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41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44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苹果轮纹病的抗性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苹果轮纹病的发病机制、苹果自身防御体系的研究进展;阐述了寄主的组织结构和某些内含物与抗病原茵的相互作用关系,提出了今后防治轮纹病的有效、环保、经济的措施和方向。为预防性药剂的开发应用提供理论性依据。  相似文献   
3.
氨基酸已经广泛应用于生产食品、动物饲料、保健品以及各类药物,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工业中常利用微生物作为宿主来生产氨基酸,传统上采用随机突变筛选高产氨基酸突变株的方法存在诸多弊端,因此系统代谢工程成为开发生产氨基酸突变菌株的理想方法,研究举例说明代谢工程研究氨基酸生产菌株的研究进展,并介绍几种促进氨基酸生产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纳米孔技术通过绝缘膜上的纳米级微孔随机地高通量识别溶液中的生物大分子。纳米孔检测原理的普遍性以及单分子检测的易用性,使得纳米孔在生物技术方面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最近关于纳米孔的结构和精密度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其在DNA/蛋白质绘图、生物大分子结构分析、蛋白质检测以及DNA测序方面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5.
催化α-蒎烯聚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制备了中孔A1系和Zr系分子筛,用H2SO4和H3BO3处理中孔分子筛(MCM-41)分别得到强酸性SO4^2-/A1-MCM-41、SO4^2-/Zr-MCM-41、BO3^3-/A1-MCM-41及BO3^3-/Zr-MCM-41中孔分子筛催化剂。XRD、FT-IR及Hammet,指示剂测试结果表明:这些中孔分子筛具有一定的长程有序性,结晶较好;强酸基团已进入MCM-41骨架内部,并与骨架原子形成了化学健,从而产生强酸中心;H0值小于-12.76,具有超强酸性。以它们为载体,负载A1C13制成复合催化剂,催化α-蒎烯聚合,考察了载体种类、负载量及溶剂极性对α-蒎烯聚合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制备了一种酸功能化离子液体1-(3-磺酸基)丙基-3-甲基咪唑磷酸二氢盐((HSO3-pmim) H2 PO4),并用FT-IR、 1 H NMR、 13 C NMR对其进行了表征.将其同氯乙酸构成的复合催化体系磺烷基咪唑磷酸盐-氯乙酸((HSO3-pmim)H2 PO4-ClCH2 COOH)用于催化α-蒎烯水合反应,详细考察了水合反应的影响因素,得到了较佳的反应条件:n(α-蒎烯)∶ n((HSO3-pmim)H2 PO4)∶ n(氯乙酸)∶ n(水) 6∶ 1∶ 6∶ 30,反应温度 80 ℃,反应时间 8 h.在该条件下α-蒎烯转化率为 97%,松油醇选择性 47.1%.并对催化体系的重复使用性进行了考察,该催化体系不经处理直接重复使用5次时,α-蒎烯转化率仍达 83.7%,松油醇选择性 51.6%.  相似文献   
7.
泡桐转TCS基因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花粉管导入和农杆菌介导两种方法,对泡桐转TCS基因受体表现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泡桐花导入TCS基因后导致泡桐坐果率和畸形率升高;农杆菌介导TCS基因于泡桐组培苗的愈伤组织、茎段、茎尖后,致使其死亡率、分化率、分化数、苗高和颜色发生显著变化,极差分析表明,最佳转基因方式是以茎尖为受体,预培养3d,浸染时间15min,共培养条件为半黑暗。  相似文献   
8.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微波法提取芫根多糖的工艺进行研究,得到了最佳工艺条件:料液比1∶24,微波处理时间10min,微波功率450W,浸泡时间90min。在此条件下,芫根多糖的提取率为9.13%。试验结果显示微波法与热水浸提法比较,具有提取时间短、提取效率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为了明确二甲戊灵在土壤中的吸附性能,采用气相色谱技术,研究了二甲戊灵在草甸土和砂壤土中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二甲戊灵可被土壤强烈吸附,吸附浓度与其在平衡溶液中的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吸附特性符合Freundlich方程,草甸黑土、砂壤土对二甲戊灵的吸附为物理吸附,吸附量均很高,吸附系数分别为67.16和41.16,且有机质含量高的草甸黑土吸附量大于有机质含量低的砂壤土。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中国北方地区花生根瘤菌的多样性状况.[方法]采用16S rDNA PCR-RFLP、16S~23S IGS PCR-RFLP和16S rRNA基因的序列分析方法对分离自河北地区的58株花生根瘤菌以及Rhizobium、Agrobacterium、Sinorhizobium、Mesorhizobium和Bradyrhizobium的参比菌株进行系统发育多样性比较分析.[结果]16S rDNA PCR-RFLP方法在细菌属水平上聚群良好;而16S~23S IGS PCR-RFLP则适于属和种水平上的聚群.3种方法在系统发育上得到基本一致的结果.其中有38株花生根瘤菌是与Bradyrhizobium关系密切的慢生菌株,并且与B. japonicum和B. liaoningense的关系最为接近,与有关中国西南地区和华中地区花生根瘤菌的报道结果相似.然而供试菌株中还存在6株快生和10株中慢生花生根瘤菌,其中快生菌在系统发育关系上接近R. yanglingense、R. mongolense和R. gallicum.[结论]河北地区的花生根瘤菌具有更大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