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6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166篇
林业   33篇
农学   107篇
基础科学   18篇
  649篇
综合类   480篇
农作物   244篇
水产渔业   18篇
畜牧兽医   186篇
园艺   17篇
植物保护   196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86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123篇
  2010年   117篇
  2009年   147篇
  2008年   179篇
  2007年   165篇
  2006年   131篇
  2005年   131篇
  2004年   107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1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中国北方9种豆科饲草为试验材料,在7月15日至8月25日间5个播期下,检测了9种豆科饲草越冬前形态和生理特征及越冬率。结果表明,播期延后显著降低越冬前各豆科饲草株高、叶片数量、根颈直径、主根长度、地上和根生物量、根系可溶性糖和总氮含量,增加地上生物量/根系生物量比值。与播期7月15日相比,7月25日、8月5日、8月15日、8月25日播期下,豆科饲草平均越冬率分别降低了35%、56%、91%和96%。由于越冬前根系生物量分配及根系可溶性糖和氮素含量更高,龙牧801苜蓿(Melilotoides ruthenicus×Medicago sativa‘Longmu No.801’)、扁蓿豆(Medicago ruthenica)、沙打旺(Astragalus adsurgens)和兴安胡枝子(Lespedeza daurica)的越冬性能明显优于其他豆科饲草。基于本研究结果和草地管理实践,建议松嫩平原天然割草地在8月5日前后进行豆科补播;从越冬性能考虑,龙牧801苜蓿、扁蓿豆、沙打旺和兴安胡枝子是补播优选植物;为促进补播豆科植物建植,建议将补播当年草地割草时间从传统的8月中旬适当提前。  相似文献   
2.
丝兰皂甙对绵羊瘤胃发酵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12只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成年雄性东北细毛羊,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分别饲喂0、100、200、300mg/kg水平丝兰皂甙,研究其对瘤胃发酵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对试羊采食后的0、2、4、6、8h瘤胃内环境指标进行测定,各组在同一时间点pH无显著差异(P〉0.05),但总体上随着丝兰皂甙添加水平的上升,pH随时间变化有变缓趋势;300mg/kg组较对照组4h和6h乙酸浓度下降15.1%和19.8%,丙酸浓度则提高22.7%和22.9%,差异显著(P〈0.05),各组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差异不显著(P〉0.05);100、200、300mg/kg组对氨的抑制率分别为17.17%、29.84%和27.12%,200mg/kg组较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28d后,测定试羊血液生化指标,各组均处正常生理范围内且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3.
专家约稿是国内外学术期刊通行的做法,而综述类稿件具有针对性和预见性,因其意义重大成为约稿的重点.笔者以《土壤与作物》期刊为例,指出依据期刊特色做好约稿工作对提升期刊影响力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寄藏真菌可侵染大豆种子,降低种子的萌芽及活力,影响种子的品质和商品等级。为探讨不同接种方法对寄藏真菌致病性的影响,在实验室条件下比较了种子接种法和植株接种法(切顶端接种法、伤口接种法、切茎接种法和下胚轴接种法)对寄藏真菌致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方法中寄藏真菌均对大豆产生致病性,并能显著区分寄藏真菌间致病性差异。其中切顶端接种法相比其他3种植物接种方法更简单有效而准确,而种子接种法更适合在室内进行,且周期短,相比植株接种法方便快捷。  相似文献   
5.
6.
设施富营养化土壤平衡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聪  韩秉进  吴凤芝  潘凯 《北方园艺》2016,(19):184-188
以连年栽种作物的设施大棚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目标产量法,研究了富营养条件下设施土壤的平衡施肥方法。结果表明:对于设施富营养化土壤种植黄瓜肥料利用率氮肥为29.3%,磷肥为-9.6%,钾肥为35.4%;种植番茄肥料利用率氮肥为32.6%,磷肥为30.69%,钾肥为56.99%;种植菜豆肥料利用率氮肥为-2.4%,磷肥为-35.8%,钾肥为-7.97%,除番茄外,富营养化地区种植使用磷肥几乎没有增产效果。同时通过试验确定了富营养化设施土壤栽培黄瓜、番茄、菜豆的N、K施肥量上限及施肥比例:黄瓜667m~2最大施肥量32.1kg,N、K比例为1.4∶1;番茄667m~2最大施肥量27.0kg,N、K比例为1.4∶1;菜豆667m~2最大施肥量17.4kg,N、K比例为1∶1。在富营养化设施土壤栽培中推广平衡施肥技术,能够很好地提高产量,节约肥料用量,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科尔沁牛母牛体尺指标及体重间的相关关系,探讨科尔沁牛母牛早期生长发育规律,利用初生母犊、6月龄母犊和12月龄母牛体尺与体重测定数据绘制了生长发育曲线,并应用SPSS 16.0软件分析各项体尺指标与体重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放牧为主补饲为辅饲养条件下初生母犊、6月龄母犊和12月龄母牛体重分别为37.2、157.3、192.1 kg;初生犊的胸围与体长、管围存在显著相关性;6月龄犊牛的胸围与体高存在极显著相关性,与体重存在显著相关性;0~12月龄母牛体重、体长、体高和胸围生长发育的最适数学模型均为3次多项式模型,拟合度在0.981 4~0.995 8之间,并且回归方程均达到极显著水平。由此可见,胸围可作为早期选择的可靠依据;3次多项式模型可以用来预测放牧犊牛各月龄的体重及体尺。  相似文献   
8.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陪伴阴离子条件下,土壤不同Zn含量对2个品种玉米吸收Cd、Zn的影响。不同阴离子NO-3、Cl-、SO42-以Zn(NO3)2,ZnCl2和ZnSO43种不同Zn化合物形式添加,添加Zn浓度设0、80、160和240mg·kg-14个水平,土壤Cd浓度为10mg·kg-1。结果表明,土壤中Zn添加促进了玉米生物量,其中NO-3陪伴下增加幅度最大。与对照相比,不论何种阴离子陪伴下,土壤中Zn的添加都明显降低了2个品种玉米地上部分的Cd含量(P<0.001),最小Cd含量出现在Zn80mg·kg-1或Zn160mg·kg-1处理。3种阴离子相比,NO-3比SO24-和Cl-降低幅度更为明显(P<0.001)。不同阴离子陪伴下2个品种玉米体内Cd浓度大小分别为(吉单209)SO42->Cl->NO-3,(长单374)Cl->SO24->NO-3。SO24-和Cl-处理下Cd浓度并未表现出显著差异。与地上部相反,Cl-陪伴时根系Cd浓度较低,而SO42-陪伴下Cd浓度最高。Cl-利于玉米根系对Zn的吸收及向地上部分的转移。  相似文献   
9.
1990-2015年三江平原生态功能区生态功能状况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1990年、2000年、2010年和2015年四期的遥感影像提取土地覆被信息,以此为基础,依据《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HJ/T192-2015)对三江平原生态功能区生态功能状况及其变化趋势进行评估。结果显示:三江平原生态功能区生态功能状况指数(FEI)逐年减小,生态环境逐年变差,但有放缓之势。1990年和2000年FEI分别为57.43和54.44,生态功能状况为一般;2010年和2015年FEI分别为47.96和47.70,生态功能状况评级为较差,生态功能状况为自然生态差,存在明显的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类型结构单一,生态功能不稳定。1990-2015年间,生态功能状况变化度(△FEI)为-9.73,生态功能状况变化度评级为显著变差。从1990-2000年间到2000-2010年间,△FEI<0,且︱△FEI︱增大,1990-2010年间生态功能状况变差加剧;从2000-2010年间到2010-2015年间,△FEI<0,且︱△FEI︱减小,说明2000-2015年间生态功能状况变差状况有所缓解。人类扰动上升,气候变暖、变干也是该区生态功能状况变差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以二百方子湿地为对象,模拟研究了沼泽湿地硝态氮和铵态氮在一定水位条件下的垂直运移过程。结果表明:沼泽湿地土壤中硝态氮的穿透曲线具有不对称的多峰结构,而铵态氮的穿透曲线均具有偏峰型结构,且有明显的拖尾现象;各层土壤中硝态氮和铵态氮的穿透曲线最高峰出现的时间及其峰值高低均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