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7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14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7篇
园艺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重金属污染在土壤中具有长期、隐蔽和不可逆三性特点,花生是地下结实作物,对重金属的富集更为明显,明确花生重金属富集特征,探讨适宜的防控对策,对于生产安全优质花生,从而保障我国食用油安全以及增加出口创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旨在探究花生重金属富集特征,对重金属防控机制及花生重金属防控措施进行了综述,提出物理、化学、生物等多种方法综合利用进行土壤重金属修复是花生重金属防控的有效途径,并对后续花生重金属的防控研究与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探究了单环刺螠(Urechis unicinctus)幼体(平均体重(1.468±0.222)g)肠道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的测定方法、操作步骤、注意事项。蛋白酶测定采用Folin-酚法,其中建立的酪氨酸回归方程为y=15.487x-0.092 3(决定系数R~2=0.999 2);淀粉酶测定采用淀粉-碘比色法,以0.08%的淀粉溶液为底物。脂肪酶测定采用聚乙烯醇橄榄油乳化液水解法(NaOH滴定法)。结果表明,单环刺螠幼体肠道蛋白酶活力、淀粉酶、脂肪酶活力分别为29.350±2.592、10.600±0.844、(5.266±0.224)U/mg prot。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出一株各种农艺性状均表现优良的菌株,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对收集的12个("鲁大秀珍1号"(LD1)、"高邮秀珍菇18号"(GY18)、"高邮秀珍菇16号"(GY16)、"高邮秀珍菇163号"(GY163)、"华中秀珍菇3号"(HZ3)、"华中秀珍菇5号"(HZ5)、"华中夏秀灵"(HZ夏)、"华中秀珍菇845号"(HZ845)、"绵阳灰色秀珍菇"(MY灰)、"绵阳白色秀珍菇"(MY白)、"三明秀珍菇"(SM)、"新宇秀丽1号"(XY秀1))具代表性、来源不同的秀珍菇菌株的菌丝生长情况、抗性、出菇情况、生物转化率及子实体综合性状等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鲁大秀珍1号"菌丝生长情况良好、发菌速度最快(0.67cm·d-1)、污染率低(1%)、出菇齐、生物转化率高(99.3%),子实体综合性状表现良好,可以考虑在当地推广栽培。  相似文献   
4.
滨麦(Leymus mollis)是小麦的野生近缘种,具有良好的耐盐抗旱和抗病虫害的能力,是小麦遗传育种的良好资源。为了深入了解和挖掘滨麦的基因信息和优异资源,本研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生长于滨海沙地的野生滨麦的叶片转录组进行了深度测序并组装,对得到的所有Unigene进行COG、GO和KEGG分类和功能注释,对Na+转运相关蛋白基因和氧化胁迫响应基因进行了挖掘,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PCR(qRT-PCR)对随机选取的12个基因的表达模式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转录组测序共获得112 846条Unigene,其中的59 380条得到功能注释,占总数的52.62%。COG分类结果表明,15 786条Unigene归属于25个类别。GO分类结果表明,20 350条Unigene被注释到三个大类中,其中,属于“生物学过程”的Unigene数量最多,占总数的43.56%。KEGG分析结果表明,18 550条Unigene得到注释,共涉及到128条代谢途径。其中,含Unigene数量最多的类别是“代谢通路”,涉及到的Unigene占总数的27.86%。“植物病原互作”和“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途径”涉及的Unigene数量也较多,分别为1 367条和861条。对Na+转运相关蛋白基因和氧化胁迫响应基因进行挖掘,发现了15条注释为Na+/H+反向转运蛋白的Unigene和175条响应氧化胁迫的Unigene。随机选取的12个基因的qRT-PCR结果与转录组测序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大麦TIFY基因家族成员进行鉴定及表达分析,为进一步探究TIFY基因家族在大麦生长发育与胁迫响应中的作用机理打下基础。【方法】基于TIFY家族蛋白的保守域特征,利用HMMER从大麦中鉴定TIFY基因家族成员,利用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其理化性质、保守基序、特征结构域、顺式作用元件、基因结构、系统进化及表达模式进行预测分析。【结果】从大麦中鉴定出15个HvTIFYs基因(HvTIFY1~HvTIFY15),分布于5条染色体上,且大多数基因在染色体上成簇分布。15个HvTIFYs蛋白均具有TIFY家族蛋白的特征结构域(TIFY),根据所含保守结构域的不同,可分为ZML(4个)和JAZ亚族(11个),且亲水性蛋白(14个)和偏碱性蛋白(11个)居多,但均定位于细胞核;二级结构相似度较高,均由α-螺旋、β-转角和无规则卷曲组成,除HvTIFY7蛋白外,其余蛋白二级结构所占比排序:无规则卷曲>α-螺旋>β-转角。HvTIFYs基因结构存在明显差异,其中,JAZ亚族11个基因的内含子数为0~6; ZML亚族4个基因的内含子数为6~7个,系统发育进化树上相邻分支的基因具有较相似的基因结构。HvTIFYs基因启动子区域富含光、激素和胁迫等顺式作用元件,种类及分布均呈多样性。5个物种的79条TIFY蛋白分为4个组,恰好与TIFY家族的4个亚族对应,其中,ZML、TIFY和JAZ亚族包含单、双子叶植物的TIFY蛋白,而PPD亚族仅含有双子叶植物的TIFY蛋白。15个HvTIFYs基因在不同组织器官中的表达量存在明显差异,其中HvTIFY1、HvTIFY2和HvTIFY8基因在8个组织中的表达量均较高,HvTIFY10和HvTIFY15基因表达量中等,HvTIFY6基因表达量较低; HvTIFY11基因不表达。15个基因在根的不同组织中对盐胁迫的敏感程度不同。【结论】从大麦中鉴定出的15个HvTIFYs基因存在一定的功能分化,具有明显的组织和时空特异性,推测其在大麦逆境响应和激素调节中具有重要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6.
以山东烟台分叉小猛水蚤(Tisbe furcata)为研究对象,对比饲料中添加海泥对桡足类养殖水体三氮一磷(亚硝态氮、硝态氮、氨氮和磷酸盐)以及桡足类种群密度的影响,探索北方室内桡足类大规模、高密度养殖技术。结果表明,较添加海泥的复合饲料,单纯利用复合饲料进行分叉小猛水蚤的室内养殖效果更好(P0.01),表明桡足类不能直接利用海泥中的营养成分;水体三氮一磷中,亚硝态氮含量最为重要,在桡足类快速增长期其含量与本地桡足类密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后期浓度超过0.4 mg/L时,对桡足类生长产生抑制作用,因此需要严格控制;磷酸盐含量与桡足类密度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以野生黄伞菌株为试验菌株,经过人工驯化,获得昆野黄伞04-1菌株,对该菌株采用菌袋覆土仿野生栽培和日光温棚菌袋覆土与蔬菜立体栽培2种模式,开展其优质高产标准化栽培体系的优化研究。结果表明,驯化成功的昆野黄伞04-1菌株的生产性能优于已有的栽培用菌株丹东黄伞818,菌袋覆土仿野生栽培模式和日光温棚菌袋覆土与蔬菜立体栽培模式的生物学效率均高于当地菇农已有模式的生物学效率,其中以日光温棚菌袋覆土与蔬菜立体栽培的生物学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8.
刘凤红 《北方园艺》2015,(21):25-30
山东是蓝莓种植大省,至2014年底,种植面积约3 000hm2,年产量约为5万t。为探讨山东栽培蓝莓根系内生真菌的菌群组成和分布特点,利用组织分离法从山东4个地区2个蓝莓栽培品种根系中分离内生真菌1 345株。利用形态特征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为29属,其中卵菌1属,占0.45%;担子菌2属,占2.15%;子囊菌17属,占31.16%;无性型真菌9属,占60.82%;其余5.42%无法明确鉴定。结果表明:山东省栽培蓝莓根系内生真菌的菌群多样性丰富,其中以镰孢属Fusarium为优势菌群,分离频率为31.67%;木霉属Trichoderma、青霉属Penicillium、枝孢属Cladosporium、涛旋孢属Zalerion是亚优势种群。不同地区栽培蓝莓根系内生真菌的结构和组成存在一定差异。镰孢属Fusarium是2种栽培蓝莓根系内生真菌的优势菌群。多样性指数的分析反映出蓝莓根系内生真菌菌群的多样性水平存在差异,威海"杜克"的多样性指数(H′)和丰富度指数(R)最高,分别为2.835 9和4.264 3,泰安"杜克"的均匀度指数(E)最高,为0.939 1。由相似性原理得出,各地区之间的内生真菌相似性系数处于中等不相似与中等相似之间,威海和青岛之间的内生真菌菌群相似性最高,它们之间的Jaccard指数和Sorenson指数分别为0.57和0.73。  相似文献   
9.
班娜  王卉  张萍  朱建军  郝秀英  王芳 《种子》2016,(12):1-7
对阿魏种子进行人工接种5株阿魏菇真菌的菌块和菌液,置于种子4℃最佳沉积温度下共培养90 d,探讨阿魏菇真菌对荒漠植物新疆阿魏种子发芽的影响,揭示阿魏菇真菌生于阿魏植物根上现象的过程和本质.结果表明,阿魏菇真菌的菌丝体生长势依次为菌丝体与种子有接触试验组>对照组(仅菌块)>菌丝体与种子无接触试验组.当接入菌块时,新疆阿魏种子发芽率依次为对照组(仅阿魏种子)>种子与菌丝体无接触试验组>种子与菌丝体有接触试验组;当接入菌液时,新疆阿魏种子发芽率依次为对照组(仅阿魏种子)>1/2灭活原液试验组>1/2原液试验组>灭活原液试验组>原液试验组.实验表明,阿魏菇真菌的存在对新疆阿魏种子发芽是不利的,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在荒漠环境条件下收获的新疆阿魏种子上是不允许阿魏菇真菌定殖的,阿魏菇真菌进行水平传递,保持迅速传播优势,通过寄主开花结果死亡实现更换新的寄主,这与野外调查和生产实践中见到的自然现象一致.  相似文献   
10.
以长白山野生珊瑚状猴头菌菌株作为试验材料,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单因素试验得出,理想的可利用碳源和氮源分别是葡萄糖和硫酸铵,pH为3.5~4,温度为20~22℃。通过4因素4水平的正交试验得知,4种因素对珊瑚状猴头菌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温度pH氮源碳源,综合得出珊瑚状猴头的菌丝培养适宜条件:碳源为葡萄糖,氮源为酵母浸膏或蛋白胨,pH 3.5~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