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13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2篇
  25篇
综合类   68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0篇
植物保护   3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对2017年以前预测未来气候变化对中国小麦产量影响的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其中26篇研究信息相对全面完整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总结了原始独立研究预测结果的差异,并讨论差异的可能来源,以期为本领域后续研究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未来气候变化对中国小麦产量的影响存在一定不确定性,但以负面影响为主;A2和B2主流气候情景下预测的小麦产量减产幅度较其它气候情景分别高18%和20%。(2)政策、技术、市场和投入等非气候性因素有助于适应气候变化,引入这些因素时小麦增产幅度预测结果增加10%;(3)研究数据和方法对预测结果有显著影响,预测时间间隔每延长一年,小麦产量增幅和减幅预测结果提高1%,进行产量分离、采用相应的气候模型和作物模型对预测增幅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增加水平分别为26%、22%和18%;(4)期刊文献比非期刊文献的产量增幅预测结果平均高5%。  相似文献   
152.
转基因大豆食品安全性及对生态环境影响初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国近年来转基因大豆进口激增,因此转基因大豆对人体健康及生态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引起人们关注。本文论述了转基因大豆(主要是美国孟山都公司的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简称RR大豆)的食品安全性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提出了减少转基因大豆带来的风险,保护我国权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3.
为了能够充分汲取我国农村在探索科学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促使我国农村抓住当前的历史机遇实现科学发展,采用历史分析法,识别和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科学发展五次重要历史机遇的社会背景和政策要点。这五次历史机遇分别是建国初期农村的土地改革和互助合作、三年困难时期农村发展的调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十五届三中全会后农村税费改革和统筹城乡发展、十八大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但是,改革开放前的"左"倾思想和城乡二元结构的深远影响严重制约了农村科学发展的进程。一方面,超越了基本国情的社会经济政策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抑制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城乡之间的要素交流和良性互动被制度性割裂,导致城乡之间的社会经济差距不断扩大。基于此,提出了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农村与城市三种关系,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要素投入和制度创新相结合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4.
麝类动物(Moschus spp.)雄性个体可分泌麝香,是濒危珍稀资源动物,驯养是濒危麝类动物的迁地保护(ex situ protection)和麝香生产的重要方式。我国从1958年开始麝类驯养,初期的主要驯养麝种为林麝(M.berezovskii),从1990年开始马麝(M.sifanicus)驯养。论文总结了濒危马麝的分群驯养,归纳了麝场选址、麝场修建、圈舍设计、分圈分群及日常驯养管理等方法体系,对我国麝类驯养、资源保育及麝香生产等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55.
高宝艳 《绿色科技》2014,(4):264-265
指出了碳排放权交易是运用科斯手段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有效方法。分析了配额市场和自愿市场各自共有和特有的特点,以及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监管体系在价格控制、初始分配、服务体系、控制效果等各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针对市场在专业人员和专业机构上的缺失、价格分配、初始分配在监管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政府行政导向作用、处罚监管、法规制定、排污企业监管以及对碳信用和碳金融的管理。  相似文献   
156.
该文在对巢湖流域周边养殖场的分布、规模、经营现状等调研的基础上,找出造成畜牧养殖污染的主要原因。参照发达国家养殖环境管理政策和经验,结合巢湖流域实际污染现状,运用环境规划、环境政策等基本环境管理工具,从多个方面提出了改善该流域畜牧养殖污染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7.
[目的]研究煤炭开发与生态系统服务协调发展演变及驱动机制,对推进我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结合煤炭城市生命周期理论,在分析煤炭开发与生态系统服务协调发展演变规律的基础上,采用协调度模型和灰色关联模型揭示2005—2018年淮南市煤炭开发与生态系统服务协调度时序变化规律及主要驱动因素。[结果]研究期间淮南市煤炭开发综合水平呈现波动上升趋势,生态系统服务综合水平呈缓慢下降趋势,煤炭开发与生态系统服务协调度基本处于0.5~0.7之间,二者协调度呈现上升趋势,由勉强协调—煤炭开发滞后阶段逐步过渡到中级协调—同步发展阶段;环境污染治理、居民生活环境需求、产业转型是淮南市煤炭开发与生态系统服务协调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其与协调发展的关联度分别为0.910 2,0.817 8,0.807 0。[结论]研究提出了煤炭资源型城市煤炭开发与生态系统服务协调发展演变规律,揭示了淮南市煤炭开发与生态系统服务协调发展演变态势及驱动机制,可为煤炭资源型城市的经济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58.
太湖流域西苕溪1972-2008年径流量变化趋势与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苕溪是太湖的主要入湖河流之一,也是流域主要的水源地,对支持太湖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径流量时间序列资料,分析了西苕溪径流特征值,应用Mann-Kendall法分析了径流量的变化趋势,并定量分析了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两个要素对径流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西苕溪径流量年际、年内变化较大,年际变差系数Cv最大达到0.38;径流量以汛期径流为主,汛期径流比例占全年最高达到90%;M-K趋势检验结果显示1972年以来,西苕溪上游和中游径流量有显著的下降的趋势,下降主要集中于汛期,非汛期径流变化不显著,年代分析则表明1980年以来径流量下降显著;在径流量的年内分配方面,汛期径流量所占比例有下降趋势。最后,分析了影响西苕溪径流变化的主要因素,发现降雨量的变化是西苕溪径流量减少的主要影响因素,1980-2008年降雨量变化对径流量减少贡献率占90%。  相似文献   
159.
以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的"2+26"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三阶段DEA方法,测算了2011-2015年间各城市工业大气污染排放效率,并与传统DEA分析结果作比较。结果显示,调整后综合效率普遍下降,这主要是规模效率真实值相较调整前降低所致。研究发现不同城市间差异较大,5年间始终到达效率前沿面的城市仅有北京、天津、唐山和邯郸等四个城市。根据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高低,将未达效率前沿面的城市划分成"双高型"、"高低型"、"低高型"和"双低型"四种,各类型城市应根据制约效率的主要因素,采取扩大生产、优化资源配置或提升技术水平等差异化方式,促进经济与排放效率同步提升。此外,"2+26"城市的排放效率呈现省域特征,各省应针对"2+26"城市实施区域联合减排,缩小区域内部差距,促进工业大气污染排放效率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160.
为探究有机无机复混肥对小麦生长、土壤养分和重金属含量的影响,以河北冬小麦为试验对象开展田间试验。试验共设置6个处理组,分别为CK(不施肥)、FP(常规施肥)、SJ40(600 kg·hm-2有机无机复混肥+225 kg·hm-2尿素追肥)、SJ60(900 kg·hm-2有机无机复混肥+225 kg·hm-2尿素追肥)、SJ80(1200kg·hm-2有机无机复混肥+225 kg·hm-2尿素追肥)和SJ40+30(600 kg·hm-2有机无机复混肥+450 kg·hm-2有机无机复混肥追肥)。结果表明:随着有机无机复混肥用量的增加,小麦产量逐渐提高,最高达到9.26 t·hm-2,与对照组相比,土壤中无机氮、有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都有所提高。此外,有机无机复混肥的使用还显著降低小麦籽粒Cd和Pb的含量,最大降幅分别为28.8%和30.3%。综上,有机无机复混肥的合理使用能够提高小麦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