总结探索教学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实践教学探索过程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今后探索的方向。  相似文献   
45.
综述了尖塘鳢养殖生物学研究现状与进展,为尖塘鳢在我国的繁育、养殖及研究推广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46.
用溶藻弧菌诱导后,收集耳鲍血淋巴,利用微量测定法进行抗菌活性分析.结果发现,耳鲍血淋巴具有抗革兰氏阴性菌-溶藻弧菌、副溶血弧菌、河流弧菌、嗜水气单胞菌、大肠杆菌的活性,对革兰氏阳性菌的抑制活性较低.利用胰蛋白酶对耳鲍血淋巴水解后,其抗菌活性消失,表明其中抗菌成分为蛋白质.将耳鲍血淋巴在不同温度(37~95 ℃)和不同pH(2.5~5.0)下保温,发现其抗菌活性成分对热及酸耐受性较强.耳鲍血淋巴在低浓度无溶血活性.该抗菌组分在耳鲍的免疫防御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