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7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8篇
林业   40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12篇
  41篇
综合类   283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22篇
畜牧兽医   16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01.
以华东地区的"嘉花"粳稻为研究对象,开展高大平房仓内环流均温、风管机空调降温等多项低温储藏技术的研究,分析比较上述储粮控温技术与传统控温技术的效果。同时,以整仓不同部位(表层、冷心、全仓)作为特定扦样位点,系统评价不同储粮工艺条件下,粳稻在全年储藏期间水分、脂肪酸值、直链淀粉、发芽率等品质指标变化,以评估控温储粮实际效果。结果表明,通过粮面压盖、PEF保温材料、夏季风管机空调结合内环流均温、冬季短期适时通风等技术集成应用,可有效降低水分损失及延缓品质劣变,实现华东地区全年准低温储粮。  相似文献   
102.
不同光温条件对水稻9311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不同光温条件对水稻9311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本研究在大田条件下进行分期播种以及人工光温控制试验。分期播种试验结果表明,分期播种的光温差异对9311产量和品质产生影响,整个生长季较低的积温和日照时数有利于产量的提高,并可降低垩白、直链淀粉含量和糊化温度,获得较好的品质。苗期较高温度使直链淀粉含量和糊化温度降低,提高蒸煮品质,对产量影响不显著。遮光试验结果表明,适当的降低光照度可使籽粒总蛋白质含量增加,直链淀粉含量和胶稠度降低,垩白增加。因此,9311在生育期维持适宜的温度和光照有利于获得高产和优良的品质。  相似文献   
103.
104.
105.
基于对农业机械化发展现有文献的整理总结,系统地梳理了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影响因素、作用以及不足。现有研究表明,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迅速,发展水平受到包括要素禀赋、自然禀赋、价格水平以及其他要素的影响。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劳动力转移、农业生产效率提升和农民收入改善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现了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仍然面临土地细碎化、农机补贴制度不合理、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6.
食品生产技术作为食品生产的有效手段,能够赋予食品健康化、功能化特点,也是未来健康食品发展的重要载体.但当前食品生产技术还存在一定滞后性,使居民获取的食品并未实现完全意义上的健康,如何优化食品生产技术发展受到了广大学者的关注.文章从健康食品概念及分类入手,结合先进技术探讨食品生产技术在健康食品发展中的应用,旨在为健康食品领域发展提供更多支持.  相似文献   
107.
为了解长江口的水质状况,现场测量叶绿素a浓度,结合高光谱遥感影像,运用波段比值模型、一阶微分模型和水体叶绿素a提取指数(Water Chlorophyll-a Index,WCI)对整个研究区域叶绿素a浓度进行反演推算,并进行空间分布评价;利用实测数据和遥感影像的关系建立反演模型,并结合相关系数、均方根误差和平均相对误差,分析和评价反演效果。结果显示,波段比值模型和叶绿素a浓度的相关性达到0.9099,均方根误差为1.7922,平均相对误差为9.09%;一阶微分模型的相关性为0.9483,均方根误差为2.2073,平均相对误差为15.31%;WCI模型的相关性高达0.9778,均方根误差为1.4405,平均相对误差为6.20%。利用WCI模型对整个研究区域的叶绿素a浓度进行模拟,可见研究区域的中间部分叶绿素a含量较低,从中间到两边逐渐增大,南部出现最大值,造成此差异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北靠近居民生活区,南邻上海青草沙水库,并且附近存在植被。研究表明,WCI模型的反演效果优于波段比值模型和一阶微分模型,是一种计算简单、精度较高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提取水体叶绿素a的浓度,未来可广泛应用于水体环境质量监测。  相似文献   
108.
几千年来,我国茶产业基本上处于一个农耕文明的生活系统中,对于茶业的管理并不是一个核心的概念。走入现代工业社会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一个面向世界经济的外向型发展模式的形势下,加强对我国"茶产业"管理体系的建设是促进茶业转型升级、提高附加值和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步骤。在加强我国茶产业管理体系建设的必要性方面,它有利于提高我茶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有利于加强政府部门对茶产业的监管和宏观调控、有利于我国茶产业品牌的创造。我国茶产业管理体系建设的基本面向主要包括一个可追溯的茶叶产品管理体系、茶产业标准化管理体系、茶产业质量管理体系等。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国茶产业管理体系建设的基本方略则可以从充分发挥政府在管理体系建设中的主导作用、鼓励"共生营销"联盟在茶产业营销中发挥积极作用、构建一个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茶产业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三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09.
盐城滩涂湿地土壤酶活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习盼  徐驰  刘茂松 《浙江农业科学》2020,61(10):2150-2155
为了探讨盐城滩涂湿地土壤酶活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选择盐城滩涂湿地4种典型植物群落——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 Loisel.)群落、藨草(Scirpus triqueter)群落、盐地碱蓬[Suaeda salsa (L.) Pall.]群落、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 (Cav.) Trin. ex Steud.]群落为对象,测定0~10 cm(表层)、10~30 cm(中层)、30~60 cm(深层)土层的土壤蔗糖酶、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并分析其与土壤因子和地上生物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土壤蔗糖酶、磷酸酶活性在互花米草群落和藨草群落中较高,在碱蓬群落和芦苇群落中相对较低;过氧化氢酶活性在藨草群落中最高,在互花米草群落中最低。土壤蔗糖酶、磷酸酶活性随土壤深度增加呈递减趋势,而过氧化氢酶活性在中、深层土壤高于表层。土壤蔗糖酶活性主要受到地上生物量、土壤总氮和土壤含水量的影响;土壤磷酸酶活性主要受到土壤总氮和还原性物质总量的影响;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主要受到地上生物量、土壤容重、电导率和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