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3篇
综合类   26篇
水产渔业   181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7年   1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洁 《水产科学》2008,27(3):160-162
1自然环境优势辽宁省濒临黄、渤二海,全省海岸线(包括岛礁岸线)全长约2510 km。近海有大小岛屿500多个,大小港湾40多处,有大型的鸭绿江、辽河等30条河流入海。沿海滩涂面积广阔,总面积近16.2×105hm2。半岛南部及辽西南部多为岩礁岸带。全省海岸类型多样,加之地处温带,四季分明  相似文献   
2.
我省海蜇池塘养殖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 海蜇池塘养殖现状辽宁省海蜇池塘养殖最早可追溯到1999年,当时锦州娘娘宫乡的一个虾场,在粗放养虾过程中,养虾池自然纳潮进入了海蜇,同时在沿岸人为抓了一部分海蜇入池,当年14hm2虾池收获海蜇6000~7000kg,开了养虾池塘成功养殖海蜇的先河。由于海蜇的人工育苗技术在上世纪80年代已成熟,近年来人们面临着海蜇自然资源量正逐渐的衰退,海蜇价格的不断攀升,人工苗种、池塘养殖海蜇已成为市场的选择和产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近两年海蜇池塘养殖已进入快速发展轨道,2002年全省海蜇养殖面积已达5000hm2左右,海蜇育苗水体3000~4000m3,种苗…  相似文献   
3.
辽东湾北部近海海域表层沉积物类型及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04年采自辽东湾北部近海海域的16个表层沉积物样品作了粒度分析和粒度参数计算,并进行了沉积物分类和分布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辽东湾北部近海的表层沉积物粒度主要由粉砂组成,平均含量65.15%,平均粒径5.031。总的特征是在5~10 m等深线,沉积物粒度的平均粒径由东部的4.530、中部的5.050逐渐增大到西部的6.236。沉积物粒度的组成类型由东向西按粉砂质砂→砂质粉砂→粉砂→砂-粉砂-黏土→黏土质粉砂由粗至细排列。  相似文献   
4.
中间球海胆性腺氨基酸组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结果表明,中间球海胆鲜味氨基酸含量占总氨基酸含量的43%以上,尤其是含有较高的甘氨酸、谷氨酸.雄性性腺鲜味氨基酸含量高于雌性,因此,雄性味更美.在生产中采集中间球海胆时期最好选在早期成熟阶段,在海胆成熟后期自然排放之前采收完毕.  相似文献   
5.
通过构建大连湾(DL17)和辽东湾(ZD-LDW017)2个站点夏季海水的细菌16s rDNA文库,利用16S rDNA序列比对法,对大连湾和辽东湾夏季海水细菌多样性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这2个海域的细菌主要为非培养细菌.每个海区分别随机选取了200个克隆进行酶切谱型分析和序列测定,共得到104个不同的DNA序列,其中大连湾51个序列,分别属于13种(属);辽东湾53个序列,分别属于13种(属).有6种菌为这2个海区所共有,这2个海区各自有不同的优势菌,且均未检测到致病菌,研究结果表明大连湾和辽东湾海水细菌具有丰富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6.
水温13.8~20.0℃下,在容积50 L的塑料水槽中,放养体质量为(1.4±0.6)g的虾夷马粪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intermedius)11个,过量投喂海带(Laminaria japonica),再分别混养体质量为(3.4±0.6)g的仿刺参(Apostichopusjaponicus)0(A组)、3(B组)、5(C组)和10个(D组),体质量为(12.4±1.7)g的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m2rum)6个,排出水培养底栖硅藻和石纯(Ulva lactuca),用底栖硅藻饲喂仿刺参.77 d的饲养表明,仿刺参和海胆的成活率差异不显著(P>0.05),但混养组海胆的特定生长率(SGR)显著高于单养组(P<0.05),B、C和D组海胆的SGR分别比单养高9.12%、7.24%和10.06%,各混养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混养海胆的饲料系数(7.28~7.70)分别显著低于单养(9.12)(P<0.05)组20.2%、15.5%和18.0%.将刺参的产量计算在内,B、C和D组海胆的饲料系数分别比对照组降低31.5%、26.8%和16.0%,但混养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海胆和仿刺参的适宜混养比例为11:3.蛤仔和石纯生长慢,死亡率高.养殖排水培养的底栖硅藻以菱形藻(Nitzschia sp.)和卵形藻(Cocameissp.)为主,少量舟形藻(Navicula sp.).混养海胆性腺中亚麻酸、EPA DHA含量和n-3/n-6比值显著大于单养组(P<0.05),混养池水中氨氮含量低而稳,溶氧量高.  相似文献   
7.
圆斑星鲽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结构及其进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圆斑星鲽(Verasper variegatus Temminck et Schlegel)和相关鱼类的部分线粒体基因序列,设计出6对扩增引物,通过PCR扩增产物直接测序和引物行走(Primer walking)法测定圆斑星鲽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并对其进行结构与进化分析。圆斑星鲽线粒体基因组序列长17273 bp,其基因序列及构成都与其他硬骨鱼基本相同,包括37个基因(2个rRNA基因、22个tRNA基因和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和2个非编码区(控制区和WANCY区)。在22个tRNA基因中,tRNAGln、tRNAAla、tRNAAsn、tRNACys、tRNATyr、tRNASer(第2个)、tRNAGlu和tRNAPro的编码基因位于L链上,其余则位于H链上。在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中,除了COⅠ基因的起始密码子为GTG外,其余均以ATG为起始密码子。蛋白质编码基因包括具有完整TAA终止密码子的ND1,COⅠ,ATP8,ND4L,ND5,而其他蛋白编码基因则具有不完全终止密码子。在L链上,ND6是仅有的一个蛋白质编码基因。圆斑星蝶的控制区包含1个终止相关序列区(ETAS)、6个中央保守序列区(CSB-A、B、C、D、E、F)和3个保守序列区(CSB-1、2、3)以及长串联重复区(Tandemly repeat sequence)。用NJ法和MP法对5个目22种鱼mtDNA的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的氨基酸序列进行系统分析,结果显示,圆斑星蝶与石鲽关系最近,鲽形目的鲆、鲽类与鲈形目的科(Carangidae)、鲷科(Sparidae)鱼类亲缘关系较近,而同属于鲽形目的塞内加尔鳎(Solea senegalensis)没有和任何目聚在一起,成为一个独立的分支。圆斑星蝶的基因组全序列序列已提交到GenBank,登录号为DQ403797,控制区单元型序列的GenBank登录号为DQ834444~7。  相似文献   
8.
影响太平洋牡蛎浮游幼虫生长差异的原因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又称长牡蛎,它具有体型大、生长快、产量高、适应性强等优点,是世界上牡蛎养殖中规模最大、产量最高的种类。国外一些学者曾对其生物学及生态学做过许多研究[1]。我国的诸多研究者先后对室内人工育苗技术及机理进行了一些研究与探讨[2~5]。笔者在  相似文献   
9.
海蜇(Rhopilemaesculenta)是我国近海经济价值较高的大型浮游动物,全国沿海均有分布,主要渔场在黄、渤海以及浙江沿岸,历史最高产量约(干品)4×104t。近年来由于资源量的减少,现仅渤海湾渔场尚有少量的可捕资源,因此海蜇产品市场供应日趋紧张,价格不断攀升,目前市场上鲜品价格约在10 0元 kg。在市场需求的拉动下,海蜇池塘养殖首先在辽宁兴起,由于海蜇养殖成本较低,近两年海蜇养殖发展势头较强,2003年辽宁海蜇养殖面积8000hm2,苗种产量上亿头,鲜品产量上千万千克,已初步形成产业化规模[1]。但在海蜇养殖产业化大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海蜇…  相似文献   
10.
岩牡蛎的生物学及其养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文姬 《水产科学》2007,26(12):689-690
岩牡蛎(Crassostrea nippona)又称夏牡蛎,自然分布于日本、韩国。在日本作为日本海的特产深受消费者欢迎。一直以来以采捕天然岩牡蛎为主,由于大量采捕资源量逐渐减少。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日本研究了人工育苗、养殖及天然采苗技术、目前市场上有部分人工养殖的产品上市。由于岩牡蛎的产卵期在8—9月,且有分批多次放精产卵的特点,夏季岩牡蛎体内糖原含量仍保持较高水平,因此夏季味道也很好,弥补了真牡蛎(Crassostrea gigas)夏季产卵后不能上市的空缺,深受市场欢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