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水产渔业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正龙纹斑(学名虫纹鳕鲈)又名墨瑞鳕、澳洲淡水鳕鲈、澳洲龙纹斑,是原产于澳大利亚墨瑞河流域的一种著名淡水经济鱼类,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鱼之一。龙纹斑肉质细嫩鲜美、无肌间刺,富含DHA、EPA及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具有独特的香味,为顶级的白肉鱼,拥有较高的开发  相似文献   
2.
正银鳕学名大鳞鲃(Barbus capito),属于鲤科、鲃亚科、鲃属(图1),原产于乌兹别克斯坦,分布于西亚的里海和咸水水域,成鱼体重3~6千克/尾,最大个体体长100厘米、重量20千克,是当地名贵的大型经济品种之一,具有耐盐碱、食性广、生长速度快、抗逆性强、肉质鲜美等特性,目前国内消费市场已经成熟,价格适中,是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刀鲚(Coilia nasus)溯河生殖洄游规律、性腺发育过程,以及刀鲚繁殖季节洄游到各江段的水温变化、光照周期与强度、渗透压变化、水流强度、生物饵料等环境状况,模拟建立了专门的刀鲚亲本现代化培育池,通过人为调控、模拟刀鲚生殖洄游规律,促使刀鲚亲本生理发育成熟,解决了刀鲚从体成熟到性成熟的技术难题,实现了人工培育刀鲚亲本技术的突破.2012年3月29日-4月8日催产了4批刀鲚亲本,每批均产卵受精,受精率达70%以上,受精率最高达80.2%,平均每条雌鱼得苗2.1万尾.  相似文献   
4.
应用石蜡切片及HE染色的方法对美洲鲥(Alosa sapidissima)早期发育过程中眼睛的发生、分化和形成过程进行了系统的观察.结果显示,受精后21 h 13 min,视泡出现;受精后26h 23 min,视泡发育成视杯;受精后35 h 44 min,原始视网膜和晶状体形成;受精后60h 15 min,角膜在视网膜前缘处形成,由单一的立方上皮构成;2日龄仔鱼,巩膜分化完成,由软骨组织和弹力纤维构成,脉络膜出现;3日龄仔鱼,虹膜出现,视网膜分化完全,由外向内的色素层、视觉细胞层、外界膜、外核层、外网膜层、内核层、内网膜层、视神经节细胞层、视神经纤维层和内界膜10层构成,此时视觉细胞层中视杆细胞出现;14日龄仔鱼,角膜分化完全,由自外向内的复层扁平上皮、前弹性层、基质层、后弹性层和内皮层5层构成;22日龄仔鱼,脉络膜腺出现;26日龄稚鱼脉络膜分化完全,由外向内依次为银膜层、血管层和色素层,虹膜也完全分化,由外向内依次为虹膜内皮层、前缘层、基质层、后缘层和色素层;45日龄幼鱼,视网膜内核层分化成两层水平细胞.此时美洲鲥眼睛的各个结构均发育完善.  相似文献   
5.
为准确鉴定严重危害保育胭脂鱼(Myxocyprinus asiaticus)的单殖吸虫(Monogenea)种类, 本研究采用形态特征和 LSU rDNA 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手段对所发现样品进行准确鉴定和描述。在养殖基地胭脂鱼鳃部所检查到的单殖吸虫形态特征如下: 虫体呈长带状, 前端具有口吸盘; 阴道细长, 交配管呈钩状, 具有中央刺, 卵茄形; 具 2 对中央大钩, 固着器与虫体分界明显, 覆盖有指向前方的几丁质棘。LSU rDNA 序列分析表明该单殖吸虫与美国亚口鱼(Catostomus ardens)寄生的一种伪缪丽虫(Pseudomurraytrema sp.)相似率最高(91.7%, AF382059); 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其与鳞盘虫科类群亲缘关系较近并位于分支基部。综合形态和分子数据, 本研究所发现寄生于胭脂鱼鳃部的单殖吸虫被鉴定为亚洲伪缪丽虫。本文补充了亚洲伪缪丽虫的形态学特征和 LSU rDNA 序列数据, 为进一步研究胭脂鱼寄生亚洲伪缪丽虫的疾病防控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6.
美洲西鲱仔鱼不可逆点及仔、稚鱼摄食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水温(20.5±1.0)℃的条件下,采用实验生态学的方法,对美洲西鲱(Alosa sapidissima)仔鱼在饥饿状态下的生长、形态、不可逆点(PNR)及仔、稚鱼期的摄食节律进行了研究,旨在阐明美洲西鲱早期发育过程中的摄食规律和特点。实验结果表明,美洲西鲱初孵仔鱼全长(7.45±0.15)mm,体质量为(2.15±0.03)mg,卵黄囊体积为(5.99±0.13)mm3,第5日龄,仔鱼卵黄囊被完全吸收。对照组仔鱼全长及体质量随着卵黄囊的消耗、外源性营养的建立逐渐增加;饥饿组仔鱼自6日龄开始,全长及体质量开始呈现负增长,至10日龄全部死亡。美洲西鲱初孵仔鱼初次摄食时间在3日龄,摄食率为46.67%,5日龄摄食率达到最大为89.29%,PNR发生在7~8日龄,综上所述,美洲西鲱仔鱼最佳投喂时间应在2~3日龄。美洲西鲱仔、稚鱼摄食节律研究表明,美洲西鲱早期仔鱼(4日龄)昼夜摄食高峰出现在14:00,平均摄食量达到0.14 mg;晚期仔鱼(17日龄)在10:00和14:00出现较高的摄食量,分别为0.92和1.36 mg;28日龄稚鱼在10:00、14:00和18:00 3个时间段维持着较高的摄食量,摄食量分别为1.77、2.45和1.55 mg,属于典型的白天摄食类型,且随着仔稚鱼的生长发育,摄食高峰期逐渐延长。美洲西鲱仔、稚鱼各阶段的日摄食率分别为20.08%(4日龄)、29.48%(17日龄)和12.41%(28日龄),可将其作为美洲西鲱日投喂量的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