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0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17篇
综合类   32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对从青砖茶发酵堆中纯化分离的主要微生物进行鉴定。采用平板梯度稀释法对发酵茶渥堆中的微生物进行纯化分离;选取1株菌株LC-2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结合形态学鉴定等方法进行分类鉴定;并用高浓度冷冻菌粉对小鼠进行灌胃试验,检测急性毒理效果;最后对菌株LC-2进行青砖茶固态模拟发酵效果验证。结果表明,真菌LC-2菌落形态与显微形态与总状枝毛霉菌(Mucor racemosus Fres)相似,分子鉴定结果与总状枝毛霉菌(Mucor racemosus Fres)同源性最近,因此确定为总状枝毛霉菌(Mucor racemosus Fres)。菌粉灌胃未见对动物造成急性毒理损害。利用该菌株发酵生产的青砖茶汤色红黄,香气甜香略青,滋味绵软略甜,与传统工艺生产的青砖茶品质无大差异。由此证明该菌株确实是参与青砖茶渥堆发酵过程的重要菌株,并可以利用于未来青砖茶自动化发酵过程。  相似文献   
22.
为研究新型包膜肥料[硅藻土改性淀粉-聚乙烯醇(KSP)、膨润土改性淀粉-聚乙烯醇(BSP)、沸石粉改性淀粉-聚乙烯醇(ZSP)]的保肥特性及作物响应特征,以普通尿素(U)为对照,通过土柱淋洗、盆栽试验研究了包膜尿素的保肥效果及其对作物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KSP、ZSP、BSP处理6、12 d的氮素淋洗量较U处理分别减少13.39%~26.19%、4.27%~19.89%,累积氮素淋洗量分别显著减少16.58%、5.59%、21.65%。施加包膜尿素处理的pH值较U处理显著提高0.6。施用肥料处理的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较U处理分别提高7.05%~12.60%、5.38%~9.66%,包膜尿素处理的油菜、豌豆生物量较未施化肥处理分别增加17.11%~21.58%、37.95%~43.76%,较U处理分别显著增加2.40%~3.81%、2.85%~4.21%。聚合物包膜肥料能提高土壤保肥能力和作物生物量、改善作物品质,具备良好的应用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23.
土壤酶驱动土壤生态系统养分的循环和控制生态系统的功能。选取三峡库区消落带三个海拔梯度的土壤,以从未淹没的样地作为对照,研究消落带土壤酶活性特征。结果表明,消落带区域土壤有机碳(OC)、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和所测定的四种酶[磷酸酶(PNP)、芳基硫酸酯酶(PNS)、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和β-糖苷酶(PAG)]的绝对活性(单位土壤干重的酶活性)和四种酶的几何平均数(GME)显著低于从未淹没的对照样地。在消落带区域,只有磷酸酶的绝对活性随着淹没持续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其他土壤三种酶的绝对活性在三个样地之间并无显著性的差异。土壤四种酶的几何平均数与有机碳、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变化相似,在海拔梯度较低的样地最低,其他两个较高海拔梯度的样地之间无显著性的差异。然而单位有机碳或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四种酶的具体活性的变化趋势与酶的绝对活性的变化并不一致。PNP的具体活性在所有测定的样地之间都无显著性的差异,而其他三个酶的具体活性是海拔最低的样地显著高于其他样地,其他样地之间并无显著性的差异。因而,这些结果意味着四种酶的几何平均数能够敏感指示三峡库区消落带水位消涨及其不同淹没持续时间对土壤质量的影响,是一个能够综合反映所有土壤酶活性对消落带水位消涨的响应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24.
摘 要: 2017年5月30日,在湖北省宜昌市五峰县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后河村(30°4′38.86″N,110°36′45.94″E,海拔1089 m)的一个农户庭院中采集到1条蛇类幼体标本。正式报道了山烙铁头蛇在湖北省的分布信息,该种确定为湖北省新记录。  相似文献   
25.
26.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植被混凝土掺入不同添加量的生物炭后饱和持水量的变化,以期为生物炭在植被混凝土中的应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随着生物炭添加量的增加,植被混凝土饱和持水量明显增大,是原植被混凝土的1.09~1.36倍。随着时间推移,饱和持水量逐渐增大,添加生物炭的植被混凝土饱和持水量增大效果更明显,最大增大幅度为35.91%。  相似文献   
27.
首次正式报道了在湖北省崇安斜鳞蛇的分布及亚种情况。  相似文献   
28.
香根草根系与土壤接触特性及抗拔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草本根系与土壤的接触特性,并分析其单根抗拔模型,通过控制根系直径、埋置深度和土壤含水率在不同梯度下,采用施加拔出荷载的方式对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ides)进行单根抗拔实验。结果表明,香根草根系单根抗拔力随根系直径的增大而增大,粘滞强度随根系直径的增大而减小,两者均与根系直径呈幂函数关系;抗拔力随根系埋置深度的增加而增加,粘滞强度随根系埋置深度的增加而减小,两者与根系直径也均呈幂函数关系,但埋置深度的增加对抗拔力和粘滞强度的变化影响较小;根系单根抗拔力和粘滞强度,随土壤含水率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其中在最佳含水率时,单根抗拔力和粘滞强度均达到最大;通过对粘滞强度与根系直径关系拟合,得出幂函数(R2=0.898)拟合曲线比线性函数(R2=0.854)更优;抗拉力、粘滞强度与埋置深度拟合,随着埋置深度的增加,得出拟合函数分别为Y1=0.937H0.578,Y2=34.59H-0.470;香根草根系的抗拔力整体上随着土壤含水率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土壤含水率小于14%时,抗拔力增长幅度大;土壤含水率达到14%,抗拔力最大;含水率为17%~23%时,根系抗拔力下降幅度小,基本趋于稳定;含水率大于23%时,抗拔力迅速下降;在香根草根系单根抗拔力随埋置深度的拟合曲线中,得到该控制条件下根系临界长度公式:Lcr=582.67D1.7388,在土壤含水率为14%时,香根草单根根系的临界长度随根系直径的变化规律为幂函数增长。  相似文献   
29.
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有机碳氧化稳定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有机碳氧化的难易对土壤质量和碳沉降具有显著的影响。选取三峡库区消落带的3个海拔梯度的土壤,以从未淹没的样地作为对照,研究消落带湿地不同海拔梯度土壤有机碳氧化难易各组分(F1:高氧化活性有机碳组分;F2:中氧化活性有机碳组分;F3:低氧化活性有机碳组分;F4:难氧化有机碳组分)的特征。结果表明:土壤F1组分含量和其所占有机碳的比例在所有样地的各组分中最高。土壤易氧化有机碳总量及其F2,F3和F4组分都是消落带区域小于从未淹没的对照样地,但是高氧化有机碳组分F1在海拔155~165m的消落带区域与从未淹没的对照样地之间并无显著的差异。在消落带区域,155~165m区域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及其F1组分显著大于144~155m及其165~175m区域的,而F2,F3和F4组分之间都无显著性差异。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及其氧化有机碳组分与土壤总有机碳之间都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而氧化有机碳F3和F4组分只与土壤全氮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消落带土壤易氧化碳活性系数的大小顺序为是155~165m145~165m165~175m,这意味着消落带土壤有机碳不稳定性高低的顺序为155~165m145~165m165~175m。  相似文献   
30.
黄曲霉毒素的生物降解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曲霉毒素(Aflatoxins)是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寄生曲霉(Aspergills parasiticus)等真菌的次级代谢产物,具有高毒性和致癌性,是饲料中主要的污染物之一。近年来黄曲霉毒素的降解成为研究热点,对黄曲霉毒素的特性、脱毒方式尤其是生物降解及其机理和降解产物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