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十溴联苯醚对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土壤潜在硝化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和寡聚核苷酸探针-荧光原位杂交(FISH)方法研究了十溴联苯醚(BDE209)对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1 mg·kg-1BDE209对土壤中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以及总细菌数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土壤中的氨氧化细菌以及亚硝酸氧化菌的数量有显著增长.BDE209浓度达到100mg·kg-1时,土壤微生物的总数和群落多样性则显著降低,同时氨氧化细菌以及亚硝酸氧化菌的生长也受到明显的抑制.暗室培养45 d内,BDE209虽未被降解,但高浓度的十溴联苯醚会对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土壤潜在的硝化作用产生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42.
La3+,Ce3+对厌氧颗粒污泥在不同VFA底物中的产甲烷促进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静态实验研究了分别添加O.05mg·L^-1La^3+和Ce^3+对不同来源和保存状况条件下不同VFA底物的厌氧颗粒污泥产甲烷的影响。结果表明,乙酸为底物时加入Ce^3+,丙酸加入La^3+或Ce^3+,乳酸加入La^3+时都大大加快了反应初期污泥的产甲烷速率,且对比产甲烷活性SMA也有3%-8%的提高;O.05mg·L^-1La^3+或Ce^3+的加入使污泥利用丙酸的速度加快,对于厌氧反应器的恢复运行有一定的实际意义。甲酸为底物时,La^3+,Ce^3+的加入对污泥产甲烷曲线形状没有影响,对SMA则分别降低了9.21%和3.37%;乙酸添加La^3+在反应初期明显降低了产甲烷速率,但SMA并未降低。厌氧颗粒污泥经长时间低温存放后,原来对其SMA有提高作用的稀土浓度此时可能会作用不明显甚至会降低SMA;低浓度稀土离子对污泥产甲烷活性产生抑制作用时,相同质量浓度下Ce^3+比La^3+对污泥的抑制作用小;驯化培养过程有利于污泥对稀土的适应。 相似文献
43.
太湖不同营养水平湖区沉积物中磷形态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7
应用淡水沉积物磷形态的标准测试方法(SMT),调查了太湖富营养程度不同的5个湖区沉积物中的磷形态分布及其垂向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太湖各湖区沉积物中总磷(TP)和磷形态空间差异性较大,活性组分(Fe/Al-P)分布的差异性要大于活性较差的组分(Ca-P和OP),这与太湖不同湖区水动力条件,污染状况及沉积环境的有关。TP的平均含量为606.6 ̄1691.8mg·kg-1,高营养程度的北部湖区高于其他湖区。无机磷(IP)是各湖区沉积物中磷的主要成分,占TP的54.7% ̄81.0%。在富营养程度高的藻型湖区梅梁湾,Fe/Al-P是磷的主要存在形态(>58.3%),远高于Ca-P(<25%)和OP(<20%);而在水质较好的草型湖区东太湖,则以有机磷(OP)(43%)为主;在中营养的贡湖,各形态磷比例相当。在垂向分布上,各形态磷都有一定的变化规律,但在不同湖区,不同磷形态的变化趋势不同。 相似文献
44.
基于属性综合评价模型的水库溃坝后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库溃坝后果包括溃坝导致的生命损失、经济损失和社会与环境影响3个方面,通过确定溃坝后果严重程度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提出了基于属性理论的溃坝后果严重程度的评价模型及评价方法。以贵州省的花溪水库为例,运用该模型和方法对花溪水库溃坝后果严重程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花溪水库溃坝的生命损失、经济损失和社会与环境影响损失均极其严重,溃坝后果综合严重程度属于极其严重类。 相似文献
45.
有机配体对水稻吸收利用稀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盆栽实验及室内测试分析方法,研究了有机配体EDTA对稀土在水稻植株中的富集和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EDTA可促进稀土在植株中的富集,高浓度时抑制。且稀土主要累积在水稻的根部,通过食物链对人类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46.
选择长江三角洲地区一处长期受到有机农药污染的浅层含水层,采集水样,采用不依赖于培养的16S rDNA序列分析方法,埘该污染地下水中的微生物群落特征进行了分析和鉴定.结果表明,这种分析方法完全可行,该有机污染含水层具有较好的微生物多样性,且可能有一种未经鉴定的新菌种. 相似文献
47.
酸雨和有机配体EDTA对稀土在土壤中吸附和解吸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在模拟酸雨和有机配体EDTA的影响下,红壤对稀土元素Ce,La,Nd,Pr的吸附和解吸。结果表明,稀土元素在红壤中的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式。采用酸雨-EDTA溶液作解吸剂时,争吸量随着吸附量的上升而升高。在低吸附量区域,EDTA的络合效应明显;在高吸附量区域,解吸溶液中H^ 的解吸作用明显。稀土的解吸曲线特征方程随着稀土与EDTA络合条件稳定常数的下降和解吸溶液的pH降低,由二次项函数式向幂函数式转化。 相似文献
48.
在总结现有估算方法的基础上,从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减少农村面源污染和生态效益3个方面建立环境效益的评价模型,利用已有统计资料和数据,定量评价了我国发展能源农业的潜在环境效益,并分析了其地理分布格局.研究表明:(1)中国农村生物质能蕴藏丰富,2007年我国农村生物质能源总蕴藏量和理论可利用量分别达30.88×108tce(折标煤,t)和5.98×108tce.生物质能源的利用理论可以减少排放SO2 1 674.33万t,NOX 246.57万t,CO2 15.50亿t,CH47 524.35万t,总N 626.01万t,总P467.96万t,通过使用沼气从而减少砍伐森林2 123.99万hm2.(2)中国发展能源农业的环境效益总体上分布不均,省际差异较大.西南、东北地区及河南、河北、山东等省是环境效益较大的地区,效益最少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上海、北京、天津、青海、宁夏和海南. 相似文献
49.
大气O3浓度升高对麦田土壤重金属铜生物有效性和生理毒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开放式空气O3浓度增加(FACE)平台下,采用盆栽试验.初步研究了O3浓度升高后麦田重金属Cu的生物有效性变化以及对各生长阶段小麦叶片生理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FACE条件下,小麦地上部对cu的吸收相比于正常大气对应组有增加的现象;与正常大气对应组相比,FACE条件下土壤中有效态cu的含量也有所增加;随着小麦的生长发育,FACE圈小麦叶片内的MDA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O3升高铜污染组的小麦叶片内MDA的含量最高;与正常大气对照组相比,O3升高铜污染组的小麦叶片SOD酶和POD酶比较敏感,在分蘖期其活性受到诱导,但随着暴露时间的增加,抗氧化系统的各个酶的活性逐渐受到抑制.O3加剧了Cu对小麦的生理胁迫,增加了Cu的生物有效性. 相似文献
50.
通过静态吸附实验和动态吸附实验,研究了pH值、电解质(NaCl)、活性炭纤维用量等因素对用棉花秸秆制备的活性炭纤维吸附水中3,4-二氯苯胺的影响,同时从动力学和热力学角度考察了活性炭纤维对3,4-二氯苯胺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棉花秸秆制备的活性炭纤维可以有效地吸附3,4-二氯苯胺,电解质(NaCl)的存在对吸附有抑制作用;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能够很好地描述3,4-二氯苯胺在活性炭纤维上的吸附行为;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方程,吸附行为是一个自发放热的物理吸附过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